蒓
拼音:chún
释义:1.多年生水草。叶片橢圆形,深绿色,浮在水面,茎上和叶背有黏液,花暗红色。嫩叶可以做汤菜。
组词
思蒓 蒓羹 千里蒓羹拼音
chún笔顺
一 丨 丨 𠃋 𠃋 丶 丶 丶 丶 一 ㇄ 丨 乚同音字
拼音为chún的字 拼音为chun的字基础解释
见“莼”。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蒓-中華語文大辭典蒓莼ㄔㄨㄣˊchún「蓴」的異體字。
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ún
1、[蒓羹]chún gēng
莼菜做的羹。唐 张志和《渔父歌》:“松江 蟹舍主人欢,菰饭蒓羹亦共餐。”宋 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箇甚,烟雾底。独爱蒓羹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张翰 在 西晋 齐王炯 的幕下,因秋风起而思食 江 东莼羹,因而离开了 齐王。”
2、[思蒓]sī chún
亦作“思蓴”。同“思鱸蒓”。宋 陈与义《次韵谢文骥主簿见寄兼示刘宣叔》:“能復几寒暑,思蒓久未决。”明 周履靖《锦笺记·赴闽》:“几载戎衣满战尘,雄心拚裹革,肯思蓴?”
3、[忆蒓鲈]yì chún l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蓀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晋书·文苑传·张翰》作“乃思 吴中 菰菜、蓴羹、鱸鱼膾”。蓴,同“蒓”。后以“忆蒓鱸”喻思乡或归隐之念。明 刘基《宋大内》诗:“征鸿暮南去,回首忆蒓鱸。”
4、[思鲈蒓]sī lú chún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 齐王 东掾,在 洛,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鱸蒓”喻思乡归隐。宋 陆游《自小云顶上云顶寺》诗:“故乡归去来,岁晚思鱸蒓。”亦作“思鱸膾”、“思蒓鱸”。唐 郑谷《舟行》诗:“季鹰 可是思鱸膾,引退知时自古难。”清 李渔《比目鱼·肥遁》:“昔人思蒓鱸而归隐,鱸鱼乃隐逸之兆,这等看来,我和你一世安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