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
拼音:zè
释义:1.〈书〉太阳偏西。
组词
旰昃 杲昃 景昃 晷昃 倾昃 昏昃 日昃 下昃 盈昃 日昃不食 日昃旰食 日昃忘食 日中必昃 日中将昃 日中则昃 昃食宵衣 日昃之劳 日昃之离拼音
zè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è的字 拼音为ze的字基础解释
日仄;太阳偏西。详细解释
(形声。从日,仄( zè)声。本义:太阳西斜)
同本义
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说文》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易·离》
日中昃。——《书·无逸》
日下昃。——《公羊传·定公十五年》。注:“昃,日西也。”
倾斜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清· 方朝诗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昃-中華語文大辭典昃ㄗㄜˋzè〈書〉太陽西斜;指午後。[例]日中則~∣日~忘食。
昃-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昃 zè
太陽西斜。
《周易·豐》:
日中則~,月盈則食。
《漢書·董仲舒傳》:
周文王至於日~不暇食。
謝混《遊西池》詩:
景~鳴禽集。(景:日光。)
太陽過午叫「昃」,又分爲「中昃」、「下昃」。「中昃」指未時,即現在下午一至三時。「下昃」指申時,即現在下午三至五時,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太陽移中~。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è
1、[景昃]jǐng zè
太阳偏西。南朝 梁 江淹《倡妇自悲赋》:“霜绕衣而葭冷,风飘轮而景昃。”《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口对百辟,心虞万机,景昃而食,夜分而寝。”胡三省 注:“景昃,日昃也,日景过中则昃。”
2、[昼昃]zhòu zè
整天,从早到晚。昃,太阳偏西。
3、[倾昃]qīng zè
偏斜;不正。
4、[旰昃]gàn zè
天晚。多用于颂扬帝王勤于政事。
5、[盈昃]yíng zè
指日月圆满或亏缺。
6、[中昃]zhōng zè
中昃指日中及日偏斜或日过午而渐西斜。
7、[昃景]zè jǐng
谓日影西斜。景,日影。
8、[昃朓]zè tiǎo
斜缺。朓,夏历下旬缺月现于西方。喻缺点、失误。
9、[昏昃]hūn zè
黄昏;夕阳。
10、[杲昃]gǎo zè
发音:gǎo zè江淮官话泰如片,东西的意思!杲,太阳刚上树梢,代表早上,是为东;昃太阳在西。现通用于南通北部地区(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扬中市、泰州市大部分地区和盐城南部地区。
11、[昃食]zè shí
过午进膳。谓勤于政事。南朝 陈 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陈书·高祖纪上》:“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兴构宫闈,具瞻遐邇。”《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朕昃食厉志,庶几治古。”
12、[昃日]zè rì
斜日。喻迟暮。
13、[下昃]xià zè
日暮时。《公羊传·定公十五年》:“丁巳,葬我君 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何休 注:“昃,日西也……下昃,盖晡时。”宋 洪迈《夷坚丙志·苕溪龙》:“日下昃,望数里外火煜煜起。”
14、[昃晷]zè guǐ
过午。
15、[晷昃]guǐ zè
日影偏西。谓天晚。
16、[日中则昃]rì zhōng zé zè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17、[日昃不食]rì zè bù shí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