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
拼音:lǜ
释义:1.思考;谋划。2.思想;意念。3.忧虑,担心。4.大概。5.用绳结缀。6.扰乱。7.怀疑。参见“慮猜”。8.通“録”。讯察记录。参见“慮囚”。9.姓。春秋鲁南蒯家臣有虑癸。见《左传·昭公十四年》。
拼音
lǜ笔顺
丨 一 ㇇ 丿 一 乚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lǜ的字 拼音为lyu的字基础解释
见“虑”。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慮-中華語文大辭典慮虑ㄌㄩˋlǜ1.思考;謀劃。[例]考~|思~|深謀遠~。2.擔心;憂愁。[例]掛~|顧~。3.姓。
慮-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407.【慮】
思量,打算,考慮。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又:“願足下孰慮之。”
引申爲心思,意念。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楚辭卜居:“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注意:古代的“慮”不當“憂愁”“耽心”講,跟“憂”區別很嚴。
[辨]計,慮,圖,謀。這四個詞是同義詞,其間只有細微的分別。“計”是心中盤算,著重在訂計畫或定計策;“慮”是反復思考,著重在把事情想透;“圖”是考慮後有所決定,有時表示打算對付別人;“謀”的意義比較接近“圖”,但它又另有諮詢的意思。四個字常常可以相通,所以“熟慮”可以說成“熟計”,“宏圖”可以說成“宏謀”;有時常常對文,如“深謀遠慮”,“詐謀奇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