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拼音:míng
释义:1.明亮(跟“暗”相对)。2.特指天亮。3.点燃;照亮。4.明白;清楚。5.表明;说明。6.懂得;了解。7.公开;显露在外。8.光明。9.视力。10.眼力好。11.英明。12.聪明。13.次(日或年)。14.副词。明明。15.朝代名。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
组词
窗明几净 水秀山明 明明白白 明白 明天 文明 聪明 明亮 光明 发明拼音
mí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基础解释
1.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 2.明白;清楚:问~。讲~。分~。去向不~。 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说。~令。~沟。~枪易躲,暗箭难防。 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英~。精~强干。耳聪目~。眼~手快。 5.光明:弃暗投~。~人不做暗事。 6.视觉:双目失~。 7.懂得;了解:深~大义。不~利害。 8.表明;显示:开宗~义。赋诗~志。 9.明明:你~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 10.次于今年、今天的:~天。~晨。~年。~春。 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12.姓。详细解释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 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朙,照也。——《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视曰明。——《书·洪范》
明则著。——《礼记·中庸》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苏轼《赤壁赋》
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方苞《狱中杂记》
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又如:明星(明亮的星。泛指众星);明珠(明亮的宝珠。多指珍珠);明明(明亮);明丢丢(明朗朗,明光光,明灼灼,明亮亮;明亮貌);明晃晃(明幌幌,光亮闪烁);明晦(晴阴);明彩(光彩)
明白,清楚
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名实已明。——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扬之欲其明。——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明切(明白深切);明言(明白的话);明悉(详细清楚);明标着册历(标,写。册历,指账本)
圣明,明察,明智
耀明于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明智而忠信。——汉· 贾谊《过秦论》
幸遇明主。——南明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明后(圣明的君主);明主(英明的君主);明上(圣上,尊称君主);明王(贤明的君主);明公(对有地位者的尊称)
明显,明确
君法明,伦有常。——《荀子·成相》
又如:明分(明确的本分);明刑(明确的法令);明效(明显的效果)
明艳, 鲜明 。 如:明服(鲜艳的服饰);明姿(明艳的姿态);明绚(明丽绚烂)
明慧,聪明 。
如:明明(聪明敏察的样子。多用来歌颂帝王、神明;明亮的样子);明秀(聪明秀美);明果(聪颖果决);明俊(明慧俊异)
心地光明 。
如:明人(心地光明的人)
严明 。
如:明刑(严明的刑罚);明法(使法律严明);明辟(严明法律)
清明,修明 。
如:明代(政治清明的时代);明制(清明的法制);明治(修明政事);明政(清明的政治)
高明 。
如: 明哲(明智而洞察事理的人);明见万里(识见高明,对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也能了解得十分清楚)
强盛, 旺盛 。
如:明昌(昌盛发达,昌明);明盛(昌明兴盛;旺盛,兴盛)
洁净(祭供品) 。
如:明水(祭祀用的净水);明衣(在斋戒期穿用的干净内衣;死者洁身后所穿的干净内衣);明酌(清酒,用于祭祀)
次于今天或今年的 。
如:明月(下一个月);明旦(下一个早晨,明晨;明天);明岁(明年);明当(明天);明后(以后)
明快,爽直 。
如:明坦(明快坦直);明烈(爽朗刚正);明朗(乐观,开朗)
照亮
火尚足以明。——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明中(明照中天);明烛(照亮)
点燃,点亮
并非明火执仗,怎算是强盗?——《红楼梦》
又如:明火执杖(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明灯(点灯)
懂得,了解
愚者亦明之。——清· 黄宗羲《原君》
吾未其明也。——唐· 韩愈《师说》
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明经义谙雅故(了解经书的意义,通晓过去的文章典故。谙:熟悉);明中(通晓星象历法);明悟(明白领悟);明理(明白道理)
阐明,表明
文者以明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明死生之大。——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明道德之广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明心(表明心迹);明志(表明心志);明明(表明)
明确
明法度,定律令。——《史记》
又如:明分(明确职分);明惑(明确与困惑)
