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
拼音:gǎn
释义:1.用棍棒碾轧(yà)。2.来回细擦。
组词
擀面杖 擀毡 擀杖 丸擀拼音
gǎn笔顺
一 亅 ㇀ 一 丨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丿 ㇏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gǎn的字 拼音为gan的字基础解释
1.用棍棒来回碾(使东西延展变平、变薄或变得细碎):~面。~毡子。~饺子皮儿。把盐~一~。 2.来回细擦:先用水把玻璃擦净,然后再~一过儿。“扞”详细解释
用棍棒碾轧 。
如:擀面;擀毡子
〈方〉∶来回细擦 。
如:先用水擦净玻璃,然后再擀一下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擀-中華語文大辭典擀ㄍㄢˇɡǎn用圓木棍來回碾軋,使東西延展變平、變薄或變碎。[例]~餃子皮|把花生~碎。
擀-中華大字典1、擀讀音:古旱切,干上聲,旱韻。釋文:以手伸物也。見《集韻》。
2、扞讀音:侯幹切,音翰,翰韻。釋文:
❶忮也。見《說文》。《段注》:忮當作枝。枝持字。古書用枝。亦用支。許之字例。則當作榰。忮訓很。非其義。周南干城傳曰。干。~也。孫炎以自蔽~、釋爾雅~字。許盾下云。所以~身蔽目。然則~字之訓可定矣。
❷禦也。《呂覽恃君》:肌膚不足以~寒暑。
❸衞也。《左桓十二年傳》:請無~採樵者以誘之。
❹蔽也。《荀子彊國》:白刃~乎胷。
❺突也。《漢書董仲舒傳》:抵冒殊~。
❻張也。《淮原南道》:射者~烏號之弓。
❼觸也。《史記游俠傳》:時~當世之文罔。
❽射韝也。《韓非說林》:羿執鞅持~。
❾通逘。臂衣也。《漢書尹賞傳》:被鎧~。持刀兵者。
❿通銲。矛鐏也。《國策趙策》:豫讓刃其~。
〔注〕:矛鐏謂之~。
⓫~格。堅不可入之貌。《禮記學記》:則~格而不勝。
⓬~馬。突馬也。《家語致思》:懔懔焉若持腐索之~馬。
3、扞釋文:古旱初音笴,旱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ǎn
1、[丸擀]wán gǎn
亦作“丸捍”。古时制墨的一道工序,以抟板揉搓压延墨剂。
2、[擀毡]gǎn zhān
1.用羊毛、驼毛等擀制成毡子。 2.蓬松的绒毛、头发等结成片状:皮袄~了。头发都~了,快梳一梳吧。
3、[擀杖]gǎn zhàng
即擀面棒。
4、[擀面杖]gǎn miàn zhàng
擀面用的木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