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
拼音:táng
释义:1.挡,抵拒。2.敷衍,应付。3.把泥土或涂料均匀地涂在炉灶或金属坯子等上面。4.同“镗”(táng)。
组词
侈搪 搪布 搪拒 拿搪 撞搪 抵搪 搪突 挨搪 推搪 敷衍搪塞 搪瓷制造拼音
táng笔顺
一 亅 ㇀ 丶 一 丿 𠃍 一 一 丨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基础解释
1.抵挡:~饥。~风。~上一块板子就塌不下来了。 2.搪塞:~账。~差事。 3.把泥土或涂料均匀地涂在炉灶或金属坯子等上面:~炉子。 4.同“镗”(táng)。详细解释
(形声。从手,唐声。本义:张)
同本义
搪,张也。——《方言十三》。郭注:“谓彀张也。”
抵挡
斗不数合,小龙委实难塘。——《西游记》。又如:搪不住风雨;搪拒(抵御,抗拒);搪撑(牴触);搪报(紧急军情报告);搪撞(冲撞,冒犯);搪击(抗击);搪突(冒犯;抵触;接触)
敷衍,应付,马马虎虎干 [perform one's duty negligently;gloss over;elaborate]。
如:搪抹(敷衍);搪差使;你先搪一阵,等我回来再说
骗取,混
搪得几碗酒吃。——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那厮一地里去塘酒吃,只是搬是弄非。——《水浒传》
荡;划
只见那只船搪将开去。——《水浒传》
均匀涂抹 。
如:搪泥;四壁用细泥搪过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搪-中華語文大辭典搪ㄊㄤˊtánɡ1.抵擋。[例]~饑|~風冒雨|水來土~。2.敷衍;應付。[例]~塞|~差事。3.塗抹。[例]~瓷|~爐子|用畫筆~臉。
搪-中華大字典1、搪讀音:徒郞切,音唐,他郞切,音湯,陽韻。釋文:
❶張也。見《方言》。《郭注》:謂彀張也。
❷突也。見《廣雅釋詁》。《疏證》:後漢書桓帝紀云。水所唐突。唐突、與~揬通。
❸槍~。鋸也。見《集韻槍字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áng
1、[搪塞]táng sè
敷衍塞责:用几句话~过去。
2、[搪瓷]táng cí
铁胎表面覆盖珐琅层的制品。质轻,光滑,耐腐蚀。用来制作日用品、医疗器皿及化学工业等的耐腐蚀设备。有时也指铁胎表面所覆盖的珐琅层。
3、[推搪]tuī táng
〈方〉推托搪塞。
4、[搪挨]táng āi
挨近,连接。
5、[搪撞]táng zhuàng
冲撞,冒犯。
6、[拿搪]ná táng
同“拿糖”。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锁柱 一拿搪,志勇 吃不住劲了。”
7、[搪突]táng tū
亦作“搪揬”。冒犯;抵触;接触。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体别》:“是故彊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彊之搪突,而以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晋 法显《佛国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清 黄宗羲《避地赋》:“谁谓莫来莫往兮,亦有麋鹿之搪揬。”清 昭槤《啸亭杂录·洪稚存》:“朱 正色曰:‘吾为君之师辈,乃敢搪突若尔?’”
8、[侈搪]chǐ táng
夸饰张大。
9、[抵搪]dǐ táng
1.抵当,抵充。 2.抵挡。
10、[搪拒]táng jù
抵御,抗拒。
11、[搪撑]táng chēng
拄撑,填塞。
12、[搪布]táng bù
一种粗线织的稀疏的窄幅布。
13、[挨搪]āi táng
逼近冒犯。犹调戏。
14、[撞搪]zhuàng táng
冲击。
15、[搪揬]táng tú
见“搪突”。
16、[搪拮]táng jié
喜欢胡思乱想、异想天开的人群。
17、[搪击]táng jī
抗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