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
拼音:sā
释义:1.张开;放开。2.排泄。3.尽量施展。
组词
撒娇 撒谎 撒旦 撒拉族 撒手锏 撒泼 撒野 撒手 撒气 撒欢儿拼音
sā笔顺
一 亅 ㇀ 一 丨 丨 一 丨 𠃌 一 一 丿 一 丿 ㇏整体紧凑。“扌”横画宜短,竖钩端正。“撒”的“昔”上下中心对齐;“攵”横画在上撇下部起笔,下撇靠短横左端起笔;撇收捺放。
同音字
拼音为sā的字 拼音为sa的字基础解释
1.放开;张开。一~线,风筝就上去了。2.尽量使出来或施展出来。详细解释
〈动〉
抛开;放开
说着先就撒马前去。——《红楼梦》
又如:撒开(张开,放开;撇开,散开);撒口(放松口气);撒开鸭子(放开腿脚);撒步(放开脚步);撒鸭子(放开脚步快走);撒花开顶(头破血流);撒嘴(松开口);撒脱(洒脱);撒撇(撒开;回避)
松动;脱落 。
如:大秋一过,我们就把牛、羊、猪都撒了,让它们自己去找食
放;排泄
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水浒全传》
又如:撒溲(小便);小孩把尿撒得到处都是
耍;故意施展、表现。
如:撒风(做出疯癫放纵的样子);撒科(打诨;打趣);撒拗(撒赖);撒沁(信口胡说,寻开心);撒顽(撒野,耍闹;撒赖);撒吞(装聋作哑,装傻);撒诈捣虚(虚诈欺人);撒极(撒泼)
甩开,舍弃 。
如:撒拉溜侈(糟踏浪费);撒星(四散;星散);撒决(决裂);撒放(丢放);撒漫(抛弃;断送)
摆放 。
如:撒大躺线儿(放长线;作长远规划)
塞;系
那孙大圣早已知二魔化在葫芦里面,却将他紧紧拴扣停当,撒在腰间。——《西游记》
弯着
和尚见他的兵器被人吃住了,咬住牙,撒着腰,往后一拽。——《儿女英雄传》
结成[对]
你也见过一个千金小姐和强盗撒对儿的么?——《儿女英雄传》
离 。
如:撒开(脱身);撒决(决裂)
另见 sǎ
〈动〉
(形声。从手,散声。字本从米,殺声。本义:散布)
同本义
撒,散之也。——《集韵》
星如撒沙出。——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又如:撒帐(旧婚俗。夫妻对拜后即坐于床上,由专人撒金钱、瓜子和红枣,表示多子多孙);撒漫(大手大脚,大方);撒泼(抛撒;撒落);撒枯(散布干肥);撒星(散布的火星)
散落,洒下 。
如: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讨索或抢劫得来的钱财);撒和(撒货。给牲口喂草料;以饮食款待人;评定;游荡)
只把脚尖伸进鞋内,拖着走 。
如:撒拉(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撒鞋(拖鞋)
插;塞进
那呆子把钉钯撒在腰里。——《西游记》
另见 s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撒撒-汉语大词典撒撒1.寒栗或战栗貌。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摺:“一会家烘烘的发热似火烧,一会家撒撒的增寒似水浇。”
●《说岳全传》第六十回:“那两个花子只是撒撒的抖,那里肯说。”
2.象声词。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四摺:“我则见嫩茸绿莎软,转转翠袖展,撒撒地马蹄儿轻健。”
撒撒1ㄙㄚsā1.放開;張開。[例]~開|~手|~腿就跑|~網捕魚。2.排洩;排出。[例]~尿|~屎。3.施展出;表現出。[例]~賴|~野|~謊|~嬌。4.丟。[例]~掉|他~下妹妹,到外地工作。5.姓。撒撒2ㄙㄚˇsǎ1.分散;散布。[例]~種|~播|~胡椒鹽。2.散落。[例]糖果~了滿地|雪花~在屋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ā
1、[撒手]sā shǒu
放开手;松手:~不管。你拿稳,我~了。~人世(指死亡)。
2、[撒谎]sā huǎng
说谎。
3、[撒开]sā kāi
1.撇开,散开。 2.张开,放开。
4、[撒腿]sā tuǐ
放开脚步(跑):他听说哥哥回来了,~就往家里跑。
5、[撒网]sā wǎng
一种圆形或圆锥形装有沉子的网,用手撒出去能使网口向下,并用与网缘相连的绳索收回来。
6、[撒娇]sā jiāo
仗着受人宠爱故意作态:~使性。小女孩儿爱~。
7、[撒野]sā yě
(对人)粗野、放肆;任意妄为,不讲情理。
8、[撒欢]sā huān
因兴奋而连跑带跳。
9、[撒泼]sā pō
大哭大闹,不讲道理:~放刁。~打滚。
10、[撒拉]sā lā
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
11、[撒气]sā qì
1.(球、车胎等)空气放出或漏出。 2.拿旁人或借其他事物发泄怒气:你心里不痛快,也不能拿孩子~。
12、[撒尼]sā ní
像龙和虎一样勇猛而不可战胜的民族。
13、[撒放]sā fàng
丢放。
14、[撒赖]sā lài
蛮横胡闹;耍无赖:她又是哭,又是闹,躺在地上~。
15、[撒唚]sā qìn
见“撒沁”。
16、[消撒]xiāo sā
消遣,打发日子。
17、[撒鞋]sā xié
拖鞋。
18、[曳撒]yè sā
