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à

释义:1.〈古〉违背常情、事理,乖张。

组词

剌犮 剌八 鲅剌 剌步 剌剌 阿剌 剌答 剌鼎 剌骨 不剌剌 吃剌剌 丑剌剌 粗剌剌 措支剌 错支剌 剌登哩登 必力不剌 必留不剌 必律不剌 赤留兀剌 赤瓦不剌 碌碌剌剌 毛毛剌剌

拼音

笔顺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lá的字 拼音为la的字

基础解释

违背常情、事理。

详细解释

〈形〉

  1. (会意。从束,从刀。本义:乖戾;违背)

  2. 同本义

    愎佷遂过曰剌。——《周书·谥法》

    不乖剌。——《礼记·礼运》注

    至少卿乃教以 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剌戾(违逆);剌谬(违背;悖谬)

  3. 邋遢 。

    如:剌塔(剌搭,剌达,剌答。邋塔);剌塌醉(大醉;烂醉);剌撒(拉屎撒尿;也作“剌剌撒撒”。舒展,宽松)

  4. 辣辣。形容燥热 。

    如:剌剌(也作“辣辣”。象声词。咬牙声)

  5. 另见 lá

〈动〉

  1. 割开;划开 。

    如:手剌破了

  2. 另见 l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剌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剌剌ㄌㄚˋ ㄌㄚˋlà là①狀聲詞。形容風聲或拍擊聲。唐.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去程風剌剌,別夜漏丁丁。」②語助詞。表示加重語氣。元.王曄《桃花女.第三折》:「倒做這等魘鎮事,欺心剌剌的。我不去!我不去!」《紅樓夢.第二六回》:「薛蟠道:『越發說的人熱剌剌的丟不下。』」

剌剌-汉语大词典

剌剌1.象声词。状风声。
●唐李商隐《送李千牛李将军越阙五十韵》:“去程风剌剌,别夜漏丁丁。”
●宋秦观《田居》诗之四:“悠悠灯火暗,剌剌风飙射。”
2.象声词。状拍击、破裂声。
●元乔吉《梁州第七·射雁》套曲:“諕得这鸂鶒儿连忙向败荷里串,血模糊翅扇,扑剌剌可怜。”
●明归有光《壬戌纪行上》:“剌舟者须眉皆冰,黄河凌下,船剌剌有声。”
3.犹辣辣。形容燥热。
●明周履靖《锦笺记·蜡书》:“这病似觉邑邑剌剌,唇燥吻涸,郁火四上,焚于大宅。”
●《红楼梦》第二六回:“薛蟠道:‘越发说的人热剌剌的扔不下。’”
●《红楼梦》第五七回:“这会子热剌剌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
4.助词。表示加重语气。
●五代何光远《鉴戒录·高僧谕》:“一钵和尚歌曰:‘阿剌剌,闹聒聒,总是悠悠造未挞。’”
●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摺:“倒做这等魇镇事,欺心剌剌的,我不去。”
●《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身上有数那两件旧片子,怎么好穿,少去见人的,倒没的羞剌剌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瓦剌]wǎ là

明朝对西部蒙古诸部的总称。元朝灭亡后,蒙古族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瓦剌活动在今蒙古国和中国新疆北部的科布多河流域。其首领脱欢一度统一蒙古草原。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进攻明朝,造成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在大臣于谦的主持下,明军胜利保卫了北京。瓦剌放回英宗,和明朝重新恢复了贡使贸易关系。后因四分五裂,逐步为鞑靼部所征服。

