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
拼音:pěng
释义:1.用双手托着或相向夹持。2.量词,用于两手能捧起的东西。3.奉承人或代人吹嘘。
组词
捧场 捧读 捧杯 吹捧 追捧 捧角 捧腹 捧哏 捧持 捧臭脚 捧日营 捧上天 令人捧腹 众星捧月 捧到天上 捧毂推轮 捧腹轩渠 捧腹大笑 捧头鼠窜 捧心西子 捧檄色喜拼音
pěng笔顺
一 亅 ㇀ 一 一 一 丿 ㇏ 一 一 丨左窄右宽。“扌”横画稍短,竖钩端正。“奉”撇捺舒展,横画平行均匀,竖画居中直下。
同音字
拼音为pěng的字 拼音为peng的字基础解释
1.用双手托:~着花生米。双手~住孩子的脸。 2.用于能捧的东西:一~枣儿。捧了两~米。 3.奉承人或代人吹嘘:~场。你别再~我了。详细解释
(形声。从手,奉声。本义:两手承托。古多作“奉”)
同本义
捧,两手承也。——《广韵》
捧馈而哭。——《穆天子传》。注:“捧,两手持也。”
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后汉书·朱浮传》
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晋· 干宝《搜神记》
又如:捧戴(托举;扶拥);捧脚(捧承他人的脚。形容随从众多);捧檄(接受诏书为官就任);捧头鼠窜(形容抱头而逃、狼狈至极);捧茗(端茶)
拱手 [cup one's hands]。
如:捧手(拱手);捧袂(犹拱手)
掬 。
如:捧起水来喝了一大口
代人吹嘘或奉承、拥戴别人 。
如:捧日(拥戴帝王。旧时以日喻帝王)
簇拥 。
如:捧拥(簇拥);捧心西子(比喻白海棠的娇弱柔美)
用于两手能捧的东西 。
如:两捧豆子
〈动〉
〈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捧-中華語文大辭典捧ㄆㄥˇpěnɡ1.用兩手托著(物品)。[例]~茶|~鐵飯碗。2.阿諛奉承;吹捧讚揚。[例]~場|你三言兩語就把他~上了天。3.量詞。用於計算用兩手捧的物品。[例]一~雪|兩~米。
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捧 pěng
① 动双手托着。李白《北风行》:“黄河~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② 动奉承;巴结。《红楼梦》:“仗着宝玉疼他们,众人就都~着他们。” ③ 动搀扶。元稹《莺莺传》:“俄而红娘~崔氏而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ěng
1、[众星捧月]zhòng xīng pěng yuè
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2、[捧场]pěng chǎng
原指特意到剧场去赞赏戏曲演员表演,今泛指特意到场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表示支持,或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说赞扬的话。
3、[吹捧]chuī pěng
吹嘘捧场:无耻~。
4、[捧腹大笑]pěng fù dà xiào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5、[捧角]pěng jué
给某个演员捧场。
6、[追捧]zhuī pěng
追逐捧场:这名歌坛新星受到不少青少年的~。
7、[捧腹]pěng fù
笑得过于厉害,会使横膈膜剧烈收缩与扩张,需要捧着肚子加以保护。用以形容大笑:令人~。
8、[捧杯]pěng bēi
获得奖杯,特指在竞赛中夺得冠军。
9、[捧杀]pěng shā
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不要~有才华的青年演员。
10、[捧哏]pěng gén
1.相声的配角用话或表情来配合主角逗人发笑。 2.指相声表演中的配角。
11、[捧读]pěng dú
敬辞,读(别人的文章等)
12、[捧托]pěng tuō
用两掌托住。
13、[捧手]pěng shǒu
拱手。表示敬意。《文选·班固<东都赋>》:“捧手欲辞。”李善 注引《孔子三朝记》:“孔子 受业而有疑,捧手问之,不当避席。”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南人(丧家)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唐 张继《送张中丞归使幕》诗:“满臺簪白笔,捧手恋清辉。”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 启超 ﹞行年十七,始获捧手於 南海 康先生 之门。”亦用以形容无所事事。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天启圣聪》:“时次揆 归德 代为政,羣贤辐輳其门。末相 山阴,捧手受成而已。”
14、[捧足]pěng zú
