暄
拼音:xuān
释义:1.〈书〉太阳的温暖;暖和。2.〈方〉(北方官话)物体内部疏松而柔韧绵软。
组词
寒暄 冬暄 负暄 春暄 和暄 凉暄 暄风 暄和 风和日暄拼音
xuān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丶 丶 ㇇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xuān的字 拼音为xuan的字基础解释
1.(太阳)温暖:寒~。 2.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馒头很~。沙土地~,不好走。详细解释
(形声。从日,宣声。本义:温暖)
同本义
其性为暄。——《素问·五运行大论》
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刘峻《广绝交论》
又如:喧和(温暖和畅);暄风(和风,春风);暄妍(天气暖和,景色明媚)
炎热 。
如:暄气(暑热之气);暄寒(犹寒暑。亦指年岁);暄热(炎热)
〈方〉∶松散柔软 。
如:暄肿(松软胀肿);这馒头真暄;沙土暄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暄-中華語文大辭典暄ㄒㄩㄢxuān1.〈書〉(陽光)溫暖。[例]寒~∣天氣微~。2.★〈口〉鬆軟;膨鬆。[例]饅頭很~∣糕餅真~騰。
暄-辞源3【暄】13画 6301·6 xuān ㄒㄩㄢ 況袁切,平,元韻,曉。元部。溫,暖。也作“煊”。素問 五運行大論:“在藏爲肝,其性爲暄。”注:“暄,溫也。”文選 南朝 梁 劉孝標(峻)廣絶交論:“敘溫郁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uān
1、[寒暄]hán xuān
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宾主~了一阵,便转入正题。
2、[暄腾]xuān teng
松软而有弹性:馒头蒸得很~。
3、[暄凉]xuān liáng
1.暖和与寒冷。唐 韦应物《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宋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明 刘基《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 2.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宋 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明 祝允明《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4、[小暄]xiǎo xuān
微暖。
5、[暄风]xuān fēng
暖风;春风。
6、[暄暖]xuān nuǎn
温暖。
7、[暄新]xuān xīn
指和暖的新春。
8、[暄热]xuān rè
1.暖和,温暖。 2.炎热。
9、[暄煦]xuān xù
犹暄暖。
10、[暄美]xuān měi
谓天气暖和,景色明丽。
11、[暄浊]xuān zhuó
闷热烦浊之气。
12、[暄明]xuān míng
暖和而明亮。
13、[春暄]chūn xuān
春暖。亦指春暖之时。南朝 宋 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雨零露湛,冬暖春暄。”《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唐 孔颖达 疏:“人遇春暄,则四体舒泰。”宋 曾巩《与杜相公书》:“春暄,不审尊候如何,伏惟以时善保尊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望陛下远避贼锋,俟春暄,破之不难。”
14、[暄霁]xuān jì
暖和晴朗。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上:“是日,风日暄霽,仰瞻天颜悦豫,羣臣皆喜。”《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日中忽闻迅雷一声,天仍暄霽。”
15、[暄红]xuān hóng
暖和红艳。瞿秋白《“子夜”和国货年》:“本来,这是‘子夜’,暄红的朝日没有照遍全 中国 的时候,那里会有什么真正的国货年。”
16、[凉暄]liáng xuān
冷热。
17、[和暄]hé xuān
指温暖的阳光。
18、[暄和]xuān hé
暖和。
19、[暄妍]xuān yán
天气暖和,景色明媚。
20、[冬暄]dōng xuān
谓冬季阳光温暖。
21、[暄寒]xuān hán
1.犹寒暄。谓谈天气和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蔡撙传》:“自詹事以下咸来造謁……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復餘言。”唐 徐凝《奉和鹦鹉》:“毛羽曾经剪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 2.犹寒暑。亦指年岁。《梁书·王僧孺传》:“近别之后,将隔暄寒,思子为劳。”《陈书·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歷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唐 黄滔《刑部郑郎中启》:“遂使一换暄寒,三更扬歷。”
22、[暄燠]xuān yù
温暖,暖和。
23、[暄气]xuān qì
1.暑气。 2.指和暖之气。
24、[暄席]xuān xí
暖席。
25、[负暄]fù xuān
1.《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遂以“负暄”为向君王敬献忠心的典实。 2.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
26、[風和日暄]fēng hé rì xuān
见“风和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