徥
拼音:shì
释义:1.偕行貌。2.同“恃”。3.同“是”。准则。4.苗条貌。
组词
徍徥拼音
shì笔顺
丿 丿 丨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1.苗条的样子。2.行走的样子。3.古同“是”,准则。4.古同“恃”,依仗。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徥-中華語文大辭典徥ㄕˋshì〈書〉走路的樣子。
徥-中華大字典1、徥讀音:常支切,音匙,支韻。釋文:~~。行貌。爾雅曰。~、則也。見《說文》。《段注》:今本釋言作是。葢古爾雅假~爲是也。
2、徥讀音:上紙切,音是,紙韻。釋文:行貌。朝鮮語也。見《廣韻》。
3、徥讀音:徒駭切,音䈆,蟹韻。釋文:行也。一曰細而有容。見《集韻》。
4、徥讀音:丈尒切,音豸,紙韻。釋文:行衙衙謂之~。見《集韻》。
5、徥讀音:徒皆切,音僗,佳韻。釋文:
❶徍~。行貌。見《集韻》。
❷秦晉之間、凡細而有容謂之嫢。或曰~。見《方言》。
6、是讀音:上紙切,音姼,紙韻。釋文:
❶直也。从日正。見《說文是部》。《段注》:~从日正。會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
❷非之反也。《禮記曲禮》:明~非也。
❸則也。見《爾雅釋言》。
❹嗜也。人嗜樂之也。見《釋名釋言語》。
❺理也。《國語楚語》:王弗~。
❻實也。《國策西周策》:~攻用兵。
❼此也。《論語爲政》:~可忍也。
❽猶執也。《禮記喪大記》:大胥~歛。
❾謂可其意也。《荀子富國》:其所~焉誠美。
❿實指人物之辭。《孟子滕文公》:~焉得爲大丈夫乎。
⓫駮正也。《後漢安帝紀》:詔五經博。士~正文字。
⓬實也。《詩閟宮》:~生后稷。〔王引之云〕:此猶言實生后稷也。
⓭祇也。《論語爲政》:今之孝者。~謂能養。〔王引之云〕:此猶言祇謂能養也。
⓮夫也。《禮記三年問》:今~大鳥獸。〔王引之云〕:此猶言今夫大鳥獸也。
⓯猶於~也。《書禹貢》:桑土旣蠶。~降邱宅土。〔王引之云〕:此猶云于~降邱宅土也。
⓰高~。山名。《山海經北山經》:高~之山。滋水出焉。〔在今山西靈邱縣西北〕。
⓱通事。《新序雜事》:君臣不合。國~無由定矣。
⓲通氏。《禮儀士昏禮》:惟~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作氏〕。
⓳姓也。吳~儀。唐~光。
7、是讀音:田黎切,音題,齊韻。釋文:月邊也。《公羊僖十六年傳》:~月者。何僅逮~月。也
〔注〕:~、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如字。一音徒兮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ì
1、[徍徥]wā shì
斜行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