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拼音:dé
释义:1.得到;获得(跟“失”相对)。2.演算产生结果。3.适合。4.称心如意;满意。5.〈口〉完成。6.〈口〉表示不必再说;表示同意或禁止。7.〈口〉表示无可奈何。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10.〈方〉助动词。用在单音节动词前,表示便于。11.(Dé)姓。
组词
难得 得宠 心得 得力 得到 值得 获得 取得 得胜 了不得 所得税 不得劲 不得已 不得不 巴不得 舍不得 患得患失 春风得意 得过且过 洋洋得意 旗开得胜 如鱼得水 得天独厚 得寸进尺 得不偿失拼音
dé笔顺
丿 丿 丨 丨 𠃍 一 一 一 一 亅 丶左窄右宽。“彳”两撇平行,上短下长,竖画端正。右部“日”。上宽下窄,横画平行均匀,竖钩端正。
同音字
拼音为dé的字 拼音为de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得得-诗词曲语辞辞典得得
1 犹特特也。
▶黄庭坚《减兰》词:“中秋多雨,常是樽罄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得得一作特特,得得即特特也,犹云姮娥特地来也。
▶王建《洛中张籍新居》诗:“云山且喜重重见,亲故应须得得来。”
▶元稹《去杭州》诗:“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贯休《投王建》诗:“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诗:“故应剩作诗千首,知是多情得得来。”
▶又《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诗:“会作堂堂去,何妨得得来。”
▶贺铸《减兰》词:“鸾镜佳人,得得浓妆样样新。”
▶史浩《青玉案》词:“一来人世,有缘相遇,得得为鸳侣。”
▶丘崇《水调歌头》词:“九日明朝佳节,得得天教好景,供与醉时吟。”
▶又《蝶恋花》词:“梅子着花当献寿。得得天工,有意还知否?”张纲《凤栖梧》词:“五日小春休屈指。花发西轩,早已传春意。应为高堂催燕喜,一枝得得来呈瑞。”
▶辛弃疾《满江红》词:“着意登楼瞻玉兔 ,何人张幕遮银阙。倩飞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以上所云得得,亦皆特特也。
2 表示不甘屈服,金元市井人的口语词。
▶金刻《刘知远诸宫调》第一:“高声一派,口中只道:得得!两度三回不放了你才。”意谓:“高声一片,口中只说好!好!两次三番,不会放过你这个贼(才)。”
得得ㄉㄜˊ ㄉㄜˊdé dé①特地、專程。唐.貫休〈陳情獻蜀皇帝〉詩:「一缾一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②形容行走的樣子。宋.黃庭堅〈減字木蘭花.中秋多雨〉詞:「今夜雲開,須道姮娥得得來。」③狀聲詞。形容走路的聲音或馬蹄聲等。如:「他騎著馬,得得的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