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
拼音:pá
释义:1.(–子)聚拢谷物或平土地的用具。2.用耙子聚拢和散开柴草、谷物等或平整土地。
组词
钉耙 耙地 耙子 耙耱 打耙 耙耧 耙梳 梭耙 耙拢 掏火耙 耙路机 耙耳朵 九齿耙 摔耙子 倒打一耙 拽耙扶犁 拽耙扶犂 红钉耙藤拼音
pá笔顺
一 一 一 丨 丿 丶 𠃍 丨 一 乚“耒”横画平行均匀,竖居中直下。“巴”横折起笔比左部低,短竖居中,竖弯钩圆转自然,钩底宜平。
同音字
拼音为bà的字 拼音为ba的字基础解释
1.耙子。2.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把麦子~开晒晒。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耒,巴声。耒,用以翻土的农具。( bà)本义:耙子) 同本义 。
如:钉耙;粪耙;草耙;木齿耙
鈀
〈动〉
用耙子把东西聚拢或散开 。
如:把这些东西耙成好几堆;耙耧(用耙子捞取聚拢);耙梳(整理,使有条理)
另见 bà;钯,另见 bǎ
〈名〉
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按工作部分不同分齿耙、无齿耙、圆盘耙等
〈动〉
用耙碎土平地 。
如:那块地已经耙过三遍了
另见 p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耙-中華語文大辭典耙耙1ㄆㄚˊpá1.一種舊式農具。於一段橫木上裝置鐵齒或木齒,加上長柄構成,用於使地面土塊平整,或使地上穀物、柴草聚攏、散開。▲也作「杷」。[例]~子∣釘~|齒~。2.操作耙子。[例]~地∣將稻穀~開。耙耙2ㄆㄚˊpáㄅㄚˋbà1.用來耙地的機械化農具。種類頗多,主要有圓盤耙、彈簧耙、釘齒耙、迴轉耕耘器、刀耙等。2.用耙弄碎土塊,使土地平整。[例]~地。
耙-汉语大词典耙(I)ba
ㄅㄚˋ
〔《正字通》必驾切〕
亦作“爬”。
1.碎土平地的农具。
●清郝懿行《证俗文》卷三:“《农政全书》,耙制有方耙,有人字耙,如犁,亦用牛驾。但横阔多齿,犁后用之。盖犁以起土,惟深为功,耙以破块,惟细为功。”
2.用耙碎土平地。
●《西游记》第十八回:“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有些女社员还学会了捶田坎、耙田、犁田、犁地、插秧等生产技术。”
耙(II)pa
ㄆㄚˊ
耙子。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虽然如此,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可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如:钉耙;粪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á
1、[钉耙]dīng pá
用铁钉做齿的耙子,是碎土、平地等的农具。
2、[耙子]pá zi
聚拢和散开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3、[耙耧]pá lóu
用耙子捞取聚拢。
4、[打耙]dǎ pá
1.〈方〉反悔变卦。 2.田犁过后用耙将土块破碎弄匀。
5、[耙拢]pá lǒng
用竹耙等家具梳理、整理东西。
6、[搔耙]sāo pá
见“搔把”。
7、[耘耙]yún pá
农具。耘稻用的耙。
8、[耙耱]pá mò
土地翻耕后碎土和平地的统称。如:这一大片棉田正在施肥浇水,耕翻平整,耙耱保墒。
9、[耙梳]pá shū
整理,使有条理。
10、[铁耙]tiě pá
钉耙。用于翻土、碎土及平整地面的农具。由耙齿和柄构成。
11、[耙耳朵]pá ěr duo
这个词在四川话中的意思就是怕老婆的男人。“趴耳朵”是四川方言,说一个男人怕老婆,也就是常说的惧内、“妻管严”。四川人如果说一个男人是“耙耳朵”,其实是饱含赞许,因为怕老婆是爱老婆疼老婆害怕老婆生气的表现。
12、[九齿耙]jiǔ chǐ pá
拥有九个耙钉的耙,是一种传统但现在并不常见的农业生产工具。
13、[掏火耙]tāo huǒ pá
往灶膛里掏火灰的工具。
14、[倒打一耙]dào dǎ yī pá
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15、[红钉耙藤]hóng dīng pá téng
落叶攀援藤本。
16、[拽耙扶犂]zhuài pá fú lí
见“拽欛扶犂”。
bà
1、[耙地]bà dì
用钉耙、粪耙等平整土地。
2、[耲耙]huái bà
〈名〉东北地区一种翻土的农具。
3、[耥耙]tāng bà
水稻田用的一种中耕农具。形状像木屐,底下钉有许多短铁钉,上面接长柄。在行间推拉,松土除草。
4、[梭耙]suō bà
北方农民耙地的一种方式。
5、[耙路机]bà lù jī
一种敲碎磨损路面的筑路机器。
6、[钉齿耙]dīng chǐ bà
以钉齿为工作部件的耙。将钉齿固定在某种型式的耙架上,加装牵引或悬挂装置而成。有畜力的和机引的。用来碎土、平地和破除板结等。
7、[耕耙耱]gēng bà mò
耙是指将土地犁出沟,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