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
拼音:hù
释义:1.〈书〉依靠,仗恃。2.指称父亲。
组词
负怙 何怙 怙富 怙恶 怙帱 怙宠 怙侈 怙跋 怙恶不悛 怙才骄物 怙恶不改 怙恩恃宠 怙顽不悛 怙终不悔 怙终不悛 怙势凌弱拼音
hù笔顺
丶 丶 丨 一 丨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hù的字 拼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
1.依靠;仗恃。 2.坚持:~恶不悛。详细解释
(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同本义
怙,恃也。——《说文》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小雅·蓼莪》
怙其俊才。——《左传·宣公十五年》
怙势作威。——柳宗元《封建论》
又如:怙气(仗持勇气);怙终(仗恃作恶,终不悔改);怙势(倚恃权势);怙险(凭恃险固)
坚持 。
如:怙过(坚持错误);怙过不悛(坚持错误不改);怙恶(坚持作恶)
父母的合称
孩失其怙,幼丧所亲;旁无弟兄,藐然一身。——白居易《寄乌江十五兄文》
父亲
怙、恃二字,分言之,父曰怙,母曰恃…合言之,父母通谓之怙。——《正字通》
六岁失怙恃,不为兄嫂所容。——《聊斋志异·珠儿》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怙-中華語文大辭典怙ㄏㄨˋhù1.依靠;憑藉。[例]有勢可~|~惡不悛。2.指父親。[例]幼年失~。
怙-康熙字典怙
【卯集上】【心字部】 怙
★【唐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𠀤音戸。【說文】恃也。【書·舜典】怙終賊𠛬
◎又【畢命】怙侈滅義。
◎又父曰怙,母曰恃。【詩·小雅】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又父母通謂之怙。【詩·唐風】父母何怙。 亦通作𢛅。【揚子·太𤣥經】赫河之曜,何可𢛅也。【註】與怙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ù
1、[怙恃]hù shì
1.依仗;凭借。 2.《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后来用“怙恃”借指父母:早失~。
2、[怙彊]hù qiáng
以有强大力量而自恃。唐 元结《管仲论》:“吾属以礼义尊天子,以法度正诸侯,使小国不常患弱,大国不敢怙彊,此诚长世之策。”《新唐书·裴度传》:“李师道 怙彊,度 密劝帝诛之。”
3、[怙帱]hù chóu
庇护。
4、[怙富]hù fù
依仗财势。《左传·昭公元年》:“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宋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韩彦古》:“其怙富玩世,狡獪每若此。”
5、[怙冒]hù mào
1.谓勤勉治国之大功。 2.犹丕冒。谓广被。
6、[怙权]hù quán
犹专权。
7、[怙过]hù guò
坚持错误。
8、[负怙]fù hù
依靠某种因素或条件。
9、[怙惙]hù chuò
担心,犯嘀咕。
10、[怙强]hù qiáng
以有强大力量而自恃。
11、[恃怙]shì hù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因以“恃怙”为母亲、父亲的代称。
12、[依怙]yī hù
依靠;依赖。
13、[怙宠]hù chǒng
倚仗恩宠。
14、[怙乱]hù luàn
谓乘乱取利。《左传·僖公十五年》:“且 史佚 有言曰:‘无始祸,无怙乱,无重怒。’”杜预 注:“恃人乱为己利。”《孔丛子·独治》:“陈胜 既立为王,其妻之父兄往焉。胜 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无加其礼。其妻之父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唐 孟郊《感怀》诗:“犹闻 汉 北儿,怙乱谋纵横。”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然当是之时,怙乱要生,靡所不有。”
15、[怙亲]hù qīn
谓依仗母后的宠爱,以亲贵自恃。
16、[怙主]hù zhǔ
有二:一:保护者,佛书译作怙主,如众生怙主、怙主观世音;二:一类护法神。
17、[何怙]hé hù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以“何怙”借指丧父。
18、[怙跋]hù bá
恃强好胜。
19、[怙侈]hù chǐ
放纵奢欲。
20、[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
《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宋史·王化基传》:“怙恶不悛,恃远肆毒。” 指坚持作恶,死不悔改。怙:坚持。悛(quān):悔改。
21、[怙终不悔]hù zhōng bù huǐ
有所恃而终不悔改。同“怙终不悛”。
22、[怙势凌弱]hù shì líng ruò
凌:欺压。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23、[怙恩恃宠]hù ēn shì chǒng
怙:依靠。恃:凭借,依靠。凭借别人所给予的恩泽和宠幸而横行霸道、骄横妄为。
24、[怙才骄物]hù cái jiāo wù
犹言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25、[失怙之痛]shī hù zhī tòng
失去父亲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