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
拼音:bài
释义:1.亦作“贁”。2.毁坏。3.打败。4.失败;失利。5.废弃;废黜。6.腐烂;变质。7.破烂;破旧。8.衰落;衰弱。9.凋残;萎败。10.消除。参见“敗火”、“敗色”。11.扰乱。12.害;危害。13.祸害;祸乱。14.溃决。15.败露。16.过失;弊病。17.指死亡。18.谓挥霍,浪费。19.荒年;年成不好。20.姓。五代有败崇美。见《万姓统谱·卦韵》。
拼音
bài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 丿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bài的字 拼音为bai的字基础解释
见“败”。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敗-中華語文大辭典敗败ㄅㄞˋbài1.戰爭或比賽失利;事情不成功。[例]戰~|這位投手出賽五場,三勝二~|不計成~|失~為成功之母。2.打敗。[例]大~敵軍。3.解除;消除。[例]~毒|~火。4.衰落。[例]家~人亡。5.毀壞;損壞。[例]~壞|梁頹屋~|無行~德。6.腐敗;腐爛;食物變質。[例]酒酸肉~。7.凋殘的。[例]枯枝~葉|殘花~柳。8.〈書〉被打敗。[例]至彭城,漢兵~散而還(《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9.姓。
敗-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敗 bài
❶毁壞,敗壞。
《詩經·大雅·桑柔》:
大風有隧,貪人~類。(有隧:風勢急速的樣子。)
《韓非子·難一》:
法~則國亂。
又食物變質變味。
《論語·鄉黨》:
魚餒而肉~,不食。(餒:指魚腐爛。)
❷失敗,打敗仗,與「勝」相對。
《孫子兵法·形篇》:
善戰者立於不~之地。
又把對方打敗。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數~趙軍。
❸衰落,凋殘。
李商隱《五月六日夜憶往歲與徹師同宿》詩:
墮蟬翻~葉,棲鳥定寒枝。
歉年。
《穀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豐年補~。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ài
1、[氣急敗壞]qì jí bài huài
呼吸急促,狼狈不堪。形容因愤怒或激动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