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ā

释义:1.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符号作为凭信。2.作为凭信在公文、契约上签的名字或画的符号。3.抵押;典当。4.拘禁;关押。5.跟随着照料或看管。6.协韵。7.赌博。

组词

关押 质押 押韵 抵押 押金 押尾 押解 羁押 押运 押宝 画押

拼音

笔顺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yā的字 拼音为ya的字

基础解释

1.把财物交给对方作为保证:抵~。~租。~金。~了五百元钱。 2.暂时把人关起来,不准自由行动:拘~。看~。关~。犯罪嫌疑人被~起来了。 3.跟随着照料或看管:~车。~运。~送。 4.姓。 5.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符号,作为凭信:~尾。 6.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所画的符号:花~。画~。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甲声。本义:签署,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以做凭信)

  2. 同本义

    随即押一纸公文。——《水浒全传》

    又如:押了花字(押花);押合同(签订合同);押榜(在官府文告上签字);押敕(签署诏令);押文字(签字);押字(签字);押署(签名;画押)

  3. 抵押,典当

    暂且押四百两银子。——《红楼梦》

    又如:押月(租赁房屋时先付给房东两个月租金,其中一个月的租金作为预付);押地(旧时作为抵押品的田地);押款(商业用语。以货物或有价证券等做抵押向银行或钱庄借款);押期(抵押期限);押价(典当或抵押的价格);押保(押出交保)

  4. 拘禁,关押 。

    如:押番(专司捕盗衙役);押司(宋时协助地方官办理案牍、官司等事的属吏);拘押(拘禁;关押)

  5. 押送

    押正旦带枷上。——《窦娥冤》

    又如:押水(水路运输的押运人);押发(押送)

  6. 下注 。

    如:押注(押上赌注);押宝(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7. 陪伴 。

    如:押燕(押宴);押伴(陪伴客使);押宴(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8. 执掌

    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新唐书·百官志》

    又如:押寨夫人(压寨夫人);押班(百官朝会时位在班列之首的官员)

  9. 通“压”。挤压

    初生子,便以石押其头使扁。——《晋书·东夷·辰韩传》

〈名〉

  1. 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符号 。

    如:阿Q画了押就给毙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押-中華語文大辭典

押丨ㄚyā1.抵借財物,作為保證。[例]典~|質~|房子被銀行~著不能賣。2.拘留。[例]收~|羈~。3.跟隨看顧、監管。[例]~送|~運|~車。4.為使詩詞歌賦、韻文等音調和諧優美的遣字方式。也作「壓」。[例]~韻。5.下賭注。[例]~寶。6.擱置。[例]辭呈還~在主管手裡。7.在公文或契約上簽名或註記,作為憑信。[例]畫~|簽~。8.★姓。

