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拼音:zhāi
释义:1.采;采摘;取(植物的花、果、叶或戴着、挂着的东西)。2.有选择地取用。3.临时借。4.斥责。
组词
摘要 摘记 摘编 小摘 摘录 摘抄 采摘 摘取 指摘 鲜摘摘 摘桃子 摘星楼 寻枝摘叶 寻章摘句 仙人摘豆 拈华摘艳 拈花摘艳 理冤摘伏 抉瑕摘衅 煎豆摘瓜拼音
zhāi笔顺
一 亅 ㇀ 丶 一 丶 丿 丨 𠃌 一 丨 丨 𠃍 一“扌”端正。“商”上横稍长,点画居中,下框端正,宽窄适中,“古”居中靠上安放,紧凑;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zhāi的字 拼音为zha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摘-中華語文大辭典摘ㄓㄞzhāi1.採下;拿下。[例]~花|~除|~芒果|~帽子。2.選取。[例]~句|~要|~錄|文~。3.斥責;揭發。[例]指~|~奸發伏。4.借貸。[例]東~西借。
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摘㈠手1114ㄓㄞzhāi動①用手採取。如:「摘花」、「摘下」、「摘取」、「採摘」。《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掉下剛刀,摘了弓箭,脫卻袍凱。」②選取。如:「摘錄」。唐.李賀〈南園〉詩一三首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挂玉弓。」③指出、批評。如:「指摘」。明.王世貞《藝苑巵言.卷一》:「詩不能無疵,雖三百篇亦有之,人自不敢摘耳。」④借貸。如:「東摘西借」。《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因為我們今兒個有點兒緊用項,找您摘給我們幾百塊錢用。」摘㈡手1114ㄊㄧˋtì動①侵擾。《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西侵羌戎,東摘濊貊。」②發動。唐.元稹〈黃明府〉詩:「便邀連榻坐,兼共榜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