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jìn

释义:1.进。2.升。3.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河北西南部及河南北部、陕西东南部。4.朝代名。公元265—420年,司马炎所建。先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7年迁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5.朝代名。后晋,公元936—946年,五代之一。6.山西的别称。

组词

晋剧 东晋 西晋 福晋 晋升 晋级 后晋 两晋 秦晋 晋谒

拼音

jìn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jìn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基础解释

1.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4世纪中叶)。在今山西、河北南部一带。被韩、赵、魏三家所灭。 2.朝代名。1.(265—316)。司马炎灭魏后建立。建都洛阳,国号晋,史称西晋。为匈奴人刘聪所灭。后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晋朝(317—420),史称东晋。为刘裕所灭。西晋、东晋合称两晋。2. 五代之一(936—946)。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后唐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为契丹所灭。 3.山西的别称。 4.进;升:~见。~级。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 晉,进也。日出,万物进。——《说文》

    晋者,进也。——《易·序卦》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周礼·田仆》

    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班固《幽通赋》

    又如:晋谒(晋见;谒见);晋接(进见;接见);晋食(进献食品)

  3. 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以功晋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晋封英王。——《陈玉成》

    又如:晋封(晋升加封);晋秩(晋升官职或等级);晋阶(升级);晋号( —hào晋升其称号)

  4. 低,俯

    见梓晋然实而俯。——《尚书大传》

    又如:晋然(低垂的样子;俯下的样子)

  5. 授予,尤指在公共典礼中授予(如学位或贵族称号) 。

    如:晋授

  6. 晋见,正式地会见,拜访 。

    如:晋谒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晋-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晋-漢語大字典


《説文》:“㬜,進也。日出萬物進。从日,从臸。”段玉裁注:“臸者到也。以日出而作會意,隸作晋。”杨树达《釋晋》:“晋字上象二矢,下為插矢之器”,“二矢插器,其義為箭”,“自小篆變二矢之形為臸,變器形為日,形與義略不相關,于是説字者遂不得其正解”。按:此字旧字形作“晉”。
jìn 《廣韻》即刃切,去震精。真部
(1)进。如:晋京;晋谒。《爾雅·釋詁下》:“晋,進也。”《説文·日部》:“㬜(晋),進也。日出萬物進。”《易·晋》:“彖曰:晋,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孔穎達疏:“晋,進也者,从今釋古,古之晋字,即以進長為義,恐後世不曉,故以進釋之。”《文選·班固〈幽通賦〉》:“盍孟晋以迨羣兮,辰倏忽其不再。”李善注引曹大家曰:“孟,勉也;晋,進也。”《清史稿·樂志四》:“貽謀賴聖慈,獻壽晋瑶卮。”柳亚子《追忆张秋石女士》“枕上思潮悔饮茶”自注:“昨赴嘉年华会,晋咖啡一杯,遂不成梦。”
(2)升。如:晋级。《清史稿·桂中行傳》:“以功晋知府。”
(3)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坤下离上。《易·晋》:“晋,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孔穎達疏:“晋者,卦名也……此卦明臣之昇進,故謂之晋。”
(4)内,里面。《韓非子·外儲説左下》:“孟獻伯相魯,……食不二味,坐不重席,晋無衣帛之妾,居不粟馬,出不從車。”陈奇猷集釋:“晋無衣帛之妾,猶言内無衣帛之妾。”三國魏嵇康《養生論》:“頸處險而癭,齒居晋而黄。”
(5)按;抑止。《周禮·夏官·田僕》:“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晋,大夫馳。”鄭玄注:“晋,猶抑也……皆止奔也。”
(6)俯,低。《尚書大傳》卷四:“(伯禽、康叔)見橋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橋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鄭玄注:“晋,肅貌。”
(7)通“搢”。插。《周禮·春官·典瑞》:“王晋大圭,執鎮圭。”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晋,讀為搢紳之搢,謂插入紳帶之間若帶劒也。”
(8)通“鐏(zūn)”。戈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中。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坤部》:“晋,叚借為鐏。”《周禮·考工記·廬人》:“參分其圍,去一以為晋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晋,謂矛戟下銅鐏也。”
(9)通“箭(jiàn)”。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日部》:“晋,《禮》古文、《周禮》故書皆叚晋為箭。”《儀禮·大射》“用錫若絺,綴諸箭蓋”漢鄭玄注:“古文‘箭’為‘晋’。”《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漢鄭玄注:“故書‘箭’為‘晋’。杜子春曰:‘晋當為箭,書亦或為箭。’”
(10)古国名。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所分而亡。《文獻通考·封建考》:“晋,唐叔虞,周武王子,成王弟。成王封叔虞於唐……凡三十八傳,而晋為韓、趙、魏所分。”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歷代州域形勢一》:“晋,今自山西平陽、太原以東至直隷廣平、大名之閒,皆晋分也。”
⑪朝代名。1.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2.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3.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⑫水名。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渠,东流入汾河。《集韻·綫韻》:“晋,水名。”《淮南子·墬形》:“晋出龍山。”高誘注:“龍山在晋陽之西北,晋水所出,東入汾。”
⑬地名。山西省的简称。因春秋时晋国在此建国而得名。
⑭姓。《通志·氏族略二》:“晋氏,晋,大夏之墟也。堯之所都平陽,其國曰唐。及叔虞封於唐,其子燮父嗣封改為晋,以其地有晋水故也。”按:战国时魏有晋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ìn

