绉
拼音:zhòu
释义:1.一种有皱纹的丝织品。
组词
绉布 绉纱 双绉 绉纹 绉纸 湖绉 绉巴巴 青绉绸 绉漫漫 文绉绉 素绉缎 靴纹绉面拼音
zhòu笔顺
𠃋 𠃋 ㇀ 丿 ㇇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zhòu的字 拼音为zhou的字基础解释
1.丝织物的一种。用合股丝线作经,两种不同捻向的强捻丝线作纬,以平纹组织织成。 2.织物组织名。使织物表面产生绉缩外观的织物组织。详细解释
细葛布
绉,絺之细也。从糸,刍声。——《说文》
蒙彼绉絺。——《诗·鄘风·君子偕老》。传:“霑之靡者为绉。”
又如:绉絺(精细的葛布)
织出皱纹的丝织品 。
如:绉纱(织出皱纹的丝织品);绉绸(织有皱纹的绸子);双绉;碧绉;湖绉
绉缩,使起折痕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五代· 冯延己《谒金门》
又如:绉纹(蹙皱的细纹);绉巴巴(形容衣服、纸张、皮肤等发皱);绉漫漫(形容布满皱纹)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绉-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縐
绉-辞源3同: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òu
1、[绉纱]zhòu shā
织出皱纹的丝织品,用起收缩作用的捻合线做纬线织成,质地坚牢,常用来做衣服、被面等。
2、[双绉]shuāng zhòu
一种用生丝织成、表面有细绉纹的织物。质地柔软坚牢,多染成单色或印花。主要用于妇女衣着。
3、[绉纹]zhòu wén
即皱纹的意思。
4、[绉折]zhòu shé
见“縐褶”。
5、[縠绉]hú zhòu
见“縠皱”。
6、[褶绉]zhě zhòu
衣服上的皱纹。
7、[绉纸]zhòu zhǐ
一种具有多种颜色的轻质皱纹纸,可以做纸花、彩车、装饰以及作展览等。
8、[文绉]wén zhòu
见“文縐縐”。
9、[湖绉]hú zhòu
浙江湖州出产的有皱纹的丝织品。
10、[线绉]xiàn zhòu
一种织出皱纹的丝织品。以 浙江省 杭州市 所产的为最佳。《红楼梦》第一○五回:“纱綾一百八十卷,綫縐三十二卷。”
11、[綫绉]xiàn zhòu
一种织出皱纹的丝织品。以 浙江省 杭州市 所产的为最佳。《红楼梦》第一○五回:“纱綾一百八十卷,綫縐三十二卷。”
12、[绉褶]zhòu zhě
亦作“縐折”。指衣服折迭的痕迹。
13、[洋绉]yáng zhòu
一种丝绸织品。极薄而软,微带自然皱纹。
14、[绉布]zhòu bù
织出皱纹的棉织品。
15、[绉絺]zhòu chī
细葛布。
16、[青绉绸]qīng zhòu chóu
黑色绉绸。一种表面呈皱缩状的黑色丝织物。
17、[绉巴巴]zhòu bā bā
形容衣服、纸张、皮肤等发皱。
18、[绉漫漫]zhòu màn màn
形容布满皱纹。
19、[素绉缎]sù zhòu duàn
素绸缎属全真丝绸面料中的常规面料,亮丽的缎面非常高贵,手感滑爽,富有弹性,组织密实;该面料由于纬线加有强捻,所以缩水率相对较大,下水后光泽有所下降。
20、[靴纹绉面]xuē wén zhòu miàn
亦作“鞾纹縐面”。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田元均 为人寛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后遂用“鞾纹縐面”形容温颜强笑。宋 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词:“但赢得鞾纹縐面,记余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