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
拼音:dān
释义:1.肩挑。参见“擔荷”。2.背负;负载。3.承当。4.举,戴。5.方言。拿。6.用同“耽”。参见“擔誤”“擔擱”。贻误,因拖延而误事。7.用同“呆”。参见“擔板”。呆板。
拼音
dān笔顺
一 亅 ㇀ 丿 ㇇ 一 丿 丿 丶 丶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dān的字 拼音为dan的字基础解释
1.肩挑。2.背負;負載。3.承當。4.舉,戴。5.方言。拿。6.用同“耽”。參見“擔誤”、“擔擱”。7.用同“呆”。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擔-中華語文大辭典擔担1ㄉㄢdān1.用肩挑。[例]~水|~柴。2.承當;負責。[例]~風險|負~家計|這責任我可~不起。擔担2ㄉㄢˋdàn1.兩頭可以荷物的挑擔。[例]提籃挑~。2.比喻肩負的責任或任務。[例]扛起重~。3.量詞:(1)用於計算成挑子物品。[例]一~水|兩~木柴。(2)★用於計算市制重量。1擔等於100市斤,等於50公斤。[例]一~米。擔担3ㄉㄢdānㄉㄢˋdàn挑物器具。[例]扁~。
擔 -古漢語常用詞典dān
①肩挑;肩扛。《戰國策•蘇秦始將連橫》:“負書~橐。”(橐)②承擔;擔負。《陳州糶米》:“賣弄你那官清法正行,多要些也不到的~罪名。”《與妻書》:“故寧請汝先死,吾~悲也。”
dàn
①擔子。《愚公移山》:“遂率子孫荷~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賣油翁》:“有賣油翁釋~而立。”②擔。一挑物品為一擔。《智取生辰綱》:“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③一百斤為一擔。《陳州糶》:“也非成~偷將去,只在斛裏打雞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