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
拼音:suǐ
释义:1.骨髓,骨头里的像脂防的物质。2.像骨髓的东西。3.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4.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细胞组成。
组词
脊髓 脑髓 精髓 脂髓 滫髓 云髓 玉髓 白獭髓 溜骨髓 黄骨髓 沦肌浃髓 病入骨髓 深入骨髓 恨入骨髓 食髓知味 龙肝凤髓 剥肤锤髓 凤髓龙肝 伐毛换髓拼音
suǐ笔顺
丨 𠃍 𠃍 丶 ㇇ 丨 𠃌 一 一 丿 一 一 丨 一 丨 𠃌 一 一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suǐ的字 拼音为sui的字基础解释
1.骨头里像脂肪的东西:骨~。敲骨吸~。 2.像髓的东西:脑~。石~。 3.事物的精华部分:精~。神~。 4.植物茎的中心部分。详细解释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
同本义 。
如:髓脑(指脑浆)
比喻精华 。
如:精髓(精华)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
如:髓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髓-中華語文大辭典髓髓ㄙㄨㄟˇsuǐ1.指骨髓。骨幹空腔中的膠狀組織。2.體內像骨髓的組織。3.植物的莖或某些植物的根內,由薄壁組織構成的疏鬆中心部分。4.比喻事物的精華部分。[例]神~|精~。
髓-中華大字典1、髓讀音:選委切,音瀡,紙韻。釋文:
❶本作儠。《說文》:鬔。骨中脂也。
❷遺也。遺、瀢也。見《釋名釋形體》。
2、髓釋文:儠或字。見《集韻》。
3、膸讀音:選委切,音瀡,紙韻。釋文:鬔或字。《集韻》:鬔。骨中脂也。或作~。
4、膸讀音:羊水切,紙韻。釋文:~孔也。見《玉篇》。
5、討讀音:羊棰切,音䓈,紙韻。釋文:孔也。見《五音集韻》。
6、討釋文:同髓。見《集韻》。
7、伞釋文:同儠。見《集韻》。
8、䯝釋文:同儠。見《集韻》。
9、鬔釋文:同儠。見《篇海》。
10、軐釋文:同儠。見《集韻》。
11、儠釋文:檁本字。見《說文》。
12、檁釋文:同髓。見《篇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ǐ
1、[骨髓]gǔ suǐ
一种存在于骨内腔隙的柔软组 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能制造血细胞,以补充血液中血细胞的损耗。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 胞构成,正常时无造血功能。
2、[精髓]jīng suǐ
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3、[脊髓]jǐ suǐ
人和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椎管(椎孔连接而成的空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侧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是周围神经跟脑神经联络的通路,也是许多简单反射(如膝反射)的中枢。
4、[玉髓]yù suǐ
1.即玉膏。道家谓服之可成仙。唐 皮日休《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诗:“澄如玉髓洁,汎若金精鲜;颜色半带乳,气味全和铅。”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白玉髓》:“玉膏,即玉髓也。《河图玉版》云:少室之山 有白玉膏,服之成仙。”参见“玉膏”。 2.洁白如玉的脂髓。元 汤式《沉醉东风·江村即事》曲:“螯烹玉髓肥,鱠切银丝细。” 3.香名。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上迎佛骨入内道场,即设金花帐、温凊牀、龙鳞之席、凤毛之褥,焚玉髓之香,荐琼膏之乳,皆九年 訶陵国 所贡献也。” 4.喻美酒。明 许时泉《写夙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务教他锦囊倾出阳春句。”
5、[牙髓]yá suǐ
牙髓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
6、[脑髓]nǎo suǐ
指脑
7、[延髓]yán suǐ
脑干的一部分,上接脑桥,下接脊髓。延髓中有呼吸、心跳等中枢,主管呼吸、血液循环、唾液分泌等。
8、[真髓]zhēn suǐ
真义;精要。
9、[心髓]xīn suǐ
1.心的深处。 2.借指事物的核心。
10、[石髓]shí suǐ
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
