搆
拼音:gòu
释义:1.架屋;营造。2.造成;结成。3.交结。4.谓连接。5.构思;创作。6.指作品。7.诬陷。8.离间。参见“搆離”。9.和解。10.通“遘”。遇见;遇到。11.通“媾”。指男女交合。参见“搆精”。12.挤取乳汁;乳汁。13.通“購”。购买。
拼音
gòu笔顺
一 亅 ㇀ 一 一 丨 丨 一 丨 𠃌 丨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gòu的字 拼音为go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搆-中華語文大辭典搆构ㄍㄡˋɡòu1.造成;組織(用於抽象事物)。[例]~疾|~陷|~怨|~思。2.把各組成部分結合起來。[例]~圖|~詞|~築|~木為巢。∥一般寫作「構」。3.▲〈口〉(用肢體等)伸向不易達到的地方去探取或接觸。★即「夠」。[例]架上的書擺得太高,我~不到。
搆-中華大字典1、搆讀音:居候切,音遘,宥韻。釋文:~擩也。見《廣韻》。
2、搆讀音:居侯切,音鉤,尤韻。釋文:牽也。見《集韻》。
3、梥釋文:同搆。見《篇海》。
4、構讀音:居貾切,音遘,宥韻。釋文:
❶蓋也。杜林以爲椽桷字。見《說文》。《段注》:此與冓音同義近。冓、交積材也。凡覆葢必交積材。杜意~造字用冓。椽桷字用~。蓋倉頡訓纂一篇及倉頡故一篇中語。
❷連也。《國策秦策》:秦楚之兵。~而不離。
❸結也。見《漢書平帝紀注》。
❹成也。《詩四月》:我日~禍。
❺謀也。《准南說林》:文王與諸侯~之。
❻合也。《易繫辭》:男女~精。
❼亂也。見《詩靑蠅釋文》引《韓詩》。
❽結起也。《漢書陳勝傳》:夜~火。
❾會其惡也。《左桓十六年傳》:宣姜與公子朔~急子。
❿間跾也。《後漢隗囂傳》:勿用旁人解~之言。
⓫木名。楮類。《物類相感志》:~膠可以塗丹沙。
〔按~爲落葉喬木。高二三丈。嫩枝多剛毛。葉作如意形。撫之粗糙。葉柄與葉承接之處。較楮略異。春夏開花。結實如球。熟則赤色。微類楊梅。幹皮可以製紙〕。
5、構讀音:古慕切,音故,遇韻。釋文:結也。《荀子勸學》:怨之所~
6、構讀音:訖岳切,音覺,覺韻。釋文:桷或字。《集韻》:桷。說文。榱也。或作~。
7、构讀音:居侯切,音遘,宥韻。釋文:同構。楮木也。見《篇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òu
1、[宿搆]sù gòu
1.预先拟就。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子建 援牘如口诵,仲宣 举笔似宿搆。”元 刘祁《归潜志》卷八:“章宗 览之,称其工,且曰:‘此诗非宿搆不能至此。’”《清史稿·选举志三》:“康熙 五十二年,以主司拟题,多取《四书》、《五经》冠冕吉祥语,致多宿搆倖获。” 2.指已写成的诗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桓 因谓:‘王郎 天才,宿搆必富,可使鄙人得闻教乎?’”
