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
拼音:shéng
释义:1.绳子。用两股以上的棕毛、稻草、棉麻纤维等拧成的条状物。2.木工用来定曲直的墨线。3.标准;规矩。4.约束;制裁。
组词
绳子 绳索 缆绳 绳之以法 跳绳 麻绳 钢丝绳 纤绳 缰绳 头绳拼音
shéng笔顺
𠃋 𠃋 ㇀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乚左窄右宽。“纟”两个撇折平行,与提画距离适中。“黾”头宜小,下框稍大,上宽下窄,竖弯钩的竖居框的中部,钩要圆转自然。
同音字
拼音为shéng的字 拼音为sheng的字基础解释
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 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墨。~之以法。 3.继续。详细解释
(形声。从糸( mì),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比喻生活贫困)
墨线 [carpenter's line marker]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孔子曰:“木受绳则直。”——《孔子家语》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
准则;法度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又如:绳尺(标准;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准绳;悬度。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准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
水名
金沙江的古称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继承,通“承”
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
衡量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
纠正
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
约束;制裁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约束制裁)
称赞
绳息妫以语 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直的;正的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名〉
〈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绳绳-汉语大词典绳绳1.戒慎貌。
●《管子·宙合》:“故君子绳绳乎慎其所先。”
尹知章注:“绳绳,戒慎也。”
●《汉书·礼乐志》:“绳绳意变,备得其所。”
●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尔雅》曰:‘绳绳,戒也。’”
●北周庾信《周祀圜丘歌》之五:“思虔肃肃,致敬绳绳。”
●宋岳珂《桯史·李敬子》:“敬子既归,躬锄耰,其乐不改;治庙祀,裁古今,彝制为通行,家事绳绳有法度。”
2.众多貌;绵绵不绝貌。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朱熹集传:“绳绳,不绝貌。”
●《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唐李邕《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绳绳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测已。”
●明宋濂《元故德清县尹陈府君墓志铭》:“既至,伪帅延之上坐,府君为敷陈大义,何者为顺,何者为逆,逆则罹祸,顺得受福,绳绳千余言,伪帅不觉屈膝,城遂来归。”
●清钮琇《觚剩·粟儿》:“儿不自知,魄化心融,言未已,悄乎变容,泪绳绳下。”
●康有为《强学会序》:“夫中国之在大地也,神圣绳绳,国最有名。”
同:繩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éng
1、[跳绳]tiào shéng
1.一种体育活动或儿童游戏,把绳子挥舞成圆圈,人趁绳子近地时跳过去。 2.跳绳用的绳子:买一根~。
2、[绳子]shéng zi
用两股以上的苘麻、棕毛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捆东西。
3、[缰绳]jiāng shéng
jiāng shéng的又音。义同“缰绳jiāng shéng”。
4、[线绳]xiàn shéng
用多股粗棉线拧成的绳子。
5、[绳套]shéng tào
1.用绳子结成的环套。 2.拴大牲畜用的皮绳或麻绳。
6、[绳之以法]shéng zhī yǐ fǎ
以法律为准绳,给以制裁或处治。
7、[绳索]shéng suǒ
粗的绳子。
8、[缆绳]lǎn shéng
许多股棕、麻、金属丝等拧成的粗绳。
9、[准绳]zhǔn shéng
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比喻衡量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或原则。
10、[麻绳]má shéng
麻制的绳子。
11、[红绳]hóng shéng
1.红色绳子。 2.犹红线。谓缔结婚姻。
12、[绳带]shéng dài
用麻绳做的带子。古代丧服所用。
13、[绳结]shéng jié
以绳打出的各式各样的“结”。
14、[井绳]jǐng shéng
从井里打水用的绳子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5、[头绳]tóu shéng
1.(~儿)用棉、毛、塑料等制成的细绳子,主要用来扎发髻或辫子。 2.毛线。
16、[草绳]cǎo shéng
草绳又叫稻草绳是一种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经过专用的草绳机加工而成的草制品。
17、[结绳]jié shéng
将两根绳子扎接起来(将绳子的两端连接在一起)
18、[绳梯]shéng tī
用绳做的梯子,在两根平行的绳子中间横向而等距离地拴上许多短的木棍。
19、[系绳]jì shéng
1.将动物系于桩上的绳子。 2.用来拴住动物使它只能在允许范围内活动或喂食的物件;好像系绳、系链那样使用的东西(如绳、缆)
20、[绳墨]shéng mò
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比喻规矩或法度:不中~。拘守~。见〖墨斗〗。
21、[纤绳]qiàn shéng
拉船用的绳子。
22、[火绳]huǒ shéng
用艾、蒿子等搓成的绳,燃烧发烟,用来驱除蚊虫,也可以引火。
23、[棕绳]zōng shéng
以棕毛搓制的绳索。
24、[套绳]tào shéng
1.牧民套牲口用的长绳,一端有一个活套。 2.带有钩子和套索钉的绳子,主要用于牵引炮车或把它系在前车上。
25、[纸绳]zhǐ shéng
纸绳就是将纸张切分成条形后经机械或人工搓捻成的绳状,是绳子的一个分支。
26、[躧绳]xǐ shéng
杂技名。在悬空的长绳上行走。
27、[绳祖]shéng zǔ
谓继承祖先业迹。语出《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 集传:“绳,继;武,迹。”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忍庵先生》:“惜此七尺,保此方寸,以为报国绳祖之本,庶能慰老人之怀。”参见“绳武”。
28、[纠绳]jiū shéng
亦作“糺绳”。督察纠正。
29、[中绳]zhòng shéng
1.符合墨线。 2.喻符合标准。 3.谓适度。
30、[讥绳]jī shéng
劝谏和纠正。
31、[绳枉]shéng wǎng
惩处邪曲之人。
32、[縚绳]tāo shéng
丝带子。南朝 陈 徐陵《<玉台新咏>序》:“方当开兹縹帙,散此縚绳,永对翫於书帷,长循环於纤手。”
33、[铁绳]tiě shéng
犹铁链。
34、[绳纠]shéng jiū
纠正过失。
35、[推绳]tuī shéng
审问处治。
36、[绳文]shéng wén
指上古时代用以记事的绳结。
37、[鼻绳]bí shéng
指拴在牛鼻上的绳子。
38、[绳律]shéng lǜ
规矩格律。
39、[繮绳]jiāng shéng
牵牲口的绳子。《西游记》第五三回:“孙大圣 前边引路,猪八戒 拢了繮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我心中无限焦燥,只得拉着繮绳步行一程,再骑一程。”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正说着,吴忠 赶上来了,从首长手里接去骡子的缰绳,就拉着下山。”
40、[履绳]lǚ shéng
谓践行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