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
拼音:cè
释义:1.悲痛;悲伤。2.同情;怜悯。
组词
悱恻 恻隐 凄恻 恻然 恳恻 恻恻 矜恻 轸恻 缠绵悱恻 恻隐之心 悱恻缠绵拼音
cè笔顺
丶 丶 丨 丨 𠃍 丿 丶 丨 亅同音字
拼音为cè的字 拼音为ce的字基础解释
悲伤: ~然。 凄~。详细解释
(形声。从心,则声。本义:悲痛)
同本义
恻,痛也。——《说文》
恻,悲也。——《广雅》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朕恻焉不忍闻。——《汉书·淮南宪王钦传》
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汉书·鲍宣传》
又如:凄恻(哀伤;悲痛);恻痛(忧伤,悲痛)
恳切
又如:恻恻(诚恳;恳切)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恻恻-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惻惻
恻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恻恻】❶表伤痛。汉 扬雄 《太玄·翕》:“翕缴恻恻。” ❷表诚恳。《后汉书·张酺传》:“ 张酺前入侍讲, 屡有谏正, 訚訚恻恻, 出于诚心, 可谓有史鱼之风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è
1、[恻然]cè rán
悲伤的样子。
2、[凄恻]qī cè
哀伤;悲痛:缠绵~。
3、[悯恻]mǐn cè
哀怜。
4、[惋恻]wǎn cè
哀怨。
5、[恻惐]cè yù
亦作“惻淢”。伤痛。
6、[嗟恻]jiē cè
悲叹悱恻。
7、[肫恻]zhūn cè
谓诚恳而富于同情之心。
8、[恓恻]xī cè
悲伤。
9、[恻念]cè niàn
哀痛悼念。《新唐书·悼怀太子普传》:“悼怀太子 普 …… 大和 二年薨,帝惻念不能已,故赠卹加焉。”
10、[酸恻]suān cè
悲酸凄恻。
11、[恻悱]cè fěi
悱恻。谓忧思抑郁。
12、[慈恻]cí cè
仁慈恻隐。
13、[楚恻]chǔ cè
痛苦而悲伤。
14、[恺恻]kǎi cè
和乐恻隐。
15、[痛恻]tòng cè
悲痛忧伤。
16、[惨恻]cǎn cè
忧戚;悲痛。
17、[忿恻]fèn cè
忿怒伤心。
18、[悃恻]kǔn cè
恳切。
19、[恻痛]cè tòng
忧伤,悲痛。《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廩灾,何以书?记灾也”汉 何休 注:“先是,龙门 之战,死伤者众,桓 无惻痛於民之心。”汉 王充《论衡·明雩》:“夫知病之必不可治,治之无益,然终不肯安坐待絶,犹卜筮求祟,召医和药者,惻痛慇懃,冀有验也。”
20、[焦恻]jiāo cè
焦愁,忧伤。
21、[骇恻]hài cè
震惊伤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巡抚 恩铭 突被戕害,殊深骇惻。”
22、[恻悯]cè mǐn
怜恤。前蜀 杜光庭《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或害物伤生,曾无惻悯;或摧锋御敌,轻赐诛锄。”宋 梅尧臣《观放鹞子》诗:“碎脑非此辜,食肉尔何忍;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惻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廷寄》:“该处驻防旗丁户口众多,颠沛流离,朝廷时切惻悯。”
23、[感恻]gǎn cè
1.感伤悲痛。 2.感动怜悯。
24、[惭恻]cán cè
惭愧伤痛。
25、[矜恻]jīn cè
怜悯恻隐。
26、[怜恻]lián cè
犹怜悯。
27、[怆恻]chuàng cè
悲痛。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緜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愴惻。”唐 戴叔伦《崇德道中》诗:“关山明月到,愴惻十年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今对履思容,实所愴惻。”
28、[温恻]wēn cè
温和悽恻。
29、[恻淢]cè yù
见“惻惐”。
30、[恻凄]cè qī
悲痛凄怆。
31、[恻塞]cè sāi
积满充塞貌。惻,通“侧”。
32、[哀恻]āi cè
悲伤怜悯。
33、[恻促]cè cù
悲伤不安。
34、[恻容]cè róng
悲伤的神情。
35、[恳恻]kěn cè
诚恳痛切。
36、[伤恻]shāng cè
悲伤同情,哀伤不忍。
37、[呜恻]wū cè
悲泣。
38、[款恻]kuǎn cè
诚挚恳切。
39、[仁恻]rén cè
仁爱怜悯。
40、[恻焉]cè yān
犹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