分辨,区分 。
如:明正(辨明);明辨(分辨清楚)
通“盛”。受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诗·小雅·甫田》。注:“明者,盛之假借。
通“盟”。结盟
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诗·小雅·黄鸟》
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汉书·黥布传》
松明 。
如:明子(松明)
白昼,白天
靡明靡晦。——《诗·大雅·荡》
又如:明夜(昼夜)
人世,阳世
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颜延年《和谢监灵运》
又如:明幽(人间和阴间);明晦(人世与阴间)
眼睛,视力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太史公自序》
又如:不用明焉;明杖(盲人用以代眼的手杖)
神,神灵 。
如:明衣(神明之衣);明祀(对审明的祭祀);明宫(明祠。神祠)
明朝 。(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明有奇巧人。——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明朝一典史。——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明人(明代的人)
通“名”。声名、名誉
则天下之明誉兴。——《大戴礼·主言》
通“名”。名分,地位身分
收陵、 婴之明分,绝 信、 布之觊觎。——《汉书·叙传上》
姓
公开
明诏大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明正(公开处置);明升暗降(表面上升官,暗中却被削去了权力);明伙(公然结伙)
〈形〉
〈动〉
〈名〉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明明-中華語文大辭典明明ㄇ丨ㄥˊ ㄇ丨ㄥˊmínɡmínɡ表示事情顯然如此。[例]~隔壁就有得買,何必捨近求遠呢|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卻裝作不知道。
明明-辞源3【明明】㊀明察貌。多用於歌頌帝王、神靈。詩 大雅 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傳:“明明然察也。”又 小雅 小明:“明明上天,照臨下土。”㊁察舉賢能之士。書 堯典:“明明揚側陋。”上明字爲明察,明舉;下明字指明德之人。㊂猶黽黽,勉力。詩 魯頌 有駜:“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漢書六六 楊惲傳報 孫會宗書:“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㊃明亮。宋書 樂志三 漢 曹操 短歌行 對酒:“明明如月,何時可掇?”㊄清楚,分明。唐釋 皎然 晝上人集六 五言雜興之一:“請從象外推,至論尤明明。”㊅顯然,確實。五代釋 靜釋 筠 祖堂集九 南際和尚:“明明是龍不帶鱗,明明是牛不戴角。”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íng
1、[明月]míng yuè
1.明亮的月亮。 2.指夜明珠。
2、[明亮]míng liàng
1.光线充足:灯光~。打开窗户,屋子就会~些。 2.发亮的:小姑娘有一双~的眼睛。 3.明白;清楚:听了这番解释,老张心里~了。
3、[明天]míng tiān
1.今天的下一天。 2.不远的将来:展望美好的~。
4、[明年]míng nián
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5、[明白]míng bai
1.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他讲得十分~。 2.公开的;不含糊的:有意见就~提出来。 3.聪明;懂道理:他是个~人,不用多说就知道。 4.知道;了解:~其中的奥妙。
6、[窗明几净]chuāng míng jī jìng
窗户明亮,桌子干净。形容屋里明亮整洁。几(jī)。
7、[明了]míng liǎo
1.清楚地知道或懂得:你的意思我~,就这样办吧!。不~实际情况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清晰;明白:简单~。
8、[明日]míng rì
时间词。明天。
9、[明确]míng què
1.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目的~。~表示态度。大家~分工,各有专责。 2.使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这次会议~了我们的方针任务。
10、[说明]shuō míng
1.解释明白:~原因。~问题。 2.解释意义的话:图片下边附有~。 3.证明:事实充分~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11、[证明]zhèng míng
1.用一定的材料来表明事物的真实性:事实~这种说法是对的。 2.法律上指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依照法定程序,运用证据查明和证实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 3.证明书或证明信。 4.也叫论证。形式逻辑中指根据一些真实的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由论题、论据和论证过程三部分组成。
12、[明星]míng xīng
1.古书上指金星。 2.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电影~。足球~。交际~。
13、[文明]wén míng
