肸
拼音:xī
释义:1.用于人名。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2.〈书〉声音振起或传播。
组词
肸向 侨肸 呹肸 肸蠁 振肸 佛肸 肸饰 肸响拼音
xī笔顺
丿 𠃌 一 一 丿 ㇏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多用于人名,如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肸肸-中華語文大辭典肸肸肸肸ㄒ丨ˋ ㄒ丨ˋxìxìㄒ丨 ㄒ丨xīxī〈書〉擬聲詞。笑聲。[例]婆娑林端月,為我良久出。洗杯問勞苦,天女笑~(《元詩選‧初集‧戴表元詩》)。
肸肸-汉语大词典肸肸象声词。笑声。
●元戴表元《八月十六张园玩月得一字》诗:“婆娑林端月,为我良久出;洗杯问劳苦,天女笑肸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ī
1、[肸向]xī xiàng
同“肸蠁”。《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类阿那以羸形,欻奋衅而桓桓。及其逸游肸嚮,乍正乍邪。”唐 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肸嚮精气通,纷纶潜怪作。”
2、[肸肸]xī xī
象声词。笑声。
3、[振肸]zhèn xī
奋发貌。
4、[呹肸]yì xī
见“呹肹”。
5、[侨肸]qiáo xī
指 春秋 郑 大夫 公孙侨(子产)和 晋 大夫 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
6、[佛肸]bì xī
人名。春秋 末年 晋 大夫 范氏、中行氏 的家臣,为 中牟 的县宰。《论语·阳货》:“佛肸 召,子欲往。子路 曰:‘昔者 由 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 以 中牟 畔,子之往也,如之何?’”朱熹 集注:“佛,音弼。”
7、[肸响]xī xiǎng
散布,传播。也作肸蚃。
8、[肸饰]xī shì
犹言整饬装饰。
9、[肸蠁]xī xiǎng
1.亦作“肹蠁”。散布;弥漫。多指声响、气体的传播。 2.引申为联绵不绝。 3.比喻灵感通微。 4.犹缥缈,隐约。
10、[肸蝢]xī xié
即 月氏,古代 西域 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