押-中華大字典

1、押讀音:乙甲切,音壓,洽韻。釋文:
❶署也。从手。甲聲。見《韻會》引《說文》。
 〔按韻會又引鍇曰。今人言文字~署是也。歐陽修云。俗以草書名爲~字。今猶云畫~〕。
❷詩賦用韻曰押。《韻會》:用韻曰~。言~者壓也。
❸按也。《唐書百官志》:中書省舍人以六員分~尙書六曹。
❹拘率也。《唐書百官志》:朝會。監察御史二人~班。
❺拘留也。今犯罪拘畱謂之~。
❻典質也。今俗以衣物典質謂之~。
❼簾額也。《徐陵文》:珠簾以玳瑁爲~。
❽~衙。官名。唐武臣衙官。
❾~不盧。花名也。《淸異錄》:塞上草花。有名~不盧者。可以返魂。
❿通壓。《晉書弁韓傳》:弁韓人初生子。便以石~其頭使扁。
2、押讀音:古狎切,音甲,洽韻。釋文:
❶檢束也。《性理大全》:使之有以檢~。相率而趨於善。
❷輔也。見《廣雅釋詁》。《疏證》:孟子公孫丑篇。相與輔相之。丁公著本相作~。音甲。
❸~籬。壁也。見《廣韻》。
3、押讀音:轄甲切,音狎,洽韻。釋文:
❶隱括也。《漢書揚雄傳》:蠢迪檢~。
❷通狎。《漢書息夫躬傳》:羽檄重迹而~至。
 〔注〕:言相因而至也。音狎習之狎。
❸通柙。《仲長統昌言》:拱~天人。
 〔注〕:拱、執也。~、檻也。
4、甲讀音:古狎切,音鉀,洽韻。釋文:
❶東方之孟。陽气萌動。从木戴孚~之象。大一經曰。人頭宜爲~。見《說文甲部》。《段注》:史記歷書曰。~者。言萬物剖符~而出也。月令曰。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孚者、卵孚也。孚甲、猶今言㲉也。凡艸木初生。或戴穜於顚。或先見其葉。故其字像之。下像木之有莖。上像孚~下覆也。
 〔按陽氣萌動者。十幹以~丙戊庚壬爲陽。徐鍇曰。~在東北。~子、陽氣所起也。朱駿聲云。十幹皆託名幖識字。非本義。存參〕。
❷十干之一。《爾雅釋天》:太歲在~曰閼逢。
 〔又〕:月在~曰畢。
❸皮曰~。見《易解鄭注》。
❹鎧也。《書說命》:惟~胄起戎。
 〔按朱駿聲云。~象戴~於首之形。周禮夏官司~。次於弁師之下。知古先有護首之~。後製護身之~。因復名~爲胄。易說卦傳。離爲~胄。禮記曲禮。獻~者執胄。乃兼言護身者。考工。雨人爲~。晉語。殪以爲大~。乃專言護身者。因又命~胄之民爲~。左成元年。作邱~。公羊閔二年傳。桓公使高子將南陽之~。齊語。齊國寡~兵。秦策。秦下~而攻趙。注。兵也。漢書五行志。~、兵象也〕。
❺仁也。《太玄斷》:庚斷~。
❻狎也。見《爾雅釋詁》。
 〔注〕:謂習狎。
 〔按詩芄蘭。能不我~。傳。~、狎也。段玉裁云。~爲狎之叚借字〕。
❼押也。見《廣雅釋言》。
 〔按本書。押、輔也。萬物初出。有孚~以自輔。故云押〕。
❽闔也。與胷脅背相會闔也。見《釋名釋形體》。
❾言第一也。《文選張衡賦》:北闕~第。
 〔按漢書貨殖傳。秦楊以田農而~一州。注。以田地過限。從此而富爲州中第一也。義同〕。
❿始也。《書多方》:因~于內亂。
 〔注〕:言夏桀虐民以增亂其國。始于內嬖也。
⓫創制之令也。《易蠱》:先甲三日。
 〔按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著令~稱其忠焉。漢書韓彭英盧吳傳贊作~令。注。~者、令篇之次也。賈子等齊。天子之言曰令。令~令乙是也。漢世稱令~令乙。猶今之法令。分第一章第二章〕。
⓬鱗~也。《山海經中山經》:依軲之山。有獸焉。虎爪而有~。
 〔按吳都賦。葺鱗縷~。注。~、謂龜~也〕。
⓭爪~也。《管子四時》:陰生金與~。
 〔注〕:陰氣凝結堅實。故生金爲爪~。
 〔按今人猶稱指爪曰指~〕。
⓮官名。《周禮夏官序官》:司~。
 〔疏〕:司~。兵戈盾官之長者。
⓯國名。《左昭十六年傳》:賂以~父之鼎。
 〔注〕:~父。古國名。高平昌邑縣東南有~父亭。
⓰~乙。謂相次也。見《後漢馬融傳注》。
 〔按今言分別等第曰評定~乙。本此〕。
⓱~科。漢時太學生之列高第者。《漢書儒林傳》:平帝時。歲課~科四十人爲郞中。
⓲~庫。唐時藏奏鈔之地也。《舊唐書職官志》:門下省有~庫令史七人。
⓳~帳。殿也。《漢書西域傳贊》:興造~乙之帳。
⓴保~。宋代所行新法之一。《宋史王安石傳》:保~之法。籍鄕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爲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敎之戰陣。
 〔按文獻通考兵考云。安石欲變募兵而行保~。又安石對神宗曰。世人習見募兵。而不見民兵之事。故一聞此議。則不能無駭。然募兵之法不變。乃實可憂也。據此知安石之行保~。蓋懲募兵之弊。而欲以民兵代之〕。
㉑顏~。謂顏厚也。《開元遺事》:進士王光遠。干索豪權。遭笞辱。不知恥。時人謂慙顏厚於千重鐵~。
㉒汗襦。自關而東謂之~襦。見《方言》。
 〔按今吳俗呼馬~。浙東人亦曰背襌。說文。襦、短衣也。釋名。汗衣或曰鄙袒。言羞鄙於袒而衣此耳。廣雅。防汗謂之鞈。馬鞈也。一名弇汗。~鞈同音。背襌、鄙袒。一聲之轉〕。
㉓指~。花名。《北戶錄》:指~花。細白。絕芳香。番人重之。
㉔定~。鳥名。《方言》:䳚鴠。周魏齊宋楚之閒謂之定~。
㉕穿山~。卽鱗鯉也。《正字通》:鯪鯉四足如獺。居穴中。尾大能穿穴過墉。一說。鱗鯉皮曰穿山~。以身有鱗~。故名。
㉖赤~。山名。〔杜甫詩〕:小居赤~遷居新。
 〔注〕:赤~山高。不生草木。土皆赤色。望之如人袒胛。在夔州。
㉗通狎。《書多方》:因~于內亂。《正義》:鄭王皆以爲狎。
 〔按詩芄蘭。能不我~。韓詩作能不我狎。郝懿行云。毛用叚借字。韓用本字也〕。
㉘姓也。《莊子庚桑楚》:昭景也。著戴也。~氏也。著封也。《釋文》:一說云。昭、景、~、三者。皆楚同宗也。
 〔按春秋有~石甫。鄭大夫。明有~聰。宣德中序班〕。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关押]guān yā

