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
拼音:nù
释义:1.生气,气愤。2.形容气势盛;猛烈。3.见“怒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
组词
愤怒 怒气 怒火 激怒 恼怒 发怒 怒目 怒吼 怒放 怒哄哄 怒轰轰 瞋怒雨 赤熛怒 轼怒蛙 怒眉睁目 怒目横眉 怒目切齿 怒目圆瞪 怒目相视 怒目圆睁 怒目睁眉 怒其不争拼音
nù笔顺
𡿨 丿 一 ㇇ ㇏ 丶 ㇂ 丶 丶上部左右大致等宽。“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间距大致相等,点画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nù的字 拼音为nu的字基础解释
1.生气;气愤:发~。恼~。 2.盛大:~潮。狂风~号。山花~放。详细解释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又
瞋目大怒。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谴责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奋起;奋发
[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激怒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超过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飘风怒吹。——[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声响巨大 。
如:怒号;怒涛
通“孥”。妻子儿女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通“帑”。彗星尾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动〉
〈形〉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怒-中華語文大辭典怒怒ㄋㄨˋnù1.生氣;憤怒。[例]~吼|惱羞成~|勃然大~。2.猛烈;旺盛。[例]~潮|心花~放。3.指怒族。大陸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雲南。
怒-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怒 nù
① 动发怒。《左忠毅公逸事》:“(左公)~曰……。” ② 形气势强盛。《柳毅传》:“则皆矫顾~步,饮龁甚异。”今有“鲜花怒放”、“狂风怒号”等短语。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ù
1、[发怒]fā nù
因愤怒而表现出粗暴的声色举动。
2、[怒发冲冠]nù fà chōng guān
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3、[愤怒]fèn nù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的人群。~声讨侵略者的罪行。
4、[怒火]nù huǒ
指极大的愤怒:压不住心头的~。~中烧。
5、[怒气]nù qì
愤怒的情绪:~冲冲。
6、[怒吼]nù hǒu
猛兽发威吼叫。比喻大风、急流发出巨大声响。也比喻受压迫者起来斗争的巨大声势:海水~。
7、[激怒]jī nù
刺激使发怒:他这一说更把赵大叔~了。
8、[怒放]nù fàng
(花)盛开:春天,桃花、杏花争相~。心花~。
9、[怒斥]nù chì
愤怒地斥责:~叛徒。
10、[怒骂]nù mà
怒冲冲地骂;大骂。
11、[恼怒]nǎo nù
1.生气;发怒:这些恶毒的攻击,使他十分~。 2.使恼怒;触怒:一句话~了他,于是再也不和我说话了。
12、[惹怒]rě nù
1.指处于被激怒的忿恨状态。 2.激怒人。
13、[暴怒]bào nù
极端愤怒。
14、[动怒]dòng nù
发怒。
15、[迁怒]qiān nù
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贰过。”
16、[众怒]zhòng nù
众人的愤怒:~难犯。激起~。
17、[震怒]zhèn nù
异常愤怒;大怒。
18、[触怒]chù nù
触犯使发怒:他的无理取闹~了众人。
19、[怒目]nù mù
1.发怒时瞪着两眼:横眉~。~而视。 2.发怒时瞪着的眼睛:~圆睁。
20、[盛怒]shèng nù
大怒。
21、[狂怒]kuáng nù
极端愤怒。
22、[怒视]nù shì
愤怒地注视:~着凶残的敌人。
23、[息怒]xī nù
停止发怒:请~,有事好商量。
24、[忿怒]fèn nù
愤怒。《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矫王命以杀之,非忿怒相杀也。”《史记·陈丞相世家》:“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国(武国)至 山阳 偃然自大,受 全(李全)庭参。全 军忿怒,囚而杀之。”茅盾《子夜》一:“超乎一切以上的憎恨和忿怒忽然给与 吴老太爷 以长久未有的力气。”
25、[怒涛]nù tāo
汹涌的波涛:~拍岸。
26、[怒号]nù háo
大声地号叫。多指风声、水声,也指野兽的叫声:狂风~。号(háo)。
27、[余怒]yú nù
未消除的怒气。
28、[怒喝]nù hè
愤怒地大声喊叫或斥责。
29、[嗔怒]chēn nù
恼怒;生气。
30、[愠怒]yùn nù
恼怒。
31、[怒容]nù róng
愤怒的表情:面带~。
32、[怒色]nù sè
愤怒的表情:面带~。
33、[郁怒]yù nù
愤怒郁结于心;郁愤。
34、[怨怒]yuàn nù
怨恨忿怒。
35、[怒潮]nù cháo
1.也叫暴涨潮。多发生于喇叭状河口或海湾。当潮波逆流而上的时候引起水位迅速上升。中国以钱塘江口最有名。 2.比喻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
36、[含怒]hán nù
有怒气而没有发作。
37、[恚怒]huì nù
愤怒。
38、[斗怒]dòu nù
1.亦作“鬭怒”。亦作“鬪怒”。争吵;争斗。 2.犹激怒。
39、[虓怒]xiāo nù
暴怒。
40、[怒怨]nù yuàn
犹责备。
近义词
反义词
nù
1、[喜]xǐ
1.快乐;高兴:狂~。~出望外。笑在脸上,~在心里。 2.可庆贺的;可庆贺的事:~事。贺~。报~。 3.称怀孕为“有喜”。 4.爱好:好大~功。~新厌旧。 5.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合什么东西:~光植物。海带~荤,最好跟肉一起炖。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