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jiě

释义:1.分开;剖开。2.分裂;涣散。3.打开;松开。4.融化。5.解除。6.解释;解答。7.理解;明白。8.排泄。9.数学名词。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10.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如。

组词

解冻 一知半解 解决 解放 解答 疑惑不解 迷惑不解 土崩瓦解 解释 误解

拼音

jiě

笔顺

丿 丿 𠃌 𠃌 丿 丿
左右等宽。“角”头部稍小;竖画居中,疏密均匀。“刀”取斜势;“牛”竖正而直。

同音字

拼音为jiě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

基础解释

1.分开。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3.解除。4.解释。5.了解;明白。6.解手。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 同本义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说文》

    鹿角解。——《吕氏春秋·仲夏》

    皆众理解也。——《汉书·贾谊传》

    解牛之时。——《庄子·养生主》

    所解数千。

    磔然已解。

    四肢解尽。——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解腕(断腕);解手刀(随身携带的小佩刀。又称解腕尖刀);解角(锯取鹿角);解破(解剖)

  3. 解体,离散

    解,散也。——《广雅》

    恐天下解也。——《汉书》

    又如:土崩瓦解;解札(裘毛败坏散落);解泽(散布恩泽);解落(散落分离);解续(分合);解窜(离散逃窜);解结(溃散)

  4. 分解,熔化

    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急解令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5. 解除,解围

    解燕国之围。——《战国策·燕策》

    颜太师以兵解。——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解厄(解除厄难);解厌(解除饥饿;充饥。厌:通“餍”,饱);解祟(解除祸害);解疗(除病);解秽(解除秽恶;除去秽气);解斋(解除斋戒)

  6. 解开

    闭约而无解。——《荀子·非十二子》

    解纲。——《仪礼·大射仪》

    解带为城。——《墨子·公输》

    解辫请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解其棕缚。——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解缆;解扣儿;解衣服;解铃系铃;解包裹;解绶(解去印绶,指辞去官职);解维(解缆,即下系船的绳索;开船)

  7. 解释,说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唐· 韩愈《师说》

    解其惑也。

    经吾婉解。——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解字(解说文字的结构和意义);解论(解说讨论);解喻(说明比喻);解梦(解说梦兆);解义(解释词义或文义)

  8. 晓悟;明白

    终不解矣。——唐· 韩愈《师说》

    惑之不解。

    又如:解悟(领会,觉悟);令人不解;通俗易解;解豁(弄明白;解开);解拆(分解;排解);解会(领会,理解);解人(通达言语、文辞意趣的人)

  9. 脱去;松开

    解衣以活友。——马中锡《中山狼传》

    解屦不敢当阶。——《礼记·曲礼上》。疏:“脱也。”

    又如:解褐(解下平民所穿的布衣,换上官服);解冠(脱帽);解巾(脱去隐居时所系的方巾,表示出去做官);解珥(脱去耳饰。古代妇女请罪的表示)

  10. 打开,开放

    严城解扉。——《后汉书·耿纯列传》

    又如:解帆(开船);解菜(解素。开荤)

  11. 排解,劝解,使和气 。

    如:解仇(化解怨仇);解纷(解除纷争、困境);解慰(劝解安慰);解状(解词。向官府报案后又申请取消此案的状纸)

  12. 解手,大小便 。

    如:大解;小解;解利(下痢,患痢疾)

  13. 缓解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14. 助动词。能,会,得

    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名〉

  1. 文体中的一种 。

    如:扬雄的《解嘲》,韩愈的《进学解》

  2.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

    如:求解

  3. 道家以为修道者死后魂魄脱离尸体而成仙,称为“尸解”

    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史记》

  4. 见解,见识

    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南史》

  5. 另见 jiè;xiè

〈动〉

  1. (词源见 jiě声解)

  2. 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解送。——《宋史·举志》

    又如:解元(明清科举时代,乡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称为解元);解首(同解元);解牌(登录乡试录取名单的一种文书);解荐(推荐选送);解头(解元);解榜(唐、宋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3. 押送财物或犯人

