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
拼音:pài
释义:1.水的支流。2.泛指分支。3.流派。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4.作风;风度。5.分配。6.派遣;安排。7.指责(别人的过失)。8.量词。同数词“一”连用,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9.一种西式带馅的点心。
组词
分派 指派 气派 派遣 派对 派出所 民主党派 帮派 委派 右派拼音
pài笔顺
丶 丶 ㇀ 丿 丿 丿 𠄌 丿 ㇏左窄右宽。“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右部分三短撇平行;竖提要正;捺画舒展,收笔比竖提略高。
同音字
拼音为pài的字 拼音为pai的字基础解释
1.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党~。学~。宗~。乐观~。 2.作风或风度:气~。~头。 3.有派头儿;有风度:小王穿上这身衣服真够~的。 4.a)用于派别:两~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北国风光。一~新气象。一~胡言。 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 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调(diào)~。~人送去。~用场。 7.摊派:~粮~款。 8.指摘(别人过失):~不是。 9.一种带馅儿的西式点心:苹果~。巧克力~。[英pie]详细解释
〈名〉
(形声。本义:水的支流)
同本义
派,别水也。——《说文》
百川派别。——左思《吴都赋》
九派乎浔阳。—— 郭璞《江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又如:九派(一般指长江的很多支流);派流(水的支流)
泛指江河的流水 。
如:派合(水流汇合)
人物、事物的系统、流别 。
如:派演天潢(宗族的支派。天潢:皇族);党派;左派;新派;旧派;宗派;死硬派;保守派;宫廷派;派衍(宗教支派,繁衍)
气派;风度 。
如:派势(派头,气派);派式(派头,模样);派阔(派头);文艺复兴派的油画;正派;官僚派
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多作为甜食在饭后吃 。
如:苹果派;巧克力派
〈动〉
派遣;差遣 。
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分配;分摊 。
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安排 。
如:派拨(安排)
指责 [别人的过失] 。
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量〉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
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另见 p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派-中華語文大辭典派ㄆㄞˋpài1.有相同主張、理念、見解、作法乃至作風等的群體。[例]學~|流~|黨~|桐城~。2.作法;風度。[例]為人正~|~頭兒|氣~。3.差遣;安排。[例]指~︱~車接送︱~人陪同。4.分攤;攤派。[例]~糧|~款|~費。5.把過失推卸給別人;指責。[例]編~是非|不要隨便~我的不是。6.一種帶餡的西式烘焙餐點,主要材料為麵粉、奶油、果醬或巧克力等。[例]蘋果~|奶油蛋黃~。(英pie)7.〈書〉江河的支流。[例]楚塞三湘接,荊門九~通(唐‧王維〈漢江臨汎詩〉)。8.量詞:(1)用於計算派別。[例]對這問題的看法可分兩~。(2)用於計算語言、景象、形勢等。[例]一~胡言|一~興旺景象|一~大好形勢。
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派 pài
① 名水的支流。左思《吴都赋》:“百川~别,归海而汇。” 引 :泛指流派支系。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别~驱杨墨,他镳并老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ài
1、[派遣]pài qiǎn
(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代表团出国访问。
2、[指派]zhǐ pài
派遣(某人去做某项工作):受人~。~他担当这个任务。
3、[派头]pài tóu
气派(多含贬义):~不小。
4、[气派]qì pài
1.指人的态度作风或某些事物所表现的气势:大国~。 2.神气;有精神:他穿上这身服装,多~!
5、[拉帮结派]lā bāng jié pài
拉帮结伙。
6、[分派]fēn pài
1.分别指定人去完成工作或任务:~专人负责。 2.指定分摊;摊派:这次旅游的费用,每个参加的人~三十元。
7、[反动派]fǎn dòng pài
反对进步、反对革命事业的集团或分子。
8、[学派]xué pài
同一学科领域中,由于学术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9、[派别]pài bié
学术、宗教、政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
10、[派头十足]pài tóu shí zú
行动、举止过分神气的样子。
11、[派对]pài duì
指小型的聚会:生日~。
12、[派驻]pài zhù
受到派遣驻在某地(执行任务):~国外。~维和部队。
13、[反派]fǎn pài
戏剧、电影、电视、小说中的坏人;反面人物。
14、[鸽派]gē pài
采取调和态度(如在争论中)和赞成谈判、妥协的人。
15、[选派]xuǎn pài
挑选合于规定条件的人派遣出去:~留学生。~代表参加大会。
16、[党派]dǎng pài
政党或政党内 部各派别的统称。
17、[流派]liú pài
1.水的支流。 2.指学术思想、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
18、[特派]tè pài
(为办理某项事务)特地派遣;委派:~员。~专人前往接洽。
19、[委派]wěi pài
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某项任务。
20、[帮派]bāng pài
为共同的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活动。拉山头,搞~。
21、[海派]hǎi pài
1.指上海一派京剧演员的表演风格。与“京派”相对。 2.指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流派。
22、[正派]zhèng pài
(品行、作风)规矩严肃,光明正大:~人。为人~。作风~。
23、[派系]pài xì
指某些政党或集团内部的派别。
24、[徽派]huī pài
篆刻流派之一。篆刻专学 秦 汉,风格朴茂苍秀。为 明 嘉靖 时 安徽 婺源(今属 江西)人 何震 所开创,继起者多属 徽州 籍,因有徽派之称。也称皖派。
25、[南派]nán pài
指书法中的南派。详“南北书派”。
26、[调派]diào pài
调动分派(指人事的安排):~干部加强基层工作。
27、[画派]huà pài
绘画的流派。
28、[派生]pài shēng
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词。
29、[教派]jiào pài
某种宗教内部的派别。
30、[新派]xīn pài
1.新的政治势力;新的集团。 2.指新的作风;新的风习。
31、[外派]wài pài
向外单位或外国派遣:~进修深造。~劳务人员。
32、[做派]zuò pài
zuò pài的又音。义同“做派zuò pài”。
33、[右派]yòu pài
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上保守或反动的一派。也指属于这一派的人。
34、[老派]lǎo pài
1.(~儿) 2.举止、气派陈旧:他穿着绸子裤,裤脚系着带儿,未免太~了。 3.指举止、气派陈旧的人。
35、[左派]zuǒ pài
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上倾向进步或革命的一派 。也指属于这一派的人。
36、[摊派]tān pài
叫众人或各地区、各单位分担(捐款、任务等):费用按人头~。
37、[宗派]zōng pài
1.政治、学术、宗教方面的自成一派而和别派对立的集团(今多用于贬义):~活动。 2.宗族的分支。
38、[加派]jiā pài
增加人数。
39、[作派]zuò pài
1.同做派。 2.作风;派头。
40、[诗派]shī pài
1.研究《诗经》的流派。 2.诗人的流派。始于宋人“江西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