11、[血髓]xuè suǐ
1.血液和骨髓。 2.比喻人们耗尽血汗和生命而得到的财富。
12、[洗髓]xǐ suǐ
道教谓修道者洗去凡髓,换成仙骨。亦比喻彻底改变思想、习性。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一:“吾却食吞气已九千餘岁,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岁一反骨洗髓,二千岁一刻骨伐毛,自吾生已三洗髓五伐毛矣。”宋 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妄心不復九回肠,至道终当三洗髓。”
13、[龙髓]lóng suǐ
1.龙脑香树的树汁。亦指龙脑香。 2.龙身上的精髓之处。
14、[碧髓]bì suǐ
形容碧绿油润的颜色。
15、[獭髓]tǎ suǐ
獭的骨髓。相传与玉屑、琥珀和合,可作灭疤痕的贵重药物。
16、[髓海]suǐ hǎi
1.中医学名词。指脑;脑汁。 2.脑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
17、[鹤髓]hè suǐ
鹤的髓液。
18、[髓膏]suǐ gāo
经外奇穴名。
19、[神髓]shén suǐ
精神与骨髓。比喻精粹。
20、[松髓]sōng suǐ
1.松脂。喻指老人眼中分泌物。南朝 宋 鲍照《在江陵叹年伤老》诗:“方瞳起松髓,赬髮疑桂脑。” 2.松脂。指茯苓。旧说松脂入地,化为茯苓。宋 陈与义《游岘山次韵》之二:“一丘儻许予,高卧饱松髓。”
21、[青髓]qīng suǐ
喻指青碧如玉的泉水。
22、[华髓]huá suǐ
犹精髓。
23、[髓骨]suǐ gǔ
比喻事物的实质;精华。
24、[书髓]shū suǐ
书法精华。
25、[筋髓]jīn suǐ
筋肉与骨髓。
26、[笔髓]bǐ suǐ
指书法精髓。
27、[麟髓]lín suǐ
1.指美酒。 2.指墨汁。
28、[髓脑]suǐ nǎo
1.脑髓。 2.比喻精粹。
29、[透髓]tòu suǐ
犹透骨。形容程度极深。
30、[髓结]suǐ jié
直径不到6.4毫米大、有髓质小洞的木材结节。
31、[魂髓]hún suǐ
犹精髓。
32、[滫髓]xiǔ suǐ
滫瀡。柔滑爽口的食物。
33、[膏髓]gāo suǐ
1.脂膏与骨髓。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千餘里之地,邨市躪为邱墟,膏髓涂於原野。” 2.指民脂民膏。明 袁宏道《猛虎行》:“三 河 及两 浙,在在竭膏髓。”《明史·靳学颜传》:“我朝分封列爵,不农不仕,吸民膏髓。”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陈忠愍公》:“优待士卒,犒之厚而自奉甚俭……时有‘官兵都吸民膏髓,陈公 但饮 吴淞 水’之謡。”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而一般之消费者,莫可如何,惟俛首以听其坐吸膏髓而已。” 3.比喻事物的精华。唐 冯贽《<云仙杂记>序》:“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餘帙,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其门目未暇派别也。”
34、[义髓]yì suǐ
义理的精髓。
35、[髓饼]suǐ bǐng
一种面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髓饼法:以髓脂、蜜,合和麵;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鑪中,令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饼店》:“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碢、髓饼、新样、满麻。”
36、[脂髓]zhī suǐ
1.犹精髓。唐 杜甫《寄高使君岑长史》诗:“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2.比喻人民勤劳所得的财物。清 孙枝蔚《牛饥纪事》诗之十:“更遇催科急,真成脂髓乾。”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若弃粮而止论丁,是竭穷甿之脂髓,不足供公家之徭役,而拥连陌之膏腴,反得享安坐之乐佚矣。”
37、[云髓]yún suǐ
比喻山泉。
38、[圣髓]shèng suǐ
谓圣典的精髓。
39、[豹髓]bào suǐ
《洞冥记》:“帝 既耽於灵恠,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湻苏油和之,照於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
40、[雪髓]xuě suǐ
比喻纯净清凉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