    押解了武松,出孟州衙门便行。——《水浒传》

    又如:押解(押送犯人);起解(犯人被押送);解官(将犯人押解到官府);解阙(将罪犯押解到朝廷)

  4. 典当,以物当钱 。

    如:解当(典当);解库(当铺);解钱(拿东西当钱);解帖(当票);解典库(又称解库,解铺,解当铺。即当铺,收取抵押品放债的店铺)

  5. 兑换[零钱]

    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水浒传》

  6. 另见 jiě;xiè

〈名〉

  1. 兽名

    角解豸终。——《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

    又如:解豸(传说中神兽名)

  2.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事私门而完解舍。——《韩非子》

    又如:解舍(官府,官舍)

  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 。

    如:卖解的;跑马卖解;解垢(诡诈之辞)

  4. 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王师军于汜,于 解。——《左传》

〈动〉

  1. 通“懈”。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解,缓也。——《易·杂卦传》注

    三日不解。——《礼记·杂记一》。注:“倦也。”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诗·大雅·生民》

    又如:解弛(懈怠松弛);解休(松懈;休息);解怠(松懈,懒情)

  2. 另见 jiě;ji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解解-汉语大词典

解解戟多貌。
●汉扬雄《太玄·干》:“次七,何戟解解遘,测曰:何戟解解,不容道也。”
范望注:“解解,戟多之貌。”

解-中華語文大辭典

解解1ㄐ丨ㄝˇjiě1.分割;剖開。[例]肢~∣~剖︱庖丁~牛。2.離散;分開。[例]~體︱土崩瓦~。3.消除;消融。[例]~職︱~凍︱排難~紛。4.排泄大小便。[例]~手∣大~︱小~。5.打開(捆著或繫著的東西);鬆開。[例]~衣扣∣~鞋帶∣~甲歸田。6.分析;解釋。[例]~說︱講~︱注~∣傳道授業~惑。7.明白;理解。[例]了~︱未~︱不求甚~。8.見識;看法。[例]見~。9.求代數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分析演算。10.數學上指代數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11.《易經》六十四卦之一。參見【六十四卦】。解解2ㄐ丨ㄝˋjiè1.押送(犯人或財物)。[例]押~︱起~︱~送。2.唐宋時,州縣地方將舉進士者推薦發送入京。解解3ㄒ丨ㄝˋxiè1.用於地名:(1)解池,湖名,在山西。(2)解州,地名,在山西。2.★雜技技藝;特指馬術技藝。[例]跑馬賣~。3.姓。解解4ㄐ丨ㄝˇjiěㄒ丨ㄝˋxiè武術的套路;借指武術。[例]使出渾身~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ě

1、[解冻]jiě dòng

1.冰冻的江河、土地融化:一到春天,江河都~了。拖拉机翻耕~的土地。两国关系开始~。 2.解除对资金等的冻结。

2、[解开]jiě kāi

〈动〉懂得;明白。

3、[解闷]jiě mèn

排除烦闷:闲着没事,看小说解解闷儿。

4、[解渴]jiě kě

消除渴的感觉:热天喝酸梅汤最~。喝杯茶解解渴。张老师的辅导课,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很~。

5、[难解难分]nán jiě nán fēn

见〖难分难解〗。

6、[解答]jiě dá

解释回答(问题):《几何习题~》。他无法~我提出的问题。

7、[解决]jiě jué

1.处理问题使有结果:~困难。~问题。~矛盾。 2.消灭(坏人):残余匪徒全给~了。

8、[解放]jiě fàng

1.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思想。~生产力。 2.推翻反动统治,在我国特指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前。~那年我才15岁。

9、[解除]jiě chú

去掉;消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

10、[了解]liǎo jiě

1.知道得清楚:只有眼睛向下,才能真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2.打听;调查:先去~情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去~一下。

