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
拼音:lǐn
释义:1.粮仓;仓库。2.由官府供给的米粮。
组词
仓廪 廪生 廪稍 廪食 廪膳生 廪粟 廪米 补廪 廪膳 廪给拼音
lǐn笔顺
丶 一 丿 丶 一 丨 𠃍 丨 𠃍 一 一 一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ǐn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基础解释
1.粮仓:仓~。 2.指粮食。详细解释
(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
同本义
亦有高廪。——《诗·周颂·丰年》
盛米曰廩。——《周礼·廪人》注
余刀布,有囷廪。——《荀子·荣辱》。注:“圆曰囷,方曰廪。”
御廪者,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也。——《汉书·五行志》
谷藏曰仓,米藏曰廪。——《荀子·富国》注
父母使舜完廪。——《孟子·万章上》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廪囷(米仓。方的称廪,圆的称囷);廪粟(米仓中的粮食);廪庚(米仓)
泛指粮食仓库
昭侯令人复廪。——《韩非子·内储说下》
广蓄积,以实仓廪。——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廪人(古代管理粮仓的官吏)
米粟类;粮食
坐縻廪粟而不知耻。——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廪禄(官府供给的俸米和俸钱);廪库(粮仓;仓库);廪庾(粮仓);廪饷(粮饷)
俸禄
廪食以数百人。——《韩非子·内诸说上》
又如:廪给(官吏的俸给);廪秩;廪俸;廪赐(俸禄和赏赐)
“廪生”的简称
他家大老那宗笔下,怎得会补起廪来。——《儒林外史》
又如:禀贡(以禀生的资格做了贡生)
通“林”。林甸。树林与郊野
桓公明日弋在廪。——《管子·戒》
收藏;储积
廪于肠胃。——《素问·皮部论》
群公廪。——《公羊传·文公十三年》。注:“廪者,连新于陈上,财气半相连耳。”
又如:廪收(收购入仓);廪藏(廪蓄)
公家发给粮食
廪,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
又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廪稍(旧时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廪饩(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廪粟(同“廪食”)
通“懔”
可以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廪廪(危殆,阽危;惊慌;危惧)
通“凛”。寒冷
窃独悲此廪秋。——宋玉《九辩》
又如:廪秋(寒秋);廪泉(寒泉)
〈名〉
〈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廪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廩廩
廪廪-汉语大词典廪廪1.危殆;阽危。廪,通“懔”。
●《汉书·食货志上》:“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颜师古注引李奇曰:“廪廪,危也。”
2.惊慌貌;危惧貌。
●清钱谦益《上高阳师相书》:“千百夫之长以及士卒,廪廪奔命,如不终日。”
●严复《主客平议》:“比者奥、意、德、俄之主,咸早暮廪廪于均富无政府党人,如此而曰国治,得乎?”
3.谓有风采。廪,通“凛”。
●《汉书·循吏传序》:“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颜师古注:“廪廪,言有风采也。”
●明蔡汝楠《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矧平生风节,又廪廪较著者哉!”
4.犹庶几,渐近。
●《史记·孝文本纪赞》:“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公羊传·襄公二十三年》“夏,邾娄鼻我来奔”
汉何休注:“所闻之世,内诸夏,治小如大,廪廪近升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ǐn
1、[仓廪]cāng lǐn
储藏粮食的仓库。廪(lǐn)。
2、[廪生]lǐn shēng
科举时代生员名称之一。明代府、州、县学生员,由官府给廪膳,补助生活,称为廪生。清代须经岁科两试,成绩优异者,才能称为廪生。
3、[廪藏]lǐn cáng
廪蓄。
4、[廪赐]lǐn cì
俸禄和赏赐。
5、[学廪]xué lǐn
学校的经费。
6、[廪然]lǐn rán
水泛滥貌。廩,通“滥”。《左传·哀公十五年》:“以水潦之不时,无乃廩然陨大夫之尸,以重寡君之忧。”杨伯峻 注:“廩当读为‘滥’,谓恐或泛滥而陨大夫之尸也。”
7、[灶廪]zào lǐn
指行炊处和贮粮处。
8、[春廪]chūn lǐn
春季的粮仓。《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我居 汉 二十年,每见春廪既虚,秋庾未积,粮草转输,例给空券。”
9、[廪粮]lǐn liáng
1.公家给予的粮食。 2.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10、[廪缣]lǐn jiān
粮食和布帛。泛指给养。
11、[石廪]shí lǐn
山峰名。
12、[饩廪]xì lǐn
