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拼音:sōu
释义:1.寻求;找出。2.搜索;搜查。
组词
搜索 搜索枯肠 搜集 搜寻 搜罗 搜刮 搜查 搜身 搜捕 搜求拼音
sōu笔顺
一 亅 ㇀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 丨 ㇇ ㇏左窄右宽。“扌”横画宜短,竖画端正。“叟”框形上宽下窄,中间两横断开、平齐,竖画直正,居中,下部撇捺交叉点对准上竖。
同音字
拼音为sōu的字 拼音为sou的字基础解释
1.寻找:~集。~罗。~求。 2.搜查:~身。~腰。~捕。什么也没~着。详细解释
聚集 。
如:搜斥(广为积聚)
搜索;搜查
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方言二》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秋水》
又如:搜弊(搜查弊端,弄清欺诈行为);搜猜(搜查,搜寻);搜筒(搜检,搜查);搜看(搜索检查,搜查);搜阅(搜查,查看);搜山煮海(严密搜查各个角落);搜伏(搜索隐伏之敌);搜刷(搜索)
从事搜劫和掠夺 。
如:遍搜她的书桌,拼命地寻找书写的材料
寻求
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 汉魏至于 齐梁,并加搜采。——《梁书·孔休源传》
又如:搜剔(搜寻,寻找);搜遗(寻找、检查遗漏之处);搜须捉虱(竭力搜寻);搜刷(搜捕,清查);搜才(寻求贤才);搜句(寻求佳句);搜抉(搜求选择);搜吟(寻觅诗句);搜拔(寻求选拔);搜奇;搜采
检查,检点
不肯搜自己狂为,只待要觅别人破绽。——《西厢记》
选择
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世说新语》
挖,掏
着这逼绰刀子搜开这墙阿,磕掉我靠倒这墙。——《珠砂担》
打猎
春振旅以搜。——《汉书》
消除,清除。通“埽”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搜搜-汉语大词典搜搜(I)1.清冷貌。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强人不管他说……左手捽住张协头稍,右手扯住一把光霍霍冷搜搜鼠尾样刀。”
2.象声词。形容迅疾之声。
●《西游记》第六一回:“胡乱嚷,苦相求,三般兵刃响搜搜。”
搜搜(II)动貌。
●《庄子·寓言》:“搜搜也,奚稍问也?”陆德明释文:“搜,本又作叟……又音萧。向云:动貌。”
●成玄英疏:“叟叟,无心运动之貌。”
搜搜ㄙㄡsōu1.尋找。[例]~尋|~羅。2.仔細檢查;搜索。[例]~身|~捕|從身上~出一把手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ōu
1、[搜索]sōu suǒ
1.军事上指为查明某一地域、海域、空域的可疑情况而以适当兵力进行的搜查活动。 2.仔细查找(暗中活动的人或隐藏起来的东西)。
2、[搜集]sōu jí
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意见。~革命文物。
3、[搜寻]sōu xún
到处寻找:~证据。~失踪的人。
4、[搜查]sōu chá
1.搜索检查。 2.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和可能隐藏犯罪嫌疑人或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及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索、检查的活动。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5、[搜捕]sōu bǔ
搜查与案件有关的地方并逮捕有关的人:~逃犯。
6、[搜肠刮肚]sōu cháng guā dù
形容费尽心思:他~地想办法,也想不出好点子来。
7、[搜身]sōu shēn
搜查身上有无夹带。
8、[搜罗]sōu luó
到处寻找(人或事物)并聚集在一起:~人才。~史料。
9、[搜搜]sōu sōu
1.清冷貌。 2.象声词。形容迅疾之声。 3.动貌。
10、[搜刮]sōu guā
用各种方法掠夺(人民的财物):贪官污吏~民脂民膏。
11、[搜才]sōu cái
寻求贤才。
12、[搜藏]sōu cáng
将一些东西收集并保存起来。
13、[搜求]sōu qiú
搜寻;寻求:~孤本秘籍。
14、[搜检]sōu jiǎn
搜索检查。
15、[搜剿]sōu jiǎo
搜索剿灭:~残敌。
16、[搜购]sōu gòu
暂未释义
17、[搜访]sōu fǎng
寻访;访求。《晋书·山涛传》:“涛 甄拔屈隐,搜访贤才,旌命三十餘人,皆显命当时。”唐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有詔:‘齐 氏故事,布在流俗,闻见既多,可自搜访也。’”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张宜刘升道》:“余喜搜访乡里旧事,曩有《钓游丛话》之辑,因细碎不能成卷,置之篋中。”徐迟《火中的凤凰·劫馀一》:“﹝ 郑振铎 ﹞年将四十,别无嗜好,就好搜访书籍。”
