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
拼音:zhuō
释义:1.握。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3.(Zhuō)姓。
组词
捉弄 捉拿 捕捉 捉虫 捉刀 守捉 捉笔 捉摸 捉迷藏 捉刀人 捉搦歌 捉事人 捉盲盲 捉襟见肘 贼喊捉贼 捕风捉影 不可捉摸 捉摸不定 瓮中捉鳖 捉刀代笔 捉鸡骂狗 捉贼捉赃拼音
zhuō笔顺
一 亅 ㇀ 丨 𠃍 一 丨 一 丿 ㇏左窄右宽。“扌”横画稍短,竖钩端正。“足”上框大小适中,竖对上框中心,撇短捺长。
同音字
拼音为zhuō的字 拼音为zhuo的字基础解释
1.握;抓:~笔。~襟见肘。 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活~。~拿。~贼。猫~老鼠。详细解释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捉,搤也。——《说文》
捉,持也。——《广雅》
伊便能捉杖打人。——《世说新语·方正》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左传》
孙权捉 预手,涕泣而别。——《三国志》
又如:捉发(手握头发);捉秤(拿秤,掌秤);捉手(握手);捉身(把握身体);捉船(撑船,划船);捉笔(执笔)
[到唐代引申出]捉拿,擒拿;追捕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杜甫《岁晏行》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不能行捉。——《聊斋志异·促织》
又
迅不可捉。
余捉蟋蟀。——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捉事人(捉拿罪犯的公人);捉生替死(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捉生(活捉敌人);捉取(擒拿;捕捉)
戏弄
张珙新来,受了别人家捉。—— 董解元《西厢》
又如:捉掐(捉弄);捉狭(捉弄);捉搦(戏弄)
捡,拾
若见女人一发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百喻经》
找,趁
当日权且欢天喜地,并无他说。明日捉个空,便一径到临安府前叫起屈来。——《京本通俗小说》
你瞧,太太们老在一起,哪有我捉空儿跟他说话的机会。——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又如:捉个空(找个空子);捉冷眼(趁人没看见);捉脉(堪舆家据地势,寻找所谓龙脉);捉空(趁空);捉破(抓出破绽)
控制
那小二不曾提防,捉脚不定,翻筋斗直跌出门外,磕碎脑后,鲜血直淌。——《醒世恒言》
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水浒全传》
又如:捉不住(控制不住);捉兵(提调军队);捉店(守护店铺)
相当于“把”、“将”
身边铜钱又无,吃了却捉什么还他?——《警世通言》
好得合头痴。向吾宅里坐,却捉主人欺。——《敦煌变文集》
〈动〉
〈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捉-中華語文大辭典捉ㄓㄨㄛzhuō1.握;拿。[例]~刀|~襟見肘。2.拘捕;抓住。[例]捕~|~拿|捕風~影|貓~老鼠。
捉-康熙字典捉
【卯集中】【手字部】 捉
★【唐韻】【集韻】【韻會】𠀤側角切,莊入聲。【說文】搤也。一曰握也。【廣韻】捉搦也。【前漢·王褒傳】周公躬吐捉之勞。【註】一飯三吐飡,一沐三捉髮。【蜀志·趙雲傳註】先主捉手而別。
◎又【增韻】捕也。【釋名】促也。使相促及也。
◎又【唐書·兵志】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uō
1、[捉住]zhuō zhù
暂未释义
2、[捉虫]zhuō chóng
捉虫一词源于英语BUG,BUG 其意思有虫子的意思,同时有缺点漏洞的意思,常用于形容电影电视节目的穿帮镜头,如为电影找错误称为捉虫。
3、[捉笔]zhuō bǐ
执笔。
4、[捕风捉影]bǔ fēng zhuō yǐng
也说望风捕影。《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通“影”),终不可得。”这本是汉成帝时光禄大夫谷永谏成帝不要相信鬼神,揭穿巫师骗局的话。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
5、[捕捉]bǔ zhuō
捉;抓:~害虫。~战机。
6、[捉弄]zhuō nòng
对人开玩笑,使为难:你别~人,我才不上你的当呢!
