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kuàng

释义:1.情形;状况。2.比方。3.文言连词,表示更进一层。4.姓。

组词

情况 何况 况且 景况 近况 状况 境况 概况 实况 每下愈况 实况广播

拼音

kuàng

笔顺

𠃍 丿
左小右大。“冫”居左偏上,点提距离适中。“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撇画不宜太长,竖弯钩圆转自然。整体布局宽松。

同音字

拼音为kuàng的字 拼音为kuang的字

基础解释

1.情形:近~。战~。 2.比方:以古~今。 3.文言连词。表示更进一层,相当于“况且”“何况”:江河尚能跨越,~此等沟洫乎?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2. 同本义

    況,寒水也。——《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

  3. 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

    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

    客有问雁山游况者,聊以塞责,不足观也。—— 韩愈《雁山杂记》

    又如:况味(境况情味。有时专指境遇);闲况;状况;实况;战况;情况;盛况

  4. 兄 。

    如:况老(方言。称哥哥);况汉(方言。称哥哥)

〈动〉

  1. 比拟,比喻

    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入不能复为鬼,明矣。——王充《论衡》

    又如:每下愈况

  2. 光顾;访问

    足下不远千里,来况齐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通“贶”。赐予

    成(盛)名况乎诸侯。——《荀子》

    北面拜况。——《礼记·聘礼》

    亦无况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况使臣以大礼。——《国语·鲁语下》

    又如:况施

〈连〉

  1.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何况”、“况且”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况流俗乎。(流俗:指一般人,世俗之人。)——清· 刘开《问说》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草野,与“朝廷”相对,借指民间。闻,这里应读“ wèn”,声名,声誉)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又如:况乃(何况;况且)

  3. 〈副〉,更加

    仆夫况瘁。——《诗·小雅·出车》

    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国语·晋语》

  4. 又如:况瘁(益加劳瘁、憔悴);况复(更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况-汉语大词典

况kuang
ㄎㄨㄤˋ
〔《广韵》许访切,去漾,晓。〕
“兄”的被通假字。
1.情形;景况。
●《诗·大雅·桑柔》:“为谋为毖,乱况斯削。”
●唐杜荀鹤《赠秋浦张明府》诗:“他日亲知问官况,但教吟取杜家诗。”
●明陈大声《一枝花·夏日写怀》套曲:“才荷叶弄清浮水面,又芭蕉分绿上晴窗,窄窄书房,自一种清闲况。”
2.比。比较。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以往况今,甚可悲伤。”
●《后汉书·袁绍传》:“每读其书,谓为信然,于今况之,乃知妄作。”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在魏则毛玠公方,居晋则山涛识量。以臣况之,一何辽落。”
●宋苏洵《兵制》:“今家止一夫为兵,况诸古则为逸。”
3.比。比拟;比方。
●宋司马光《答武功石令书》:“足下语及不肖,动辄以仲尼况之,此虽甚愚不辨菽麦之人,亦不敢当。”
●《明史·文苑传二·桑悦》:“﹝桑悦﹞敢为大言,以孟子自况。”
●清俞樾《诸子平议·春秋繁露一》“《春秋》之辞多所况”:“言《春秋》之辞,多以况譬而见。”
4.比。引申为推及;推测。
●汉王充《论衡·案书》:“用墨子之法,事鬼求福,福罕至而祸常来也。以一况百,而墨家为法,皆若此类也。”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天有日月寒暑,人有瞻视呼吸,以远况近,以此推彼,人不能自知其体老少痛痒之何故,则彼天亦不能自知其体盈蹜灾祥之所以。”
5.兄。
●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兄者,况也。”
●清方以智《通雅·称谓》:“今江南北犹呼兄为况。”
6.水寒。
●《说文·水部》:“况,寒水也。”
7.疑问代词。怎么。
●《左传·昭公七年》:“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
●《晋书·忠义传·韦忠》:“裴常有心托我,常恐洪涛荡岳,余波见漂,况可临尾闾而窥沃焦哉!”
8.副词。更加。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国语·晋语一》:“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
●清姚鼐《桃核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幽辉岂非玉质薀,含芒况淬笔锋利。”
9.副词。正,恰。表示情状。
●唐王昌龄《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诗:“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不胜怏怏,况是无聊,又闻夜雨。”
●清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世路况悠悠,穷愁傥能遣。”
10.副词。恍如,仿佛。
●唐元稹《酬乐天书怀见寄》诗:“况我江上立,吟君怀我诗。”
参见“况乃”。
11.副词。乃,就。
●宋司马光《和范景仁闻蝉》:“心闲宁感物,道合况忘年。”
12.连词。何况;况且。
●《易·系辞上》:“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汉书·司马迁传》:“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闲者,鲜矣。”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你儿子又小,官府见了,只有可怜,决不会难为他的,况又实实是骨血,脚踏硬地,这家私到底是稳取的了。”
●朱自清《笑的历史》:“你虽然曾寄给他们一半的钱,他们那里会满意!况你的寄钱,又没有定期,家里等着用,又是焦急!”
13.象声词。形容钟声。
●《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14.通“贶”。赐予。
●《国语·鲁语下》:“君以诸侯之,况使臣以大礼。”
韦昭注:“况,赐也。”一本作“贶”。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帝﹞下马再拜,谢况于天。”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卷三:“名家之言,分为三科:一曰命物之名,方圆黑白是也;二曰毁誉之名,善恶贵贱是也;三曰况谓之名,贤愚爱憎是也。”
15.通“贶”。惠顾;光临。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
16.通“皇”。美;大。
●《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
●俞樾《荀子诗说》:“成与‘盛’通。”
17.通“荒”。远。参见“况古”。
18.通“恍”。参见“况瘁”。
19.姓。
●明代有况钟。见《明史》本传。

况-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加以
况且
而况
何况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uàng

1、[况且]kuàng qiě

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上海地方那么大,~你又不知道地址,一下子怎么能找到他呢?