1.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2.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4.光明,有文采。
14、[声明]shēng míng
1.公开说明。 2.特指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对某问题、事件表明立场、主张而发表的文件或发言。也有以会议的名义发表的。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就会谈的问题发表的文告,有时其中包含有关于这些国家间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条约的性质。
15、[表明]biǎo míng
表示清楚:~态度。~决心。
16、[清明]qīng míng
1.(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2.(头脑)清楚;清醒。 3.清澈而明朗。 4.节气名。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时黄河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气温平均在10℃以上。民间习俗在这时举行扫墓活动。
17、[注明]zhù míng
注解说明。
18、[透明]tòu míng
1.(物体)能透过光线的:水是无色~的液体。 2.比喻公开,不隐藏:采用招标方式使政府采购活动更~、规范。
19、[发明]fā míng
1.创造出从前没有 的事物或方法: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是由中国首先~的。 2.专利上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 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可以获得专利权。 3.说明;发挥: ~文义。
20、[光明]guāng míng
1.亮光:黑暗中闪出一线~。 2.明亮:这条街上的路灯,一个个都像通体~的水晶球。 3.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大道。~的远景。 4.(胸襟)坦白;没有私心:~正大。~磊落。心地~。
21、[鲜明]xiān míng
1.(颜色)明亮:色调~。 2.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主题~。~的对比。
22、[照明]zhào míng
用灯光照亮室内、场地等:~设备。舞台~。
23、[不明]bù míng
1.尚未清楚地辨明、确定或明确方位的。 2.无明确方向的。 3.含混的,含糊的。 4.没有理解或不懂得。 5.不了解,未弄清。
24、[明珠]míng zhū
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的事物:掌上~。
25、[明代]míng dài
政治清明的时代。
26、[查明]chá míng
调查清楚:~原因。
27、[明清]míng qīng
犹明察。
28、[分明]fēn míng
1.清楚:黑白~。爱憎~。 2.明明;显然:他~朝你来的方向去的,你怎么没有看见他?
29、[明朝]míng zhāo
〈名〉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
30、[标明]biāo míng
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使人知道:~号码。车站的时刻表上~由上海来的快车在四点钟到达。
31、[明细]míng xì
明确而详细:分工~。
32、[高明]gāo míng
1.高超;出色(指见解、议论、办法、技艺、本领等)。 2.高明的人:另请~。
33、[明知]míng zhī
明明知道:~故问。~故犯。你~他不愿意参加,为什么又去约他?
34、[精明]jīng míng
精细明察;机警聪明:~强干。~的小伙子。
35、[明目]míng mù
1.明亮,视力好的眼睛。 2.把眼睛睁亮,使其看得更清楚。
36、[指明]zhǐ míng
明确指出:~方向。
37、[大明]dà míng
1.指日。 2.指月。 3.泛指日、月。 4.指君主。
38、[明火]míng huǒ
1.古代用铜镜等映日聚光所取的火。 2.有火焰的火(区别于“暗火”)。 3.指点着火把(抢劫):~抢劫。
39、[明示]míng shì
1.明确表示。 2.当事人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明确进行意思表示的方式。与“默示”相对。
40、[失明]shī míng
失去视力;变瞎:双目~。
近义词
míng
1、[亮]liàng
1.光线强:明~。豁~。这盏灯不~。 2.发光:天~了。手电筒~了一下。屋子里~着灯光。 3.(声音)强;响亮:洪~。她的歌声脆而~。 4.使声音响亮:~起嗓子。 5.(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心明眼~。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就~了。 6.显露;显示:~相。把底儿~出来。这种热带的蝙蝠,一~翅膀足有脸盆大。 7.姓。
反义词
míng
1、[灭]miè
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了。灯~了。 2.使熄灭:~灯。~火。 3.淹没:~顶。 4.消灭;灭亡:自生自~。物质不~。 5.使不存在;使消灭:~蝇。长自己的志气,~敌人的威风。
2、[暗]àn
1.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同):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下来。 2.隐藏不露的;秘密的:~号。明人不做~事。 3.糊涂;不明白:~昧。兼听则明,偏信则~。 4.(颜色)浓重,不鲜明:~紫。~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