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
拼音:dòng
释义:1.侗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交界地区。
组词
侗族 侗戏 侗剧 侗族大歌 壮侗语族拼音
dòng笔顺
丿 丨 丨 𠃌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dòng的字 拼音为dong的字基础解释
侗族。详细解释
〈形〉
诚实忠厚
另见 tóng;tǒng
〈形〉
长大;直
侗,大貌。从人,同声。——《说文》
侗,状也。——《方言十二》。按,谓壮也。
又如:侗长(长大);侗侗(长大的样子)
通达无障碍
能侗然乎?——《庄子》。郭象注:“无节碍也。”
另见 dòng;tóng
〈形〉
幼稚无知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论语·泰伯》
又如:倥侗(蒙昧无知)
样子轻佻
毋侗好轶。——《史记》
〈名〉
通“僮”。幼童,未成年的男性
侗,未成器之人。——《集韵》
在后之侗,敬迓天威。——《书·顾命》
另见 dòng;tǒ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侗侗-汉语大词典侗侗长大貌。
●唐寒山《诗》之一一○:“或有炫行人,才艺过周孔。见罢头兀兀,看时身侗侗。”
侗
【子集中】【人字部】 侗
★【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他東切,𠀤音通。無知也。【書·顧命】在後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訓。【註】愚也。成王自稱。
★又【廣韻】【正韻】𠀤徒紅切,音同。未成器之人曰侗。倥侗,童蒙也。古作空同。【揚子·法言】倥侗顓蒙。
★又【集韻】【韻會】吐孔切【正韻】他總切,𠀤音桶。儱侗,直也,長大也。
★又【集韻】徒弄切。音洞。誠慤也。【莊子·庚桑楚】脩然而往,侗然而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òng
1、[侗族]dòng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251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交界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多通汉语文。1949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建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各级自治地方。
2、[侗寨]dòng zhài
侗寨即侗族村落,大多就其地形,依山傍水,整体布局在大致分为平坝型、山麓型、山脊型和山谷型种。
3、[侗剧]dòng jù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等地侗族聚居的地区。
4、[侗戏]dòng xì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广西、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嘠锦”和“摆古”于 清 嘉庆、道光 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5、[笼侗]lóng dòng
1.指年幼尚未成才的人。《论语·泰伯》“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南朝 梁 皇侃 疏:“侗,谓笼侗,未成器之人也。” 2.笼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长沙方言考》:“今通语,谓语言不明析者曰笼侗。”
6、[愚侗]yú dòng
愚昧幼稚。
7、[空侗]kōng dòng
蒙昧无知貌。
8、[壮侗语族]zhuàng dòng yǔ zú
又称“黔台语族”或“侗台语族”。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主要分布在 中国 和 越南、老挝、泰国、缅甸 等国境内。国内的壮侗语族语言分三个语支:壮傣语支、侗水语支和黎语支。在国外,属于这个语族的语言主要有泰语、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等。
tǒng
1、[儱侗]lǒng tǒng
同笼统(lǒngtǒng)
2、[侗侗]tǒng tǒng
长大貌。
3、[侗长]tǒng cháng
长大。
tóng
1、[大侗]dà tóng
大:巨大,硕大;侗:幼稚,无知。俗称:呆子,大侗:大呆子。
2、[倥侗]kōng tóng
蒙昧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