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kuò

释义:1.捆扎;捆束。2.包容;包括。3.(对部分文字)加上括号。

组词

包括 概括 囊括 括号 括约肌 括弧 总括 隐括 搜括 简括

拼音

kuò

笔顺

丿 𠃍
左窄右宽。“扌”横宜短,竖钩端正。“舌”上撇短小,横画稍长;“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kuò的字 拼音为kuo的字

基础解释

1.扎;束。2.包括。3.对部分文字加上括号。4.姓。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本义:结,扎束)

  2.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3. 引申为约束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4. 阻滞;闭塞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5. 包容,包括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6. 搜求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7. 征购 。

    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8. 征集 。

    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9. 汇集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名〉

  1. 箭的末端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1. 括 [kuò]

括 [kuò]

〈动〉

  1. (形声。本义:结,扎束)

  2.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3. 引申为约束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4. 阻滞;闭塞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5. 包容,包括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6. 搜求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7. 征购 。

    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8. 征集 。

    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9. 汇集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名〉

  1. 箭的末端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括-中華語文大辭典

括1ㄍㄨㄚɡuāㄎㄨㄛˋkuò1.包含;把各方面合在一起。[例]包~|簡~|概~|總~。2.蒐集;搜求。[例]~求|搜~。3.箭矢的末端。[例]箭~。4.對部分文句加括號。[例]把這段文字~起來。5.〈書〉捆;束。[例]~髮裸身,齊鳴冤苦(《聊齋志異‧卷十‧胭脂》)。6.★姓。括2ㄎㄨㄛˋkuò參見【括約肌】。

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括 kuò
① 动捆束;结扎。《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囊口,肩举驴上。” ② 动包括;包容。《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四海之意。” ③ 动搜求;网罗。《北史·孙搴传》:“时大~人为军士。” ④ 名箭尾;箭的末端。《列子·仲尼》:“言善射者能令后镞中前~,发发相及,矢矢相属。” ⑤ 动聚;会集。《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uò

1、[包括]bāo kuò

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语文教学应该~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我说“大家”,自然~你在内。

2、[总括]zǒng kuò

把各方面合在一起:~起来说。对各方面的情况加以~。

3、[括发]kuò fā

1.束发。指服丧。 2.束发。指受刑。

4、[括号]kuò hào

1.三种,分别叫做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或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中括号用在小括号的外层,大括号用在中括号的外层,运算时先从小括号内的式子算起。 2.)、方头括号(【】)等几种,主要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5、[囊括四海]náng kuò sì hǎi

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6、[概括]gài kuò

1.总括:大家提了不少意见,但~起来就是两条。 2.简单扼要:~地讲讲故事情节。 3.把对一类事物中的某些事物所具有的 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推广到对整个这一类事物的认识,从而形成关于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的过程和方法。与“抽象”相对。

7、[囊括]náng kuò

把全部包罗在内:~四海(指封建君主统一全国)。这个队~了田赛的全部冠军。

8、[括弧]kuò hú

1.小括号。参看〖括号〗 2.括号

9、[统括]tǒng kuò

总括。《魏书·封轨传》:“封 生之於经义,非但章句可奇,其标明纲格,统括大归,吾所弗如者多矣。”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凡某之所谓格物,其於 朱子 九条之説,皆包罗统括於其中。”冯自由《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故从甲午冬至乙巳六月之十年间,可以统括称之曰兴中会革命时期。”

10、[简括]jiǎn kuò

简单而概括:~的总结。把意见~地谈一下。

11、[搜括]sōu kuò

搜刮。

12、[括羽]kuò yǔ

箭末羽毛。亦喻修学益智,增进才力。括,通“栝”。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 曰:‘南山 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 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南朝 梁简文帝《徵君何先生墓志》:“括羽儒囿,舟舆席珍。”南朝 梁 刘孝溉《仪贤堂监策秀才》诗:“硕学类括羽,奇文若锦繢。”《北史·儒林传序》:“贵游之辈,饰以明经,可谓 稽山 竹箭,加之括羽,俯拾青紫,断可知焉。”

13、[浑括]hún kuò

概括。

14、[苞括]bāo kuò

包举;包括。苞,通“包”。

15、[拘括]jū kuò

搜括;搜捕。

16、[括集]kuò jí

征集。《金史·郦琼传》:“未几告归,括集义军七百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四年》:“臣等颇闻舆议,皆言 河 南百姓不同被边之民,素习农桑,罔知战鬭,遽兹括集,或虑人情动摇。”

17、[五括]wǔ kuò

星名。《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数年在西也。”梁启雄 解:“尹 曰:五括,即五车。《天官书》:‘楼库有五车。’”参见“五车”。

18、[括厉]kuò lì

聒噪。括,通“聒”。

19、[括蒌]kuò lóu

见“括楼”。

20、[括总]kuò zǒng

会集在一起;总括。

21、[笼括]lóng kuò

犹囊括,包举。《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唐 徐彦 疏:“始皇 据 秦 藉灭 周 之资而殄六国,项羽 因 胡亥 之虐而笼括天下,皆非受命之帝。”

22、[括挠]kuò náo

聒扰。多用为受款待后表示谢意的谦词。括,通“聒”。

23、[捡括]jiǎn kuò

1.法度。 2.稽查。 3.搜括。

24、[肃括]sù kuò

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用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

25、[该括]gāi kuò

包罗;概括。

26、[括囊]kuò náng

1.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2.犹囊括。包罗。

27、[括取]kuò qǔ

搜括,掠夺。

28、[铨括]quán kuò

谓选拔和统领官吏。

29、[括地]kuò dì

1.包容大地。晋 陆机《移书太常荐同郡张赡》:“太清闢宇,四门启籥;玄纲括地,天网广罗。”南朝 梁 陶弘景《解官表》:“尧 风冲天,潁阳 振饮 河 之谈;汉 德括地,商 阴峻餐芝之气。”唐 王勃《灵瑞寺浮图碑》:“神州括地,寰中分五岳之图;巨壑浮天,海上擢三山之秀。”韩瀚《山河曲》:“若无括地胸怀,回天膂力,怎敢向人天宣战!” 2.犹括田。《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太史院使 齐履谦 之 江西 福建 宣抚,黜罢官吏之贪污者四百餘人,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参见“括田”。 3.震地;动地。括,通“聒”。隋 何妥《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钧天动丝竹,括地响錞鉦。”《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只见振天锣鼓响,括地喊声鸣。”

30、[括帖]kuò tiē

犹帖括。

31、[括户]kuò hù

登记户口。

32、[括买]kuò mǎi

征购;搜购。《宋史·兵志十二》:“军兴,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曰括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今行在之马不满五千,可披带者无几,权时之宜,非括买不可。”

33、[括比]kuò bǐ

查编户籍。

34、[括访]kuò fǎng

搜求;访求。

35、[括刷]kuò shuā

搜括。

36、[勾括]gōu kuò

犹搜括。

37、[纂括]zuǎn kuò

编集概括。

38、[套括]tào kuò

谓一定的模式、框框。

39、[精括]jīng kuò

见“精刮”。

40、[钤括]qián kuò

谓搜集整理。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括的反义词 括的近义词 括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括能组什么词
  • 括能组什么词语
  • 括可以组什么词
  • 括可以组什么词语
  • 括字可以组什么词
  • 括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括字能组什么词
  • 括字能组什么词语
  • 括字开头的成语
  • 括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