11、[理解]lǐ jiě

懂;了解:互相~。加深~。~文件精神。你的意思我完全~。

12、[解释]jiě shì

1.分析阐明: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实验,这种自然现象才得到科学的~。 2.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词句。~误会。

13、[缓解]huǎn jiě

1.剧烈、紧张的程度有所减轻;缓和:病情~。展宽马路后,交通阻塞现象有了~。 2.使缓解:~市内交通拥堵状况。

14、[解析]jiě xī

讲解分析:深入~。

15、[讲解]jiǎng jiě

解释;解说:~员。他指着模型给大家~。

16、[化解]huà jiě

解除;消除:~矛盾。及时~金融风险。心中的疑虑难以~。

17、[分解]fēn jiě

1.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物理学上力的分解,数学上因式的分解等。 2.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如碳酸钙加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3.排解(纠纷);调解:难以~。让他替你们~~。 4.分化瓦解:做好各项工作,促使敌人内部~。 5.分辩;解释:不容他~,就把他拉走了。 6.解说(章回小说用语):且听下回~。

18、[调解]tiáo jiě

1.劝说双方解决纠纷。 2.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民事诉讼制度。

19、[破解]pò jiě

1.揭破;解开:~难题。~生命之谜。 2.迷信指用法术破除(灾难):~之术。

20、[解说]jiě shuō

解释说明:~词。讲解员给观众~这种机器的构造和性能。

21、[解毒]jiě dú

1.中和机体内有危害的物质。 2.中医指解除上火、发热等症状。

22、[误解]wù jiě

1.理解得不正确:我没这个意思,你~了。 2.不正确的理解:这是一种~。

23、[解题]jiě tí

求解问题;对所提问题作出解答。

24、[见解]jiàn jiě

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凡事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

25、[溶解]róng jiě

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的过程。如糖溶解于水成为均匀的糖水溶液的过程。

26、[详解]xiáng jiě

1.推断和解释。 2.详细注释。

27、[谅解]liàng jiě

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他很~你的苦衷。大家应当互相~,搞好关系。

28、[电解]diàn jiě

物质经电流作 用而分解的过程。通直流电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正 、负离子在两极同时发生化学反应。

29、[解禁]jiě jìn

解除禁令。

30、[不解]bù jiě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汉 枚乘《七发》:“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明 李贽《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柳青《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杀人。”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三国 魏 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唐 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筌 注《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经年不解,梦乌衣人教之,遂通其义。”余开选《狮子》:“‘你要干啥?’王天明 不解地问。” 5.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31、[解惑]jiě huò

解释疑难问题。

32、[解密]jiě mì

1.解除对某种事物(如文件、档案等)的保密规定,允许对外公布。 2.电子计算机操作中给加密过的信息除去密码,使其还原成加密前的状态,可以直接读取。

33、[图解]tú jiě

利用图形来分析问题,解释道理。

34、[解救]jiě jiù

使脱离危险或困难:~危难。~受灾的同胞。

35、[解剖]jiě pōu

1.为了研究人体或动植物体各器官的生理构造,用特制的刀、剪把人体或动植物体剖开。 2.比喻分析;剖析:严于~自己。

36、[和解]hé jiě

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双方~。

37、[解脱]jiě tuō

1.佛教用语,摆脱苦恼,得到自在。 2.摆脱:诸事纷扰,使他难以~。 3.开脱:为人~罪责。

38、[解散]jiě sàn

1.集合的人分散开:队伍~后,大家都在操场上休息喝水。 2.取消(团体或集会)。

39、[疏解]shū jiě

1.疏通调解:由于老师从中~,他俩才消除了误会。 2.疏通使缓解:调集车辆,增大运输能力,~客流。

40、[解码]jiě mǎ

用特定方法把数码还原成它所代表的内容或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它所表示的信息、数据等的过程。解码在无线电技术和通信等方面广泛应用。