2、[剌塔]là tǎ

犹邋遢。

3、[剌骨]là gǔ

常与“歪”连用,如“歪剌骨”。古代骂妇女的话。

4、[历剌]lì là

稀疏貌。

5、[拽剌]zhuài là

契丹语。走卒,健儿。

6、[遮剌]zhē là

招惹;纠缠。

7、[剌步]là bù

拔步。

8、[拉剌]lā là

牵扯。

9、[拨剌]bō là

1.不正貌。谓琴弦压轸,声音走调。 2.张弓貌。 3.亦作“拨喇”。象声词。 4.鱼尾拨水声。喻鱼疾游。

10、[哈剌]hā là

见“哈喇”。

11、[跋剌]bá là

象声词。

12、[拔剌]bá là

1.象声词。弯弓弹射声。 2.象声词。鸟飞鱼跃声。

13、[纳剌]nà là

复姓。见《金史·金国语解》。

14、[剌谬]là miù

违背;相反。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15、[乖剌]guāi là

性情别扭,不讲理。剌(là)。

16、[哗剌]huá là

见“哗啦”。

17、[刮剌]guā là

1.勾搭。 2.犹言争脱。

18、[操剌]cāo là

勇猛。

19、[匡剌]kuāng là

1.扭曲。 2.引申为乖戾,不合情理。

20、[搭剌]dā là

亦作“搭拉”。亦作“搭落”。下垂貌。

21、[忽剌]hū là

1.亦作“忽拉”、“忽啦”。象声词。 2.用作词尾,无义。

22、[剌戾]là lì

违逆。

23、[剌撒]là sā

1.谓拉屎撒尿。宋 钱愐《钱氏私志》:“师云:‘在行住坐卧处,着衣吃饭处,痾屎剌撒处。’” 2.地名。La’sa的音译。在今 阿拉伯半岛 南岸 木卡拉 附近。《明史·外国传七·剌撒》:“剌撒,忽鲁謨斯 ……诸国入贡。”《明史·外国传七·剌撒》:“剌撒,自 古里 顺风二十昼夜可至。永乐 十四年遣使来贡。”

24、[剌堰]là yàn

一种阻拦河水改流的堤堰。

25、[寡剌]guǎ là

见“寡辣”。

26、[剌梅]là méi

即蜡梅。多年生落叶灌木。叶椭圆形,对生。冬末至初春先叶开花,花芳香。花瓣黄似蜡,故称。香气甚浓者称“檀香蜡梅”或“馨口蜡梅”,花瓣完全呈淡黄色者称“素心蜡梅”,均为著名观赏品种。花可提取芳香油,亦可入药。

27、[剌麻]là má

藏语的译音。或译为“剌马”、“喇嘛”。我国藏族、蒙族对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为上人、师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剌麻者,华言‘无上’也。”

28、[口剌]kǒu là

犹言嘴上不服。

29、[弧剌]hú là

犹狐剌。形容歪斜不正。

30、[曳剌]yè là

走卒;衙役。

31、[移剌]yí là

初为 契丹 部落名,辽 建国改为国族姓。也写作耶律、伊喇等。

32、[抹剌]mǒ là

怠慢,轻视。

33、[睢剌]suī là

乖离不正貌。

34、[鱍剌]bō là

象声词。鱼摆尾声。

35、[荅剌]dá là

下垂。

36、[子剌]zǐ là

象声词。

37、[剌缪]là miù

见“剌谬”。

38、[隳剌]huī là

互相诋毁,互相掣肘。

39、[豁剌]huō là

1.亦作“ 豁喇 ”。 2.象声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风过处,只闻得豁剌一声响,半空中坠下一个青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树趁着风势,底下根在浮石中,绊不住了,豁喇一声,竟倒在船上来。”《豆棚闲话·空青石蔚子开盲》:“从空豁喇一声,霎时山崩地裂,拔木飞砂。” 茅盾 《路》:“豁剌, 华 拿起一个盘子扔在地下。”

40、[剌马]là mǎ

藏语的译音。或译为“剌麻”、“喇嘛”。我国藏族、蒙族对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为上人、师傅。

1、[剌鼎]lá dǐng

西周中期前段。

2、[引锥剌股]yǐn zhuī lá gǔ

比喻刻苦努力,勤奋。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剌的反义词 剌的近义词 剌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剌能组什么词
  • 剌能组什么词语
  • 剌可以组什么词
  • 剌可以组什么词语
  • 剌字可以组什么词
  • 剌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剌字能组什么词
  • 剌字能组什么词语
  • 剌字开头的成语
  • 剌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