1、[晋级]jìn jí

升到较高的等级。

2、[晋见]jìn jiàn

下级会见上级。

3、[晋升]jìn shēng

提高(职位、级别):~中将。~一级工资。

4、[秦晋之好]qín jìn zhī hǎo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5、[东晋]dōng jìn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6、[西晋]xī jìn

朝代,公元265—317,自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起,到愍帝(司马邺)建兴五年止。建都洛阳。

7、[晋祠]jìn cí

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公元前11世纪)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下。创建于北魏以前。晋祠建筑以圣母殿为主体,还有献殿、钟鼓楼、金人台、关帝庙、难老泉、唐槐、周柏等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其中,建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的圣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以及鱼沼飞梁合称为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晋身]jìn shēn

表示提升自己的地位。

9、[晋剧]jìn jù

通称山西梆子。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由蒲州梆子(山西南路梆子)结合中路秧歌演变而成。流行于山西以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因主要活动于山西中部,故又名中路梆子。

10、[后晋]hòu jìn

五代之一,公元936—947,石敬瑭所建。见〖五代〗。

11、[两晋]liǎng jìn

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12、[晋职]jìn zhí

晋升到较高的职位。

13、[晋京]jìn jīng

1.晋朝的京城。指洛阳。 2.进京,到京城。

14、[中晋]zhōng jìn

指迁都 建康 后的 晋朝。亦称 东晋。

15、[晋水]jìn shuǐ

历史有名的河之一,古书中常有提及,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

16、[晋谒]jìn yè

敬辞。进见地位高的或辈分高的人。谒(yè)。

17、[晋年]jìn nián

晋 陶潜 自以曾祖 陶侃 为 晋 世宰辅,不欲出仕新朝,故所著文章,在 义熙 以前均书 晋氏 年号,永初 以后则只记甲子,以示追思前朝之意。见《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以“晋年”指怀念故朝之思。元 萨都剌《上赵凉国公》诗:“新亭 不必悲 王导,彭泽 何曾改 晋 年。”

18、[二晋]èr jìn

指 西晋、东晋。

19、[晋帖]jìn tiē

指 晋 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20、[晋授]jìn shòu

清 制,已得封典的官员,遇朝廷庆典,得再次请封。本人称授,尚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称封,已死的称赠,也称“晋授”。参阅《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

21、[晋封]jìn fēng

加封。《清史稿·宣宗纪二》:“十九年春正月戊戌朔,晋封 惠郡王 緜愉 为亲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六节:“﹝ 岳飞 ﹞不久又晋封为 武昌 开国侯。”

22、[晋食]jìn shí

进献食品。

23、[井晋]jǐng jìn

北汉 的代称。

24、[晋阶]jìn jiē

升级。

25、[晋竖]jìn shù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 梦大厉……公疾病,求医于 秦。秦伯 使医 缓 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以“晋竖”称病魔。唐 张说《拨川郡王碑》:“积战多疮,累劳生疹,恩命尚药,驰往诊之,晋竖以深,秦 医无及。”前蜀 韦庄《卧重疾有题》诗:“胸中疑晋竖,耳下鬭 殷 牛。”参见“二竖”。

26、[晋鼎]jìn dǐng

鲁昭公 二十九年,晋国 大夫 赵鞅 和 荀寅 把前执政 范宣子 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后遂以“晋鼎”指代国法。清 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臺衡需 晋 鼎,海宇佇回春。”

27、[有晋]yǒu jìn

指 晋 代。有,词头。

28、[孟晋]mèng jìn

努力进取;进取。

29、[晋棘]jìn jí

指 春秋 晋国 垂棘 之地所产的美玉。

30、[新晋]xīn jìn

“新晋”可以理解为“最新出现”;又因“晋”有“高升向上”的含义,故“新晋”还内含有“刚刚出现,很有发展潜力”的意思。

31、[晋接]jìn jiē

1.进见;接见。语本《易·晋》:“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2.交接;接触。

32、[晋秩]jìn zhì

进升官职或等级。

33、[鼖晋]fén jìn

鼖鼓和晋鼓。

34、[晋绅]jìn shēn

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官宦。

35、[晋明]jìn míng

犹英明,圣明。语本《易·晋》:“晋,进也。明出地上。”宋 沉遘《贺正表》之三:“伏以具物於春……恭惟陛下临教保民,晋明烛蔀。”

36、[汾晋]fén jìn

指 汾水 流域。亦特指 山西省 太原 地区。

37、[晋号]jìn hào

晋升其称号。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五日》:“德 自 威廉第一 始以 普鲁斯 国王为 日耳曼 列邦共主,晋号 德意志皇帝。”

38、[晋盛]jìn shèng

犹兴盛。

39、[晋牧]jìn mù

教主的意思。

40、[晋邦]jìn bāng

指 春秋 时代的 晋国。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晋的反义词 晋的近义词 晋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晋能组什么词
  • 晋能组什么词语
  • 晋可以组什么词
  • 晋可以组什么词语
  • 晋字可以组什么词
  • 晋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晋字能组什么词
  • 晋字能组什么词语
  • 晋字开头的成语
  • 晋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