jiè

1、[押解]yā jiè

1.押送犯人或俘虏。 2.旧时多指为官府押运公款或饷银。解(jiè)。

2、[递解]dì jiè

旧时指把犯人解往外地,由沿途官府派人递相押送。

3、[解元]jiè yuán

唐代诸州县送举子赴京应礼部试称解,州县试称解试,名居第一者称解元。宋代沿用此称。明清两代用以称乡试第一名。

4、[起解]qǐ jiè

旧指押送犯人。解(jiè):押送。

5、[解送]jiè sòng

押送(财物或犯人等)。

6、[解子]jiè zǐ

指解差。

7、[移解]yí jiè

把犯人从原关押的地方押送到另一个地方。

8、[解差]jiè chāi

旧时押送犯人的人。

9、[发解]fā jiè

唐朝应贡举的人,由所在的州县送到京城,称为发解。宋朝沿用此制。明、清时称乡试考中举人为发解。解(jiè)。

10、[解试]jiè shì

科举时代 唐 宋 州府举行的考试,即 明 清 的乡试。

11、[解款]jiè kuǎn

解送的款项。

12、[解放思想]jiè fàng sī xiǎng

冲破传统的束缚,把思想从旧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

xiè

1、[解数]xiè shù

指武术的套路或招势。也比喻本领、手段、办法等。

2、[解法]xiè fǎ

解答方法;通过数学演算或其他类似的推理而得出答案。

3、[解逅]xiè hòu

亦作“解后”。不期而遇。

4、[解趣]xiè qù

识趣;知道进退。

5、[卖解]mài xiè

旧时指以表演各种杂技挣钱谋生:~班子。跑马~。

6、[解豸]xiè zhì

神兽名。相传能辨曲直。

7、[解池]xiè chí

地名。以产盐著名。在 山西 西南部 运城 东南。

8、[解后]xiè hòu

见“解逅”。

近义词

反义词

jiě

1、[]jié

1、[]jiē

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4.凝聚;凝结。湖面~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你不理他不就~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7.姓。

长出。这种花~子儿不~?。园地里的南瓜、豆荚~得又大又多。

2、[]xì

2、[]jì

1.有联属关系的。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3.关联。4.联结,栓。5.牵挂。6.是。7.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8.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9.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如“~曰”。

结,扣。

3、[]zhā

3、[]zā

3、[]zhá

1.刺。2.驻、扎。3.钻:扎猛子。

1.捆,缠束。2.把儿,捆儿。

方言,勉强支持。

jiè

1、[]jié

1、[]jiē

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4.凝聚;凝结。湖面~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你不理他不就~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7.姓。

长出。这种花~子儿不~?。园地里的南瓜、豆荚~得又大又多。

2、[]xì

2、[]jì

1.有联属关系的。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3.关联。4.联结,栓。5.牵挂。6.是。7.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8.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9.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如“~曰”。

结,扣。

3、[]zhā

3、[]zā

3、[]zhá

1.刺。2.驻、扎。3.钻:扎猛子。

1.捆,缠束。2.把儿,捆儿。

方言,勉强支持。

xiè

1、[]jié

1、[]jiē

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4.凝聚;凝结。湖面~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你不理他不就~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7.姓。

长出。这种花~子儿不~?。园地里的南瓜、豆荚~得又大又多。

2、[]xì

2、[]jì

1.有联属关系的。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3.关联。4.联结,栓。5.牵挂。6.是。7.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8.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9.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如“~曰”。

结,扣。

3、[]zhā

3、[]zā

3、[]zhá

1.刺。2.驻、扎。3.钻:扎猛子。

1.捆,缠束。2.把儿,捆儿。

方言,勉强支持。

相关字词

解的反义词 解的近义词 解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解能组什么词
  • 解能组什么词语
  • 解可以组什么词
  • 解可以组什么词语
  • 解字可以组什么词
  • 解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解字能组什么词
  • 解字能组什么词语
  • 解字开头的成语
  • 解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