18、[搜括]sōu kuò
搜刮。
19、[搜噶]sōu gá
日语中“そっか”或“そうか”的音译。是“原来如此”、“这样啊”的意思。
20、[搜剔]sōu tī
1.搜寻。 2.挑剔;检查。 3.搜刮掠夺。
21、[讨搜]tǎo sōu
探寻搜集。
22、[搜整]sōu zhěng
搜集整理。
23、[邹搜]zōu sōu
1.形容容貌难看。明 董斯张《吹景集》卷十:“貌不颺曰邹搜。大慧禪师 自讚其像云:‘邹搜敛似天蒸枣。’” 2.犹言过分。《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充军三娘剪发生少主》:“男如 潘岳,女生 越 艳,媒人口一似蜜舌头…… 王嫂、李婆,説得两个太邹搜。”《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这三箇福气邹搜,内中两箇潜龙帝,一箇是诸侯。”
24、[搜裒]sōu póu
聚集。
25、[搜拏]sōu ná
犹搜捕。
26、[搜畋]sōu tián
狩猎。
27、[搜贤]sōu xián
访求贤才。
28、[春搜]chūn sōu
帝王春季的射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杜预 注:“蒐,索,择取不孕者。”唐 杜甫《冬狩行》:“春蒐冬狩侯得用,使君五马一马驄。”清 吴伟业《南苑应制》诗:“熊舘发云旌,春蒐告礼成。”
29、[搅搜]jiǎo sōu
1.象声词。 2.翻覆搜求。
30、[搜山]sōu shān
1.进入山中搜索。 2.谓盗匪在山中寻求抢劫对象。
31、[罗搜]luó sōu
到处搜索。
32、[搜刷]sōu shuā
1.搜索。《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五八年忽必烈圣旨》:“这般断了,也恐别人搜刷不尽,却教 张真人 自行差人各处追取上件经文板木,限两个月赴 燕京 聚集烧毁了者。”《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本国人屡有违禁匿海岛,诱引军民,渐至滋蔓。乞许本国自行搜刷。” 2.搜括。
33、[搜择]sōu zé
1.搜求挑选。 2.有选择地狩猎鸟兽。
34、[搜讨]sōu tǎo
1.谓深入研究探讨。《魏书·李琰之传》:“吾所以好读书,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遇难处,且须虚心搜讨意思。”清 毕沅《王隐<晋书地道记>总序》:“余年来官事之暇,好搜讨地理之书。”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清 初学者,是纵论 唐 宋,搜讨前 明 的。” 2.蒐討:寻究探讨。《明史·文苑传三·任瀚》:“瀚 少怀用世志,百家二氏之书,罔不蒐讨。”清 钱谦益《送张处士赴辽东参谋序》:“我诚激厉士心,蒐讨军实,用束伍之法,讲火攻车战之制,守必固,战必克。” 3.搜寻;访求。《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於时昏晦,默无所覩,忽失 捷飞 所在。遵言 惊叹,命 志诚 等分头搜讨!”宋 韩琦《答陈舜俞推官惠诗求全瓦古砚》诗:“求者如麻几百年,宜乎今日难搜讨!”明 徐渭《观潮》诗:“何地无恢奇,焉能尽搜讨!”清 顾炎武《赠邬处士继思》诗:“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4.搜索讨伐。《魏书·蠕蠕传》:“车驾次於 兔园水,去 平城 三千七百里,分军搜讨。”《明史·祖宽传》:“象昇 命 宽 与 祖大乐 等入山搜讨。”
35、[搜吟]sōu yín
1.寻觅诗句。 2.指诗句。
36、[搊搜]chōu sōu
1.亦作“搊瘦”。固执,顽固。 2.亦作“搊颼”。勇悍;凶恶。 3.英俊,威武。 4.犹猥琐。
37、[巨搜]jù sōu
古代西戎国名。巨,通“渠”。
38、[搜劫]sōu jié
搜查抢夺。
39、[征搜]zhēng sōu
征召搜寻。
40、[搜閲]sōu yuè
1.搜寻查看。《三国志·魏志·赵俨传》“入为司空掾属主簿”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太祖 北拒 袁绍,时远近无不私遗牋记,通意於 绍 者……及 绍 破走,太祖 使人搜閲 绍 记室,惟不见 通(李通)书疏,阴知 儼 必为之计,乃曰:‘此必 赵伯然 也。’”《红楼梦》第七四回:“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閲;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可不能!” 2.搜集查阅。清 刘大櫆《<范氏家乘>序》:“文正 守 钱塘,过 姑苏,与族婣高会,悯旧牒沦亡,搜閲家集,续为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