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
拼音:liàng
释义:1.把衣物放在太阳下面晒或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干。2.晒(东西)。3.冷落;不理睬。4.同“凉”(liàng)。5.(Liàng)姓。6.(北京话)搁置。
组词
晾晒 晾干 晾墒 晾夏 禾晾 晾花信 白鹤晾翅 捂春晾秋拼音
liàng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丶 一 丨 𠃍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iàng的字 拼音为liang的字基础解释
1.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干燥:~干菜。 2.晒(东西):~衣服。海滩上~着渔网。 3.撇在一边不理睬;冷落:他俩说个没完,把我~在一边。 4.同“凉”(liàng)。 5.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晒干)
同本义 。
如:晾衣服
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干燥 。
如:晾干菜
搁置;冷落 。
如:把他晾在一边
放在空气中除水分 。
如:晾墒(降低土壤的湿度);晾在绳子上的长豆角
暴露出来 。
如:把思想上的脏东西晾出来
展开并抖动 。
如:晾翅(展抖翅翼)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晾-中華語文大辭典晾ㄌ丨ㄤˋliànɡ1.把物品放在陰涼通風處,使其乾燥。[例]~乾|~衣服。2.冷落;丟在一旁不理睬。[例]別把客人~在門外,快請他們進來坐。3.★姓。
晾-康熙字典晾
【辰集上】【日字部】 晾
◎【篇韻】音拱。義闕。【字彙補】音亮。曬暴也。【呂毖·小史】晒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iàng
1、[晾晒]liàng shài
把东西摊开让日光晒:~粮食。被褥要经常~。
2、[晾干]liàng gān
放在空气中除水分。
3、[晾台]liàng tái
楼顶上晾晒衣物的平台。
4、[晾墒]liàng shāng
采取措施,降低土壤的湿度。
5、[晾夏]liàng xià
谓旧俗在农历三月上巳日起至立夏前曝晒纱葛之类的衣服。
6、[禾晾]hé liàng
晾晒禾把(谷穗)的木架。
7、[晾鹰台]liàng yīng tái
元 代游猎之所,猎者常携鹰休憩于此,故名。后为各朝皇家围猎、习武之地。其地在今 北京 市郊 南苑。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南海子》:“城南二十里,有囿,曰 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海中殿,瓦为之……殿傍 晾鹰臺,鹰扑逐以汗,而劳之,犯霜雨露以濡,而煦之也。”清 吴家骐《圣驾南苑大阅恭纪》诗:“虎旅自諳《司马法》,鵷班齐侍 晾鹰臺。”《新民晚报》1987.8.13:“南苑,即 南海子,自 元 代起就是皇家围猎和演习武事的场所。清 初皇帝每年五月都要驾幸 南海子,登上 晾鹰台,观看赛马和斗虎,仪式十分隆重。”
8、[晾花信]liàng huā xìn
谓稻子开花的时节。
9、[白鹤晾翅]bái hè liàng chì
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动作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
10、[捂春晾秋]wǔ chūn liàng qiū
春季回暖不稳,变化无常,衣服要迟点脱,以防受寒;而秋季添衣服要晚点,以增强人们对寒冷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