搉
拼音:què
释义:1.〈书〉敲击。2.见“榷”。
组词
搉场 搉沽 搉酤 搉估 搉利 搉量 搉扬拼音
què笔顺
一 亅 ㇀ 丶 ㇇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què的字 拼音为que的字基础解释
同“榷”。详细解释
敲击
搉,敲击也。从手,隺声。——《说文》
搉其眼以为人彘。——《汉书·五行志》
搉击也。——《广雅·释诂三》
先是高后鸩杀 如意,支断其母 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为人彘。——《汉书》。注:“搉,谓敲击去其精也。”
研讨。也作“榷”
商搉万俗。——《文选·左思·吴都赋》
没入辜榷财物。——《汉书·陈成传》
多辜榷为奸利者。——《汉书·翟方进传》
又如:搉扬(商量讨论)
专;专卖
搉,专也。——《后汉书·灵帝纪》注
搉者,独也。——《史记·没郑传》索隐
榷酒酤。——《汉书·武帝纪》
又如:搉利(官府对某些物品实行专卖以获利);搉沽(专卖);搉油(官府专利卖油);搉茶(官府对茶叶的专卖);搉商(货物专卖);搉酤(官府专利卖酒);搉管(主管专卖)
较量
豪吏猾民,辜而搉之。——《汉书·王莽传》
又如:搉量(较量)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搉-中華語文大辭典搉榷ㄑㄩㄝˋquè1.〈書〉敲擊。[例]先是高后鴆殺如意,支斷其母戚夫人手足,~其眼,以為人彘(《漢書‧卷二十七‧五行志中之上》)。2.〈書〉商量。通「榷」。[例]商~萬俗(《文選‧左思‧吳都賦》)。3.〈書〉引述。[例]揚~古今(《漢書‧卷一○○‧敘傳下》)。
搉-中華大字典1、搉讀音:克角切,音確,覺韻。釋文:敲擊也。見《說文》。《段注》:敲、橫撾也。撾卽彈之隸變。~與敲叠韻、又雙聲也。
〔按漢書五行志。高后支斷戚夫人手足。~其眼。以爲人彘〕。
2、搉讀音:訖岳切,音覺,覺韻。釋文:
❶引也。《漢書敍傳》:揚~古今。
〔注〕:揚、舉也。~、引也。
❷敵也。《莊子徐无鬼》:則可不謂有大揚~乎。《釋文》引《三蒼》:~、敵也。
❸通抉。猶專也。《文選班固設論》:般輸~巧於斧斤。
3、搉讀音:忽郭切,音霍,藥韻。釋文:同攉。手反覆也。見《集韻》。
4、攉讀音:忽郭切,音霍,藥韻。釋文:
❶揮~也。見《玉篇》。
〔按韻會。搖手曰揮。反手曰~〕。
❷盤手戲也。見《廣韻》。
❸手反覆也。見《集韻》。
5、攉讀音:訖岳切,音㩁,覺韻。釋文:
❶專其利也。《漢書王莽傳》:豪吏猾民辜而~之。
❷麄略也。《淮南俶眞》:物豈可謂無大揚~乎。
6、榷讀音:訖岳切,音覺,覺韻。居效切,音敎,效韻。釋文:
❶水上橫木。所以渡者。見《說文》。
〔注〕:此卽今之所謂水彴橋也。《段注》:孝武紀曰。~酒酤。韋曰。以木渡水曰~。謂禁民酤釀。獨官開置。如道路設木爲~。獨取利也。
〔按今鹽由官專賣專運。稱爲~運〕。
❷~酤。征稅也。《韻牋》:~酤是征稅之法。
7、榷讀音:克角切,音確,覺韻。釋文:木名。枳也。有實如柚。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uè
1、[搉场]què chǎng
官府设立的贸易场所。
2、[搉虑]què lǜ
谓大略。
3、[搉筦]què guǎn
主管专卖。
4、[研搉]yán què
仔细斠订。
5、[搉茶]què chá
官府对茶叶的专卖。宋 龚鼎臣《东原录》:“近罢搉茶,改二百餘年之弊法。”
6、[搉量]què liàng
1.犹较量。 2.估计,估量。
7、[搉利]què lì
官府对某些物品实行专卖以获利。
8、[搉易]què yì
贸易。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搉易》:“宋 兴……海外之国,亦通关市,犀象珠璣,百货之产,皆入於中国。府库既充,有司遂言,宜出於民,始置搉易之场。”搉,一本作“榷”。
9、[搉商]què shāng
货物专卖。
10、[扬搉]yáng què
略举大要;扼要论述。
11、[搉油]què yóu
官府专利卖油。
12、[搉论]què lùn
商量讨论。
13、[搉扬]què yáng
1.商讨;研讨。 2.约略预计。
14、[搉沽]què gū
亦作“搉估”。专卖。
15、[大搉]dà què
亦作“大榷”。大略。
16、[商搉]shāng què
亦作“商榷”。商讨;斟酌。《文选·左思<吴都赋>》:“剖判庶士,商搉万俗。”刘逵 注:“《广雅》曰:商,度也;搉,粗略也。言商度其粗略。”唐 韩愈 孟郊《纳凉联句》:“儒庠恣游息,圣籍饱商搉。”清 黄遵宪《寄和周朗山》:“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阿英《敌后日记摘抄·四二年七月》:“遂与彼辈曾至 苏家桥 者商榷,成一新路单。”
17、[管搉]guǎn què
亦作“筦搉”。见“管榷”。
18、[搉酤]què gū
官府专利卖酒。
19、[搉估]què gū
见“搉沽”。
20、[辜搉]gū què
见“辜榷”。
21、[搉惟]què wéi
犹大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