把罪犯或犯罪嫌疑人关起来,限制行动自由:~犯人。

2、[看押]kān yā

临时拘押:~俘虏。把犯罪嫌疑人~起来。

3、[押送]yā sòng

1.拘送犯人或俘虏。 2.跟随被装运的货物,沿途负责照料或看管。

4、[押金]yā jīn

为取得土地、房屋或其他财物的使用权所交的保证金。

5、[画押]huà yā

旧时在公文、契约或供词上画花押或写“押”字、“十”字,表示认可:签字~。

6、[签押]qiān yā

旧时在文书上签名或画记号,表示负责。

7、[拘押]jū yā

拘禁。

8、[抵押]dǐ yā

债务人或第三人在 不转移其财产占有的情况下,将该财产作为债权担保的物权制度。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 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得到优先受偿。

9、[质押]zhì yā

也叫质权。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得到优先受偿的权利。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可以设定权利质押的有汇票、支票、股票、存款单、提单、仓单等。

10、[扣押]kòu yā

拘留;扣留:~人质。~赃物。

11、[押运]yā yùn

运输货物时随同看管:~救灾物资。

12、[押注]yā zhù

押上赌注。

13、[羁押]jī yā

1.拘押;关押。 2.法律上指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把尚未判决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关押在看守所或其他规定场所,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执行强制措施的方法。被拘留、逮捕的人羁押在看守所。

14、[押题]yā tí

考试前猜测可能要考的试题并做重点准备。也作压题。

15、[押解]yā jiè

1.押送犯人或俘虏。 2.旧时多指为官府押运公款或饷银。解(jiè)。

16、[在押]zài yā

(犯人或犯罪嫌疑人)在羁押监禁中。

17、[押宝]yā bǎo

同“压宝”。

18、[押韵]yā yùn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19、[押款]yā kuǎn

1.用货物、房地产或有价证券等做抵押向银行或钱庄借款。 2.指用抵押的方式所借得的款项。 3.指预付的款项。

20、[押车]yā chē

随车看管(物品等)。

21、[收押]shōu yā

拘留:~候审。

22、[密押]mì yā

它是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在发送电报时,由发电行在电文中加注密码,以证明电报的真实性。

23、[押花]yā huā

押字。因用草书,其形体稍花,故称。

24、[花押]huā yā

旧时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画~。

25、[典押]diǎn yā

旧时一方把土 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按议定年限还款,收回原物,否则即成绝卖。

26、[押尾]yā wěi

在文书、契约的末尾画押。

27、[监押]jiān yā

1.监禁;关押:~罪犯。 2.押解:法警~犯罪嫌疑人去受审。

28、[押号]yā hào

押字;签字。

29、[元押]yuán yā

亦作“元戳”。指 元 代的“花押印”。“花押印”系镌刻花写姓名的印章,始于 宋。一般没有外框,签押得使人不易摹仿,作为取信的凭记。

30、[押署]yā shǔ

签名;画押。

31、[佥押]qiān yā

1.在文书上签名画押表示负责。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有合僉押的文书,拏来我僉押。”《西游记》第五四回:“请女王写个手字花押,僉押了交付与我们。”《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当日晚算了帐目,把文簿呈 张员外,今日卖几文,买几文,人尚欠几文,都僉押了。” 2.指官府处理公务。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除夕,官府封印,不復僉押,至新正三日始开。”

32、[押差]yā chāi

1.担负押送任务。 2.担负押送任务的人。

33、[贋押]yàn yā

假冒的签押。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杨和王相字》:“司帑老于事王者,持券熟视久之,曰:‘尔何人?乃敢作我王贋押来脱吾钱!吾当执汝诣有司。’”

34、[押春]yā chūn

旧时 华中 一带称农民佃田时预付给地主的押金。

35、[结押]jié yā

结印是一种祈福方法。

36、[署押]shǔ yā

在文书上签名,押字。

37、[检押]jiǎn yā

见“检柙”。

38、[押板]yā bǎn

押租。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朱暮堂 伸出了贪婪的手,先摘了 汤富海 的田,又扣了他的押板,全年的收成全逼了去,变卖了一点可怜的家产还他还不够。”

39、[押伴]yā bàn

1.陪伴客使。 2.压抑,羁绊。

40、[押队]yā duì

同“压队”。

近义词

反义词

1、[]shú

1.用钱财换回抵押品:~回。 2.用行动抵消、弥补罪过:将功~罪。

相关字词

押的反义词 押的近义词 押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押能组什么词
  • 押能组什么词语
  • 押可以组什么词
  • 押可以组什么词语
  • 押字可以组什么词
  • 押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押字能组什么词
  • 押字能组什么词语
  • 押字开头的成语
  • 押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