牓
拼音:bǎng
释义:1.牌匾;匾额。2.指题写匾额。3.告示;文书。4.张挂的科举考试中第者名单。5.张挂榜文或张贴告示、诗文等。6.通“妨”。
组词
敕牓 出牓 揭牓 放牓 石牓 旗牓 造牓天 布政牓 棣萼牓拼音
bǎng笔顺
丿 丨 一 𠃍 丶 一 丶 丿 丶 ㇇ 丶 一 𠃌 丿同音字
拼音为bǎng的字 拼音为bang的字基础解释
同“榜”。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牓-中華語文大辭典牓榜ㄅㄤˇbǎnɡ1.〈書〉匾額。[例]府州佐史並稱臣,請題~諸門,一依宮省,上不許(《宋書‧卷五‧文帝本紀》)。2.〈書〉張貼在公共場合的告示。[例]從駕往晉陽,至遼陽山中,數處見~,云有人家女病,若有能治差者,購錢十萬(《北齊書‧卷四十九‧方伎列傳‧馬嗣明》)。∥同「榜」。
牓 -古漢語常用詞典bǎng
①牌匾;匾額。杜甫《嶽麓山道林二寺行》:“蓮花交響共命鳥,金~雙回三足烏。”②告示;文告。《北齊收•馬嗣明傳》:“數處見~,雲有人家女病。”③題寫。劉摯《臨湘縣閱武亭記》:“據以大亭,~曰‘閱武’,以時臨視其藝。”
fáng
通“妨”,妨礙。《論衡•自紀》:“母驪犢騂,無害犧牲;祖濁裔清,不~奇人。”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ǎng
1、[敕牓]chì bǎng
皇帝赐给寺院的门榜。
2、[揭牓]jiē bǎng
见“揭榜”。
3、[酒牓]jiǔ bǎng
见“酒榜”。
4、[白牓]bái bǎng
门上扁额。
5、[旗牓]qí bǎng
见“旗榜”。
6、[手牓]shǒu bǎng
见“手榜”。
7、[银牓]yín bǎng
见“银榜”。
8、[牓额]bǎng é
即匾额。
9、[通牓]tōng bǎng
见“通榜”。
10、[牓道]bǎng dào
张榜于道路。谓公开招贤。
11、[门牓]mén bǎng
见“门榜”。
12、[碑牓]bēi bǎng
亦作“碑榜”。碑碣牌匾。亦指写在碑碣或牌匾上的字或文章。《周书·艺术传·赵文深》:“文深 少学楷隶……雅有 钟 王 之则,笔势可观。当时碑牓,惟 文深 及 冀儁 而已。”《宣和书谱·米芾》:“方 芾 书时,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至於请求碑榜,而户外之屨常满。”清 赵翼《醉时歌赠春农同年》:“贯穿经史罗百家,碑牓文章推巨手。”清 钱泳《履园丛话·总论》:“碑榜之书,与翰牘之书,是两条路,本不相紊也。”
13、[璇牓]xuán bǎng
亦作“璇榜”。玉饰的匾额。
14、[牓子]bǎng zǐ
1.札子,奏折。 2.指便条。 3.告示。
15、[牓谕]bǎng yù
告示。
16、[牓表]bǎng biǎo
张榜表彰。
17、[恩牓]ēn bǎng
见“恩榜”。
18、[牓挂]bǎng guà
犹张挂。
19、[牓眼]bǎng yǎn
即榜眼。科举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者。
20、[标牓]biāo bǎng
见“标榜”。
21、[登牓]dēng bǎng
科举考试将考中者名单上榜。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师弟相得》:“而先人自幼同砚席,识其文甚稔,因荐高等,比拆卷登榜,则 广东 邓宗龄,其年甫弱冠,焦 年踰不惑久矣。”一本作“登榜”。
22、[诏牓]zhào bǎng
亦作“詔榜”。皇帝颁发的文告。
23、[扁牓]biǎn bǎng
见“扁榜”。
24、[牌牓]pái bǎng
亦作“牌榜”。张贴或书写在板上的说明文字。
25、[石牓]shí bǎng
见“石榜”。
26、[驳牓]bó bǎng
亦作“駮牓”。晓示落选斥退的榜文。
27、[牓样]bǎng yàng
榜样,典范。
28、[出牓]chū bǎng
见“出榜”。
29、[龙牓]lóng bǎng
见“龙榜”。
30、[金牓]jīn bǎng
见“金榜”。
31、[解牓]jiě bǎng
见“解榜”。
32、[牓题]bǎng tí
匾额楹联上的文字和题款。
33、[铁牓]tiě bǎng
见“铁榜”。
34、[青牓]qīng bǎng
青黑色的匾额。借指官府衙门。
35、[张牓]zhāng bǎng
见“张榜”。
36、[牓阙]bǎng quē
张榜明示官职的缺额。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銓曹吏匿闕,与选人为市。判吏部 赵及 奏:闕至即牓之。吏部牓闕自 及,始 熙寧 间也。”《宋史·选举志四》:“乱离以来,士大夫流徙,有徒跣而赴行在者。注授牓闕,姦弊日滋,寒士困苦,甚可悯焉。”
37、[摽牓]biāo bǎng
见“摽搒”。
38、[牓卖]bǎng mài
张榜出售。
39、[牓元]bǎng yuán
即榜首。科举考试同榜录取中的第一名。
40、[预牓]yù bǎng
谓考中而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