7、[捉摸]zhuō mō
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不定。难以~。
8、[活捉]huó zhuō
活活地抓住,多指在作战中抓住活的敌人。
9、[捉奸]zhuō jiān
捉拿正在通奸的人。
10、[捉拿]zhuō ná
捉(犯人):~凶手。~逃犯。
11、[捉刀]zhuō dāo
曹操叫崔琰(yǎn)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却持刀站立床头。接见完毕,叫人问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见于《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别人做文章叫捉刀。
12、[把捉]bǎ zhuō
把握;抓住(多用于抽象事物):~事物的本质。~文件的精神实质。
13、[捉龙]zhuō lóng
犹捉脉。
14、[拿捉]ná zhuō
捉拿。
15、[驱捉]qū zhuō
驱赶捉拿。
16、[捉对]zhuō duì
一个对一个;两两成对:~厮杀。
17、[捉翻]zhuō fān
绊倒抓住。
18、[捉空]zhuō kōng
趁空。
19、[捉脉]zhuō mài
指堪舆家据地势寻找所谓龙脉。
20、[捉发]zhuō fà
1.以手执发。谓急迫中无暇整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叔武 将沐,闻君至,喜,捉髮走去。” 2.喻为国求贤。三国 魏 应璩《荐和模笺》:“方今海内企踵,欣慕捉髮之德;山林投褐,思望旌弓之招。”晋 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岂方伊类,捉髮躬勤。”参见“握髮”。
21、[捉鼻]zhuō bí
1.掩鼻。不屑貌。 2.掩鼻。同“拥鼻”。
22、[吐捉]tǔ zhuō
吐哺捉发。
23、[捉兵]zhuō bīng
提调军队。
24、[捉勒]zhuō lè
中国画术语。专指花鸟画中以猛禽猎食为题材。如 南唐 郭乾暉 的《苍鹰捕狸图》,北宋 崔白 的《俊禽逐兔图》。
25、[捉裾]zhuō jū
1.犹牵衣。 2.提起袍子。谓动身,启行。
26、[捉狭]zhuō xiá
见“捉掐”。
27、[捉获]zhuō huò
抓住。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官军败于 建康 江 中,督将尚奏功云:‘其四太子几乎捉获,亦为之推赏。’”《元典章新集·刑部·偷官粮》:“大济仓捉获贼人 俞住子、熊神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在祖宗跟前,烧香禀告过,已经捉获奸夫,那祖宗才转悲为喜呢。”
28、[捉颤]zhuō chàn
发抖。
29、[捉破]zhuō pò
1.抓出破绽。 2.捉住。 3.查清。
30、[捉挐]zhuō ná
见“捉拿”。
31、[挽捉]wǎn zhuō
扶手,把手。
32、[嘎捉]gā zhuō
"对某人采取措施",这个措施通常是指比较阴险一点的.。
33、[捉身]zhuō shēn
把握身体。
34、[捉取]zhuō qǔ
擒拿;捕捉。
35、[根捉]gēn zhuō
犹追捕。根,通“跟”。
36、[捉驿]zhuō yì
唐 时受命主管邮递的人。
37、[捉船]zhuō chuán
1.撑船,划船。 2.扣押船只。
38、[摹捉]mó zhuō
捉摸;把握。
39、[捉店]zhuō diàn
守护店铺。
40、[擒捉]qín zhuō
捕捉;捉拿。
近义词
zhuō
1、[逮]dǎi
1、[逮]dài
捉;捕。只限口语单用,不用于合成词。
1.达到;及。2.捉拿。
2、[抓]zhuā
1.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一把~住。他~起帽子就往外走。 2.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痒痒。他手上被猫~破一块皮。 3.捉拿;捕捉:~土匪。老鹰~走了一只小鸡。 4.加强领导,特别着重(某方面):~重点。他分工~农业。 5.抢着做:三~两~就把工作~完了。 6.吸引(人注意):这个演员一出场就~住了观众。
3、[捕]bǔ
1.捉;逮:~鱼。~猎。~捉。追~。~到了凶手。 2.姓。
反义词
zhuō
1、[放]fàng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虎归山。把俘虏~回去。 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学。~工。 3.放纵:~任。~声高歌。~言高论。 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牛。~羊。 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逐。流~。 6.发出:~枪。~光。~冷箭。玉簪花~出阵阵的清香。 7.点燃:~火。~爆竹。 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债。~款。 9.扩展:~大。~宽。上衣的身长要~一寸。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