2、[搆火]gòu huǒ
1.聚起木柴生火。搆,通“篝”。《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於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搆火其傍,将自焚焉。”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玄宗 得其药,喜。尽出左右,独搆火殿中。” 2.指用柴堆烧起的火,即篝火。宋 苏辙《三游洞》诗:“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搆火青如燐。”
3、[空搆]kōng gòu
见“空构”。
4、[搆奸]gòu jiān
谓勾结奸宄。《东观汉记·郅恽传》:“案 延 资性贪邪,外方内员,朋党搆姦,罔上害民,明府以恶为善,以直从曲。”
5、[搆毁]gòu huǐ
诬陷诋毁。《梁书·侯景传》:“澄 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諂諛迭进,共相搆毁。”
6、[佳搆]jiā gòu
亦作“佳构”。犹佳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两日,可得佳搆;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或问国初词人当以谁氏为冠?举 金风亭长 对。问佳构奚若?举《捣练子》云。”李大钊《马克思与第一国际》:“马克思 这篇演说是他的小品著作中的佳构之一。”
7、[营搆]yíng gòu
见“营构”。
8、[搆乱]gòu luàn
作乱,叛乱。《周书·杜杲传》:“属 凤州 人 仇周贡 等搆乱,攻逼 脩城,杲 信洽於民,部内遂无叛者。”《元史·赵炳传》:“王既北伐,六盘 守者搆乱,炳 自京兆率兵往捕。”明 宋濂《宣彦昭墓志铭》:“天子何负於汝,乃搆乱耶!”清 黄鷟来《<闲止书堂集钞>序》:“当 耿 逆搆乱之始,先生自经不死。”
9、[搆兴]gòu xīng
兴建。宋 范仲淹《任官惟贤材赋》:“亦如大厦搆兴,惟美材而是取。”
10、[机搆]jī gòu
见“机构”。
11、[揆搆]kuí gòu
规划营造。前蜀 杜光庭《嘉州王仆射五符镇宅词》:“臣顷以所居,须资揆搆,巨功既毕,輒备焚修。”
12、[绮搆]qǐ gòu
华美的建筑物。
13、[潜搆]qián gòu
谓无形中造成。唐 宋之问《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诗:“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
14、[祖搆]zǔ gòu
见“祖构”。
15、[搆讦]gòu jié
结怨互讦。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颜惟乔 为 亳 守,有干声,与武帅搆訐,罢归。”
16、[堂搆]táng gòu
见“堂构”。
17、[搆兵]gòu bīng
交兵,交战。《孟子·告子下》:“吾闻 秦 楚 搆兵,我将见 楚王 説而罢之。”唐 韩偓《隰州新驿》诗:“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搆兵。”清 陈梦雷《绝交书》:“年兄既行,耿郑 搆兵,音耗莫通。”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而南北 美 至以贩奴一事,搆兵垂十年,此皆多世君之弊政也。”
18、[搆争]gòu zhēng
相争。明 李贽《战国论》:“此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羣小搆争,莫可禁阻。”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荷兰 既得地,即数数与 日本 搆争。”
19、[搆思]gòu sī
运用心思。多指作文时的思考。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奇肱国》:“因风搆思,制为飞轮。”宋 沉作喆《寓简》卷五:“观其命句,可以见学植之深浅;即其搆思,可以见器业之大小。”《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东坡 ﹞想要做一篇《三峡赋》,结搆不就。因连日鞍马困倦,凭几搆思,不觉睡去。”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搆思,全凭天分。”
20、[云搆]yún gòu
见“云构”。
21、[搆制]gòu zhì
建筑的规模。唐 苏颋《垅上记·闻角声》:“使 会稽 郡吏 史泽 治墓,多平夷古蹟。后坏一塚,搆制甚伟,器物殊盛。”
22、[夙搆]sù gòu
亦作“夙构”。谓事先拟就或备好。唐 孟棨《本事诗·嘲戏》:“元一 夙搆,贵欲辱臣。”明 杨慎《升庵诗话·箕仙诗》:“正德 庚辰,有方士运箕赋诗,随所限韵,敏若夙构,而语不凡。”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关节状元》:“上意必欲得渊博之士,然非夙搆,不能详对。”《清史稿·灾异志三》:“康熙 三年六月,卢龙 滦河 溢,涌出材木无算,时修 清节祠,适所用,有如夙搆,人咸惊异。”
