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ī

释义:1.拱手行礼。

组词

作揖 揖让 长揖 揖别 揖客 罗圈揖 平揖 天揖 揖逊 拱揖

拼音

笔顺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1.拱手行礼。 2.姓。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咠( qì)声。本义:拱手行礼)

  2. 同本义

    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水浒全传》

    又如:揖客(长揖不拜之客;向客拱手为礼);揖游(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

  3. 让出,逊主

    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大恩,事事谦让,动而固辞。——《汉书》

    又如:揖让(揖逊。宾主相见的礼仪;禅让。让位于贤);揖盗开门(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4. 通“壹”。专一

    普天之下,搏心揖志。——《史记·秦始皇本纪》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揖揖-辞源3

【揖₂揖₂】會聚貌,衆多貌。詩 周南 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傳:“揖揖,會聚也。”宋 歐陽脩 文忠集四 别後奉寄聖俞二十五兄詩:“我年雖少君,白髮已揖揖。”

揖揖-汉语大词典

揖揖群聚貌;众多貌。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毛传:“揖揖,会聚也。”
●宋欧阳修《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我年虽少君,白发已揖揖。”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作揖]zuò yī

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向人敬礼:打躬~。给老人家作了个揖。

2、[揖让]yī ràng

作揖和谦让,是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

3、[长揖]cháng yī

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敬礼。

4、[揖别]yī bié

作揖告别。

5、[还揖]hái yī

对别人的作揖亦以作揖相答。

6、[宗揖]zōng yī

治理,安抚。揖,通“辑”。

7、[哑揖]yǎ yī

相揖而不作声。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中丞、侍御史上事,臺属皆东西立于厅下,上事官拜听已,即与其属揖而不声喏,谓之‘哑揖’。”宋 文惟简《虏廷事实》卷八:“汉儿士大夫上位者,年时及久阔交友相见,则进退周旋,三出头,五折腰,相揖而不作声名曰‘哑揖’。”

8、[耸揖]sǒng yī

谓高拱两手。

9、[拳揖]quán yī

抱拳作揖。

10、[揖客]yī kè

1.长揖不拜之客。《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 青 既益尊,姊为皇后,然 黯 与亢礼。人或説 黯 曰:‘自天子欲羣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 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 黯。”《南齐书·蔡约传》:“大将军有揖客,復见於今。”《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 曹彬 ﹞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造其门者,皆为揖客。” 2.向客拱手为礼。汉 扬雄《解嘲》:“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羣卿不揖客。”宋 洪迈《夷坚丙志·青城老泽》:“少顷,设麦饭一鉢,菜羹一盘,当席间环以小椀,揖客共食。”陈子范《游蟂矶》诗:“山如揖客迎孤桨,身似劳人羡野鸥。”

11、[高揖]gāo yī

双手抱拳高举过头作揖。古代作为辞别时的礼节。

12、[肃揖]sù yī

恭敬地拱手行礼。

13、[跣揖]xiǎn yī

赤着脚作揖。

14、[旅揖]lǚ yī

众人一起作揖。

15、[揖揖]yī yī

群聚貌;众多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毛 传:“揖揖,会聚也。”宋 欧阳修《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我年虽少君,白髮已揖揖。”

16、[拜揖]bài yī

打躬作揖。

17、[相揖]xiāng yī

1.拱手行礼。 2.交手于胸前为礼。

18、[目揖]mù yī

注目为礼。明 沉德符《野获编·鬼怪·太山主者》:“此事我为政,尚能为君宽数年,亦故人情谊当尔,目揖而遣之,遂甦。”

19、[礼揖]lǐ yī

行礼作揖。

20、[特揖]tè yī

一一揖拜。

21、[答揖]dá yī

犹答拜。

22、[行揖]xíng yī

拱手行礼。

23、[对揖]duì yī

互相拱手致礼。

24、[拱揖]gǒng yī

1.亦作“拱挹”。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2.环绕卫护。

25、[众揖]zhòng yī

谓对同等爵位之多人总行一揖。

26、[祗揖]zhī yī

见面时向对方行肃拜之礼。

27、[支揖]zhī yī

作揖。

28、[告揖]gào yī

敬辞。表示向对方施礼。

29、[衆揖]zhòng yī

谓对同等爵位之多人总行一揖。《周礼·夏官·司士》“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汉 郑玄 注:“大夫爵同者众揖之。”贾公彦 疏:“众揖之者,序官有中大夫、下大夫,无问多少,但爵同者众揖之。爵同中大夫同得一揖,爵同下大夫同得一揖。故云‘爵同者众揖之’也。”

30、[卧揖]wò yī

唐 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卧,见人则拱手为礼,谓之“卧揖”。

31、[公揖]gōng yī

向众人所行的作揖礼。

32、[杖揖]zhàng yī

犹持杖。

33、[谦揖]qiān yī

谦虚逊让。

34、[天揖]tiān yī

一种拱手礼。

35、[揖礼]yī lǐ

即相见礼,起源于周代以前,约有3000年以上历史。

36、[时揖]shí yī

拱手当心以作揖。王见诸侯的作揖礼式。

37、[揖逊]yī xùn

1.犹揖让。宾主相见的礼仪。宋 叶适《外论一》:“自 景德 元年与 契丹 盟,更六圣百二十年,聘使往来,天子亲与之揖逊於庭,未尝一日败盟约也。”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张芸叟 诗评亦云: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终日揖逊,求其适口者,少矣。”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三:“明道 先生尝至禪寺,僧方饭,见趋进揖逊之盛,叹曰:‘三代威仪尽在是矣。’” 2.犹揖让。禅让。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三:“翰林学士 叶清臣 等言:‘本朝以揖逊得天下,而 淑(李淑)诬以干戈,且臣子非所宜言。’”《七国春秋平话》卷上:“慕 唐 虞 之高风,思揖逊於政权。”明 李贽《答耿中丞论淡书》:“勋 华 之盛,揖逊之隆,比之三家村里瓮牖酒人,真不啻几千万里矣。”

38、[马揖]mǎ yī

骑在马上拱手为礼。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每赴朝序行至待漏院偃息则有卧揖,马上则有马揖。”宋 王禹偁《赠王殿院同年》诗:“乍作台官劳马揖,合为廵使近龙墀。”

39、[迎揖]yíng yī

迎接时作揖为礼。

40、[深揖]shēn yī

作揖时动作幅度大,表示恭敬。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廷杖》:“邹南皋 先生为余言,每遇天阴,骨间輒隐隐作痛,以故晚年不能作深揖。”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揖的反义词 揖的近义词 揖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揖能组什么词
  • 揖能组什么词语
  • 揖可以组什么词
  • 揖可以组什么词语
  • 揖字可以组什么词
  • 揖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揖字能组什么词
  • 揖字能组什么词语
  • 揖字开头的成语
  • 揖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