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
拼音:suō
释义:1.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2.蓑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为长针形,全草做造纸、人造棉和人造丝的原料,或编制草鞋、蓑衣等。也叫龙须草。
组词
蓑衣 蓑草 蓑笠 蓑翁 披蓑 雪蓑 短蓑 牛蓑 渔蓑 蓑衣裙 雨笠烟蓑 笠冠蓑袂 绿蓑青笠 披蓑戴笠 烟蓑雨笠 雨蓑烟笠拼音
suō笔顺
一 丨 丨 丶 一 丨 𠃍 一 一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uō的字 拼音为suo的字基础解释
蓑衣, 用草或棕等编成的雨衣。详细解释
(象形。从艸,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被蓑以当铠鑐。——《管子·禁藏》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用草覆盖;掩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蓑蓑-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蓑蓑】sāisāi 下垂貌。张衡《南都赋》:“布绿叶之萋萋,敷华蕊之~。”
蓑蓑-辞源3【蓑₂蓑₂】下垂貌。文選 漢 張平子(衡)南都賦:“布綠葉之萋萋,敷華蘂之蓑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ō
1、[蓑衣]suō yī
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2、[蓑翁]suō wēng
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3、[牛蓑]niú suō
牛衣。泛指蓑衣。
4、[寒蓑]hán suō
蓑衣。因用蔽雨雪,故称。
5、[雪蓑]xuě suō
御雪的蓑衣。
6、[短蓑]duǎn suō
雨具,短蓑衣。
7、[笠蓑]lì suō
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
8、[蓑草]suō cǎo
方言。即龙须草。也叫蓑衣草。
9、[耕蓑]gēng suō
农夫的蓑衣。
10、[苫蓑]shān suō
茅草所编用以遮雨的覆盖物。
11、[渔蓑]yú suō
亦作“渔簔”。渔人的蓑衣。
12、[蓑蓑]suō suō
1.下垂貌。 2.茂盛貌。
13、[雨蓑烟笠]yǔ suō yān lì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14、[蓑笠纶竿]suō lì lún gān
形容鱼翁钓鱼的样子。也比喻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
15、[烟蓑雨笠]yān suō yǔ lì
1.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 2.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16、[披蓑戴笠]pī suō dài lì
蓑:雨具名。即蓑衣。笠:斗笠。披着蓑衣带着斗笠。
17、[笠冠蓑袂]lì guān suō mèi
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
18、[绿蓑青笠]lǜ suō qīng lì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