2、[情况]qíng kuàng

1.情形:思想~。工作~。~特殊。 2.指军事上的变化,泛指事情的变化、动向:这两天前线没有什么~。他俩的关系最近又有了新的~。

3、[状况]zhuàng kuàng

情形:经济~。健康~。

4、[实况]shí kuàng

事情正在进行时的实际状况:~报道。~录音。

5、[近况]jìn kuàng

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不知他的~如何。

6、[何况]hé kuàng

连词。表示更进一层,甲事如此,乙事当然更是如此:变化大啊,几天就是一个样,~几年?

7、[概况]gài kuàng

大概的情况:生活~。敦煌历史~。

8、[盛况]shèng kuàng

盛大热烈的情景或场面:~空前。电视台将转播大会的~。

9、[境况]jìng kuàng

状况(多指经济方面的):近年家庭~略有好转。

10、[战况]zhàn kuàng

作战的情况。

11、[现况]xiàn kuàng

目前的状况。

12、[窘况]jiǒng kuàng

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

13、[海况]hǎi kuàng

海况等级//海面征状:0//海面光滑如镜。1//波纹。2//波浪很小,波峰开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而是玻璃色的。3//波浪不大,但很触目,波峰破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白浪。4//波浪具有很明显的形状,到处形成白浪。5//出现高大波峰,有浪花的波顶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6//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波浪斜面伸长成带状,有时波峰出现风暴波的长波形状。7//风削去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的斜面,并且有些地方达到波谷。8//稠密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斜面,海面因而变成白色,只在波底有些地方才没有浪花。9//整个海面布满了稠密的浪花层,空气中充满了水滴和飞沫,能见度显著降低。

14、[况味]kuàng wèi

境况和情味:个中~,难以尽言。

15、[病况]bìng kuàng

病情。

16、[景况]jǐng kuàng

情况;境况:我们的~越来越好。

17、[而况]ér kuàng

“何况”前可以加“更、又”,“而况”前不能加。

18、[自况]zì kuàng

拿别的人或事物来比自己:以包公~。借莲花~。

19、[苦况]kǔ kuàng

困苦的境况。

20、[贫况]pín kuàng

贫困情况。

21、[无况]wú kuàng

1.不成形体。 2.犹无限,无比。 3.犹言无所成就。

22、[德况]dé kuàng

犹德赐。谓施恩德。

23、[官况]guān kuàng

1.居官的境遇。唐 李中《赠永真杜翱少府》诗:“爱静不嫌官况冷,苦吟从听鬢毛苍。”宋 苏轼《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词:“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鼎臣 便把别话岔开,谈谈他的官况,又讲讲两 淮 的盐务。” 2.谓居官的心情。明 刘基《阮郎归》词:“官况懒,世情踈,断肠芳岁徂。暮云不见北飞鱼,路遥难寄书。”

24、[报况]bào kuàng

亦作“报貺”。回赐;酬赠。

25、[旅况]lǚ kuàng

旅途的情怀或景况。

26、[况瘁]kuàng cuì

1.亦作“况瘁”。憔悴。况,通“怳”。 2.劳累。

27、[辏况]còu kuàng

迎合比附。

28、[鄙况]bǐ kuàng

谦称个人情况。

29、[惨况]cǎn kuàng

凄惨的状况。

30、[味况]wèi kuàng

情味和情状。夏衍《长途》:“我想象了一下他们今天所过的一种如何味况的新年。”

31、[况趣]kuàng qù

指内容和旨趣。

32、[况迺]kuàng nǎi

见“况乃”。

33、[胜况]shèng kuàng

盛大而热烈的状况。

34、[世况]shì kuàng

犹言生涯。

35、[况复]kuàng fù

1.亦作“况復”。更加;加上。 2.何况,况且。 3.仿佛,好像。

36、[况乎]kuàng hū

亦作“况乎”。连词。何况;况且。

37、[譬况]pì kuàng

1.亦作“譬况”。用近似的事物来比照说明。 2.见“譬况”。

38、[标况]biāo kuàng

标准状况的简称。

39、[况古]kuàng gǔ

犹远古。况,通“荒”。辽远。

40、[相况]xiāng kuàng

对比。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况的反义词 况的近义词 况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况能组什么词
  • 况能组什么词语
  • 况可以组什么词
  • 况可以组什么词语
  • 况字可以组什么词
  • 况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况字能组什么词
  • 况字能组什么词语
  • 况字开头的成语
  • 况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