23、[搆合]gòu hé
交结;勾结。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勤苦积久,犹见嫌拒,乃行因託长者以搆合之。”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宋 苏轼《乞禁商旅过外国状》:“徐戩 不合专擅为 高丽国 雕造经板二千九百餘片,公然载往彼国,却受酬答银三千两,公私并不知觉,因此搆合密熟,遂专擅受载彼国僧 寿介 前来。”
24、[缔搆]dì gòu
见“缔构”。
25、[搆难]gòu nán
结仇交战。《韩非子·内储说下》:“宋石,魏 将也。卫君,荆 将也。两国搆难,二子皆将。”《史记·燕召公世家》:“因搆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后汉书·冯异传》:“今 长安 坏乱,赤眉 临郊,王侯搆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絶,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而 贵州、广西 诸土官,竟自以所藏谱牒上请,以致彼此纷争,累年不决,称兵搆难。”严复《论世变之亟》:“即如今日 中 倭 之搆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
26、[谮搆]zèn gòu
亦作“潜构”。谗间诬陷。《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会 全寄、杨竺 等阿附 鲁王 霸,与 和 分争,阴相譖搆,胤 坐收下狱。”《魏书·皇后传·孝文废皇后冯氏》:“昭仪规为内主,譖构百端。寻废后为庶人。”
27、[搆造]gòu zào
结成;制造。《韩诗外传》卷四:“今或不然,令民相伍,有罪相伺,有刑相举,使搆造怨仇。”《宋书·恩倖传序》:“权幸之徒,慴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搆造同异,兴树祸隙,帝弟宗王,相继屠劋。”宋 苏轼《乞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札子》:“故党人共出死力,搆造言语,无所不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包藏祸心,搆造邪説。”
28、[搆缔]gòu dì
结构。明 李东阳《重建孔子阙里庙图序》:“材干坚厚,搆缔完整,象设端伟,绘饰华焕。”
29、[搆哄]gòu hǒng
闹事。《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遐迩贯珍》:“江苏 上海县 於八月五日晨为 闽 粤 人聚党搆哄,戕县令,劫监司,毁文武大小各署。”
30、[搆扇]gòu shān
亦作“搆煽”。造谣煽动。《梁书·敬帝纪论》:“我生不辰,载离多难,桀逆搆扇,巨猾滔天。”《明史·奸臣传·周延儒》:“安知非骄弁搆煽以胁 崇焕 邪?”茅盾《昙》二:“父亲是早已想利用她来结交权贵,姨太太又乘机搆煽。他们都顶着礼教的大帽子来坑害她。”
31、[搆会]gòu huì
进谗陷害。《后汉书·寇荣传》:“而臣兄弟独以无辜为专权之臣所见批扺,青蝇之人所共搆会。”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忍絶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搆会也。”一本作“构会”。《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帝輒优文答报”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受任在万里之外,审主之所授官,必己之所以投命,虽有搆会之徒,泊然不以为惧者,盖君臣相信之明效也。”
32、[搆煽]gòu shān
见“搆扇”。
33、[搆薄]gòu báo
犹搆嫌。《三国志·吴志·孙和传》:“文武在事,当能几人,因隙搆薄,图相危害,岂有福哉?”
34、[搆隙]gòu xì
结怨。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絶交坏身,搆隙致祸,以杯螺相掷者有矣。”《周书·贺拔胜传》:“但去贼密邇,骨肉搆隙,自古迄今,未有不破亡者。”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李相绅 镇 淮南。张郎中 又新 罢 江 南郡,素与 李 搆隙。”明 张居正《答宣府张崌崃书》:“近闻 俺答 婿 宰生,与东部搆隙,其事竟何如,幸差人侦实见示。”
35、[搆陷]gòu xiàn
同“构陷”。
36、[搆架]gòu jià
捏造;弄虚作假。唐 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今乃遭诬罔之罪,被搆架之词。”唐 拾得《诗》之一:“不唯贤与愚,箇箇心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