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tāo

释义:1.〈书〉同“韬”。见于人名。

组词

弢藏 弢敛 弢弓 弢光 弢迹 弢钤 弢袠 伏弢 弢迹匿光 跅弢不羁

拼音

tāo

笔顺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tāo的字 拼音为tao的字

基础解释

同“韬”。多用于人名。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弓,比( tāo),象下垂的装饰物。本义:弓袋)

  2. 同本义

    弢,弓衣也。——《说文》

    弢无弓。——《国语·齐语》

    矢服谓之弢。——《小尔雅》

    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左传》

  3. 囊;套子

    乃内旌于弢中。——《左传·成公十六年》

  4. 韬略,用兵的谋略

    从说之则以金版六弢。——《庄子·徐无鬼》

    《周史六弢》六篇。——《汉书·艺文志》

〈动〉

  1. 通“韬”。隐藏

    弢迹匿光。——陆机《汉高功臣颂》

    又如:弢弓(藏弓入弢);弢光(弢迹匿光的省语。指隐藏光采才华,不表露于外);弢迹(收敛形迹);弢铃,弢藏(隐藏);弢敛(收敛,敛藏)

  2. 束缚;禁锢

    解其天弢。——《庄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弢-中華語文大辭典

弢ㄊㄠtāo1.〈書〉裝弓的套子。[例]~無弓,服無矢(《國語‧齊語》)。2.〈書〉泛指裝東西的袋子、套子。[例]熒乃內旌於~(《左傳‧成公十六年》)。3.〈書〉韜略;兵法。通「韜」。[例]六~。4.〈書〉隱藏;收斂。通「韜」。[例]彭越觀時,~跡匿光(《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

弢-中華大字典

1、弢讀音:他刀切,音叨,豪韻。釋文:
❶弓衣也。从弓丫。丫、忯飾。與巀同意。見《說文》。
 〔按左氏成公十六年傳。楚共王召養由基。使射呂錡。中項。伏~。注云。~、弓衣。蓋從許義〕。
❷旌囊也。《左成十六年傳》:內旌于~中。
❸通韜。《莊子徐无鬼》:從說之則以金版六~。《釋文》:司馬崔云。金版六~。皆周書篇名。或云祕讖也。本又作六韜。謂太公六韜。文武虎豹龍犬也。
2、韜讀音:他刀切,音叨,豪韻。釋文:
❶劒衣也。見《說文》。
❷緩也。見《廣雅釋詁》。
❸寬也。見《廣雅釋詁》。
❹義也。見《玉篇》。
❺弓藏也。見《廣雅釋器》。
❻藏也。見《廣韻》。
❼六~。書名。太公著六~五卷。晁公武云。兵家權謀之書。司馬彪云。六~、乃周書篇名。今世因謂有機變者曰有~略。字又作弢。
❽通翿。《儀禮鄕射禮記》:杠長二仞。以鴻脰~上二尋。
 〔注〕:今文~爲翿。
3、韜讀音:叨号切,音套,號韻。釋文:臂衣也。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āo

1、[六弢]liù tāo

见“六韜”。

2、[弢迹]tāo jì

收敛形迹。

3、[弢钤]tāo qián

1.犹弢藏。 2.古代兵书《六韬》和《玉钤》的并称。后因以称用兵的谋略。

4、[弢光]tāo guāng

谓隐藏才华,不使外露。

5、[豹弢]bào tāo

用豹皮制成的弓袋。

6、[伏弢]fú tāo

仆倒在弓套上。《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 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 吕錡。中项,伏弢。以一矢復命。”《国语·晋语九》:“郑 人击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韦昭 注:“弢,弓衣也。”后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唐 王维《为曹将军谢写真表》:“愿死艺於伏弢,誓杀身於鸣轂。”明 唐顺之《谢赐银币表》:“臣窃愧恩深力浅,任重才疎,敢忘伏弢,益思敌愾。”

7、[锦弢]jǐn tāo

锦制的弓袋或剑鞘。

8、[弢袠]tāo zhì

喻世情的束缚。弢,弓衣;袠,剑衣。

9、[天弢]tiān tāo

谓天然的束缚。

10、[弢弓]tāo gōng

藏弓入弢。谓平息兵事。

11、[弢敛]tāo liǎn

犹收敛,敛藏。

12、[弢藏]tāo cáng

隐藏。

13、[跅弢不羁]tuò tāo bù jī

放荡不受拘束。同“跅弛不羁”。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弢的反义词 弢的近义词 弢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弢能组什么词
  • 弢能组什么词语
  • 弢可以组什么词
  • 弢可以组什么词语
  • 弢字可以组什么词
  • 弢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弢字能组什么词
  • 弢字能组什么词语
  • 弢字开头的成语
  • 弢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