古代的一种戎装。短袖或无袖者称袴褶,长袖者称曳撒。
19、[撒溲]sā sōu
小便。
20、[撒奸]sā jiān
1.亦作“撒奸”。犹言使乖、耍滑头。 2.见“撒姦”。
21、[撒脚]sā jiǎo
撒腿奔跑,奔逃。
22、[撒决]sā jué
决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并且已经説妥的一万银子的好处,此刻十有九成的时候,忽然被这难题目难住,看着就要撒决了。”
23、[喔撒]wō sā
不知道名字的那个人。
24、[撒和]sā hé
1.亦作“撒货”。亦作“撒活”。蒙古语。即撒花。多引申指以饮食款客或喂饲驴马。 2.指休息或调停。
25、[撒拗]sā niù
耍脾气,不听话。
26、[撒沁]sā qìn
亦作“撒訫”。亦作“撒唚”。放泼;撒赖。
27、[撒痴]sā chī
犹撒娇。
28、[昏撒]hūn sā
昏迷;神志不清。
29、[撒豪]sā háo
蛮不讲理,横行霸道。
30、[撒脸]sā liǎn
丢脸。
31、[撒坫]sā diàn
亦作“撒阽”。打得火热。
32、[撒诳]sā kuáng
犹撒谎。
33、[决撒]jué sā
1.亦作“决撒”。败露;戳穿。《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到亏当日小夫人入去房里自吊身死,官司没决撒,把我断了。”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正旦云]:‘你曾逗人家女人来么?’[ 秋胡 背云]:‘我决撒了也。’”《水浒传》第六六回:“你又露出雪也似白面来,亦不像忍饥受饿的人,这般模样,必然决撒。”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我想倘然 楚王 用了他,他日逐使起嘴来,我一发弄得决撒了。” 2.决裂。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常言道:娘慈悲,女孝顺。你不仁,我生忿,到家里决撒喷。”鲁迅《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爱和恨的纠缠,感情和理智的冲突,缠绵和决撒的迭代,欢欣和绝望的起伏,都逐着这‘小小十年’而开展。”
34、[溜撒]liū sā
谓行动迅速、敏捷。
35、[蹶撒]juě sā
暴露;被识破。
36、[撒袋]sā dài
盛弓和箭的袋。
37、[撒妖]sā yāo
卖弄风情。
38、[撒溺]sā nì
小便。
39、[梦撒]mèng sā
犹言无、空。
40、[撒子]sā zǐ
亦称“撒子角”。即桚子。一种刑具。用绳子穿着五条小木棍,施刑时套在指上收紧。
sǎ
1、[播撒]bō sǎ
撒播;撒:~树种。~药粉。
2、[撒播]sǎ bō
把作物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田地里,必要时进行覆土。
3、[撒盐]sǎ yán
1.喻降雪。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唐元稹《追封宋若华制》:“班妃‘裂素’之咏,谢氏‘撒盐’之章。”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时风雨犹未止,想上封正在撒盐飞絮也。雪景之奇,于斯极矣。” 2.喻飘柳絮。
4、[撒花]sǎ huā
酬金;小费;奖励。又作“扫花、撒和”
5、[抛撒]pāo sǎ
丢弃散落。
6、[撒布]sǎ bù
用撒的方式散布。
7、[撒施]sǎ shī
把肥料均匀地撒在田地里的一种施肥方法,不集中施在作物的根部。
8、[喷撒]pēn sǎ
喷射散落(多用于粉末、颗粒)。
9、[撒脱]sǎ tuō
1.洒脱。 2.犹快意。
10、[撒眸]sǎ móu
〈方〉环顾。
11、[撒敦]sǎ dūn
亲戚。
12、[撒豆成兵]sǎ dòu chéng bīng
撒放豆子,变成军队。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成军队的一种魔法。旧小说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
近义词
sǎ
1、[洒]sǎ
1、[洒]xǐ
1.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2.东西散落。3.姓。
古同“洗”,洗涤。
反义词
sǎ
1、[收]shōu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藏。~集。~篷。衣裳~进来了没有? 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税。没~。~归国有。 3.获得(经济利益):~入。~益。~支。 4.收获;收割:~成。秋~。麦~。今年早稻~得多。 5.接;接受;容纳:~报。~留。~容。~礼物。~徒弟。 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逮捕; 拘禁:~监。 8.结束; 停止(工作):~工。~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