以示敬意。
15、[捧土]pěng tǔ
东汉 初,朱浮 为大将军 幽州 牧,负责讨定北边。
16、[捧檄]pěng xí
东汉 人 毛义 有孝名。张奉 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 毛义 去任守令,毛义 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张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来 毛义 母死,毛义 终于不再出去做官,张奉 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唐 骆宾王《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桹下 贵洲。”南唐 伍乔《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诗:“束书西上謁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明 徐渭《谢督府胡公启》:“徒知母在而喜,顽然捧檄之情;务拟身教所先,遵以齐眉之敬。”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毛义 捧檄色喜,固以家贫亲老。”
17、[捧日]pěng rì
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 2.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18、[撮捧]cuō pěng
犹奉承。
19、[赍捧]jī pěng
1.捧持。 2.齎捧:捧着。
20、[賫捧]jī pěng
捧持。《水浒传》第一回:“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賫捧御书丹詔,亲奉龙香,来请天师。”《封神演义》第九九回:“子牙 将符敕亲自賫捧,借土遁往 岐山 前来。”
21、[捧戴]pěng dài
托举;扶拥。
22、[捧脚]pěng jiǎo
《隋书·王劭传》:“﹝ 隋文帝 ﹞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 捧脚,李盛 扶肘得上。”后多指奉承谄媚。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留声机器的回音》:“你看这位小丑多么神气!这些捧脚的青年多么可悯呢!”
23、[齎捧]jī pěng
捧着。《水浒传》第一回:“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御书丹詔,亲奉龙香,来请天师。”明 张元凯《西苑宫词》之五:“凤阁传呼鱼钥开,中官齎捧御题来。”
24、[捧持]pěng chí
恭敬地托着、拿着;环抱形地握持。
25、[捧袂]pěng mèi
1.犹拱手。 2.指相见。
26、[捧拥]pěng yōng
1.簇拥。 2.犹尊奉。
27、[簇捧]cù pěng
簇拥。
28、[捧靴]pěng xuē
唐 华州 刺史 崔戎 离任时,州人恋惜他,有脱去他的靴子,不让走的。见《旧唐书·崔戎传》。后用为挽留清廉地方官的典故。
29、[捧上天]pěng shàng tiān
过度颂扬;过高估计,吹捧。
30、[捧臭脚]pěng chòu jiǎo
同“捧脚”。管桦《竹》:“有的官看皇帝眼色办事,明知道皇帝错了,他却溜须拍马,捧臭脚,一个劲儿地奉承:‘万岁圣明!万岁圣明!’”
31、[捧到天上]pěng dào tiān shàng
比喻吹捧过分。
32、[西子捧心]xī zǐ pěng xīn
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33、[你吹我捧]nǐ chuī wǒ pěng
指互相吹嘘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34、[呵脬捧卵]hē pāo pěng luǎn
犹呵卵。
35、[自吹自捧]zì chuī zì pěng
自我吹嘘,自己捧场。
36、[推轮捧毂]tuī lún pěng gǔ
抬起车毂,推动车轮。比喻推荐人才。
37、[蚊蝇捧酒]wén yíng pěng jiǔ
用肮脏的事物做代言,没有人会承认所代言的东西是好的。
38、[捧头鼠窜]pěng tóu shǔ cuàn
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39、[撰杖捧屦]zhuàn zhàng pěng jù
词语解释谓侍奉长者。语本《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陈澔集说:'气乏则欠,体疲则伸;撰,犹持也。此四者皆厌倦之容,恐妨君子就安,故请退。'本谓长者坐久而持杖履﹐有厌倦起行之意。
40、[掇臀捧屁]duō tún pěng pì
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