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拼音:fú
释义:1.身体前倾向下靠在物体上;卧倒,,趴下。2.低下去;落下去。3.隐藏。4.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6.使屈服;降伏。7.(Fú)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符号V。
组词
起伏 埋伏 潜伏 伏兵 伏击 伏案 倒伏 伏法 伏笔 潜伏期 打埋伏 伏尔泰 此起彼伏 心潮起伏 老骥伏枥 昼伏夜出 伏案执笔 伏草惟存 伏处枥下 伏地扣子拼音
fú笔顺
丿 丨 一 丿 ㇏ 丶左窄右宽。“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犬”横画宜短,竖撇上段要正,斜捺在撇横相交处起笔,收笔稍低于左撇,点画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在桌子上。 2.低下去:起~。此起彼~。 3.隐藏:潜~。~击。昼~夜出。 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每~十天。 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诛。 6.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姓。 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详细解释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同本义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
潜藏;埋伏
伏,藏也。——《广雅》
福兮祸所伏。——《老子》
物莫伏于蠱。——《国语·晋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入武关, 秦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许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明· 贾仲名《对玉梳》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
通“服”。佩服,信服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 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低下去 。
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
降伏,制伏 。
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
通“服”。从事
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陆机《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一首》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
通“服”。保持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元· 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居处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伏-中草药辞典【读音】fú
【繁体】伏
伏〈动〉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同本义[lieprostrate]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
伏fú
⒈趴,脸面向下,身体前屈:~地。~案。
⒉隐藏,隐匿:埋~。潜~。两侧~兵。打~击战。
⒊屈服,认错或认罚:~输。~判。~诛。
⒋低下去:时起时~。此起彼~。
⒌〈古〉通"服"。敬佩:~其为人。
⒍
【伏特】简称"伏"。电动势、电位差、电压的单位,代号V。
⒎
【伏日】通常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后十天止。这一段时间,每十天为一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是我国每年最热的时期。故有"热在三伏"的说法。
────────────────—
伏fù1.指禽鸟孵卵。2.量词。用作时间单位。
伏人46ㄈㄨˊfú動①趴,身體向前傾靠在物體上。如:「倒伏」、「伏案」。《禮記.曲禮上》:「坐毋箕,寢毋伏。」②隱藏、隱匿。如:「蟄伏」、「危機四伏」、「晝伏夜出」。《老子.第五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③降服、使屈服。如:「降龍伏虎」、「制伏」。④低落下去。如:「伏地挺身」、「此起彼伏」。⑤承認、承受。如:「伏罪」、「伏法」。《文選.班彪.王命論》:「遇折足之凶,伏斧鉞之誅。」⑥佩服、信服。同「服」。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形隱藏不露的。《文選.左思.蜀都賦》:「漏江伏流潰其阿。」名參見「伏日伏日」條。副對尊長自謙的敬辭。《文選.枚乘.七發》:「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閒乎?」《漢書.卷四.文帝紀》:「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宜稱。」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ú
1、[伏案]fú àn
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
2、[起伏]qǐ fú
1.一起一落:麦浪~。这一带全是连绵~的群山。 2.比喻感情、关系等起落变化:思绪~。病情~不定。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
3、[埋伏]mái fú
1.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秘密布置兵力,伺机出击:中(zhòng)~。四面~。把人马分做三路,两路~,一路出击。 2.潜伏:这是一支~在敌占区的别动队。
4、[潜伏]qián fú
隐藏;埋伏:~着危险。
5、[伏法]fú fǎ
(犯人)被执行死刑:罪犯已于昨天~。
6、[伏击]fú jī
预先将兵力荫蔽配 置在敌必经通路之侧,等待或引诱敌人进入该地区,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敌于运动中。
7、[三伏]sān fú
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2.特指末伏。
8、[千伏]qiān fú
电位差(电压)的单位,等于1000伏特(符号kV)
9、[伏笔]fú bǐ
写作上一种叙事的 表现技法。指作者在叙述中,对将要描叙的人物、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 于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10、[蛰伏]zhé fú
1.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2.借指蛰居。
11、[入伏]rù fú
进入伏天;伏天开始。
12、[倒伏]dǎo fú
直立生长的作物 在生育期中发生倾斜歪倒的现象。常造成减产和产品品质变劣。
13、[中伏]zhōng fú
1.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 2.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二伏。见〖三伏〗。
14、[伏安]fú ān
电气测量的一种单位,等于一伏特和一安培的乘积,在直流电中作为功率的量度,在交流电中作为表现功率的量度。
15、[制伏]zhì fú
用强力压制使驯服。也作制服。
16、[初伏]chū fú
1.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头一伏的第一天。 2.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见〖三伏〗。
17、[头伏]tóu fú
初伏。
18、[末伏]mò fú
1.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 2.通常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也叫终伏、三伏。
19、[降伏]xiáng fú
制伏;使驯服:没有使过牲口的人,连个毛驴也~不了。
20、[伏地]fú dì
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儿。~面。
21、[设伏]shè fú
布置伏兵:~擒敌。
22、[伏龙]fú lóng
1.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2.指灶神。 3.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23、[伏兵]fú bīng
埋伏下来伺机攻击敌人的军队。
24、[伏贴]fú tiē
同“伏帖”
25、[收伏]shōu fú
1.使敌人投降屈服。 2.降伏,制服。
26、[蹲伏]dūn fú
1.低低地蹲着,上身前倾:他~在草丛里窥视周围的动静。 2.蹲守。
27、[隐伏]yǐn fú
隐藏;潜伏:~在黑暗角落里。~着危机。
28、[伏旱]fú hàn
伏天出现的旱情:战胜~。
29、[出伏]chū fú
出了伏天;伏天结束:一~,天就凉快了。
30、[俯伏]fǔ fú
趴在地上(多表示屈服或崇敬):~听命。
31、[伏卧]fú wò
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32、[伏流]fú liú
也叫地下河流、潜 流、暗流、暗河。指没入地表以下的河段。多发育于石灰岩地区。常见于广西、贵州等省区。特点是河 水没入地下,潜流一段后再流出地面。
33、[趴伏]pā fú
身体卧倒,胸腹贴伏在其他物体上。
34、[平伏]píng fú
1.平定;平息。 2.平着身子趴下。
35、[歇伏]xiē fú
在伏天停工休息。
36、[蜷伏]quán fú
弯着身体卧着:他喜欢~着睡觉。
37、[跪伏]guì fú
卧下或跪下来休息或像休息。
38、[伏诛]fú zhū
伏法。
39、[伏侍]fú shi
见〖服侍〗。
40、[伏惟]fú wéi
敬辞。表示有所陈 述或愿望。
近义词
反义词
fú
1、[起]qǐ
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来。~立。~床。早睡早~。 2.离开原来的位置:~身。~飞。 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了。 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痱子。 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货。~钉子。 6.发生:~风了。~疑心。~作用。 7.发动;兴起:~兵。~事。 8.拟写:~稿子。~草。 9.建立:~伙。~会。白手~家。平地~高楼。 10.姓。 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防止了一~事故。 12.群;批:外面进来一~人。他们分六~往地里送肥料。 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迎宾曲。会场响~热烈掌声。 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过你。想~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