亦作“餼稟”。古代官府发给的作为月薪的粮食。亦泛指薪俸。《管子·问》:“问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尹知章 注:“餼廩,言给其餼廩。餼,生食。廩,米粟之属。”《南史·儒林传序》:“馆有数百生,给其餼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馆有数百生,给其餼廩。”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闻余到,各捐餼廩延饮于 小全园。”章炳麟《代议然否论》:“官设工场,辜较有所成者之直四分之一以为餼稟,使役佣于商人者,穷则有所归也。”
13、[廪赡]lǐn shàn
1.供给粮食等生活物资。 2.粮饷给养。
14、[廪增]lǐn zēng
廪膳生员与增广生员的并称。
15、[既廪]jì lǐn
古代官府发给的给养。既,通“餼”。
16、[粮廪]liáng lǐn
粮食。
17、[廪台]lǐn tái
即 鹿台。相传为 商纣王 自杀处。
18、[廪给]lǐn gěi
1.亦作“廪给”。俸禄;薪给。 2.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3.谓发给廪禄。 4.泛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19、[廪膳]lǐn shàn
亦作“廪膳”。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元史·选举志一》:“成宗 大德 十年春二月,增生员廪膳。”《明史·太祖纪二》:“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廩膳。”
20、[浸廪]jìn lǐn
逐渐积聚。
21、[囷廪]qūn lǐn
粮仓。
22、[廪食]lǐn shí
1.仓储的粮食。 2.公家供给口粮。 3.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23、[捐廪]juān lǐn
开仓出谷救灾。
24、[廪贡]lǐn gòng
指府、州、县的廪生被选拔为贡生。亦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莫某人 他是个廩生,他捐功名,又不从廪贡上报捐,另外弄个监生。”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四章:“象 志哥 这盛年就读到中学,毕了业,不是廪贡,也是秀才。”
25、[亿廪]yì lǐn
亿庾,犹言满仓。晋 陆云《愁霖赋》:“匱多稼於亿廪兮,虚夙敬於祈年。”
26、[廪庾]lǐn yǔ
粮仓。
27、[廪廪]lǐn lǐn
1.亦作“廪廩”。危殆;阽危。廪,通“懍”。《汉书·食货志上》:“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廩廩也,窃为陛下惜之。”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廩廩,危也。” 2.惊慌貌;危惧貌。清 钱谦益《上高阳师相书》:“千百夫之长以及士卒,廩廩奔命,如不终日。”严复《主客平议》:“比者 奥、意、德、俄 之主,咸早暮廩廩於均富无政府党人,如此而曰国治,得乎?” 3.谓有风采。廩,通“凛”。《汉书·循吏传序》:“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廩廩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颜师古 注:“廩廩,言有风采也。”明 蔡汝楠《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矧平生风节,又廪廪较著者哉!” 4.犹庶几,渐近。《史记·孝文本纪赞》:“廩廩乡改正服封禪矣,谦让未成於今。”《公羊传·襄公二十三年》“夏,邾娄 鼻我 来奔”汉 何休 注:“所闻之世,内诸夏,治小如大,廩廩近升平。”
28、[廪银]lǐn yín
指在学生员向官府领取的折算成银两的膳食津贴。
29、[敖廪]áo lǐn
米仓。
30、[谷廪]gǔ lǐn
贮藏谷物的仓库。
31、[廪秩]lǐn zhì
俸秩;俸禄。
32、[庖廪]páo lǐn
厨房和粮仓。
33、[给廪]gěi lǐn
亦作“给稟”。官府供给粮食。
34、[廪籍]lǐn jí
谓仓廪与籍田。
35、[廪俸]lǐn fèng
犹俸禄。
36、[廪锡]lǐn xī
廪赐。
37、[廪帑]lǐn tǎng
指仓储的粮食和库存的金帛。
38、[廥廪]kuài lǐn
储存粮草的仓库。亦借指所储粮草。
39、[补廪]bǔ lǐn
明 清 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廩”。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监生选正官》:“近年准贡事起,初犹以实廩,十年科举三次者加纳,既而甫补廩未科举者亦滥觴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小弟补廩二十四年,蒙歷任宗师的青目,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只是科场不利,不胜惭愧!”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官爵既明,而士阶未晓,谓何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廩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以进士为达士,以翰林为国士乎?”参见“补增”。
40、[涂廪]tú lǐn
修补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