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
拼音:xī
释义:1.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的牲畜。2.[牺牲]古代为祭祀宰杀的牲畜;。3.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4.泛指为了某种目的舍弃权利或利益等。
组词
牺牲 自我牺牲 牺牛 牺尊 庖牺 庖牺氏 包牺氏 伏牺 三牺 牺羊拼音
xī笔顺
丿 一 丨 ㇀ 一 丨 𠃍 丿 ㇄ 一左长右短。“牛”撇短斜,横居竖的中上部,竖画正直。“西”上横稍短,下框扁方,上宽下窄,“儿”居框正中。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古指作祭品 用的牲畜: ~牛。详细解释
(形声。从牛,羲声。本义:做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
同本义
牺,宗庙之牲也。——《说文》
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书·微子》。传:“色纯曰牺。”
共其牺牲。——《周礼·牧人》。注:“毛羽完具也。”
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牲。——《大戴礼记·曾子大圆》
自惮其牺也。——《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名词,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指猪、牛、羊等。玉,指玉器。帛,丝织品。)——《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牺羊(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羊);牺牢(供宴飨或祭祀用的牛、羊、猪);牺宰(古代祭祀时掌管牺牲的官吏)
指伏羲氏
于穆二圣,仁等春生,除弃周汉遐轨 牺庭。——《魏书·程骏传》
又如:牺年(伏羲氏之世。借指太平盛世);牺皇(羲皇。称伏羲氏)
酒樽名(以前读 suō,今读 xī)
牺,酒尊名。——《集韵》
又如:牺人(官名。专掌供设酒醴的官吏);牺羽(古代雕饰于酒樽的禽鸟图案);牺杓(瓢的别称)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牺-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犧
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牺(犧)xī
书做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ī
1、[牺牲]xī shēng
1.古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2.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他为人民的利益~了。 3.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他经常为了工作~个人的休息时间。
2、[牺牛]xī niú
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
3、[自我牺牲]zì wǒ xī shēng
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4、[牺尊]xī zūn
亦作“牺樽”。亦作“牺罇”。亦作“牺鐏”。古代酒器。作牺牛形,背上开孔以盛酒。或说于尊腹刻画牛形。《诗·鲁颂·閟宫》“白牡騂刚,牺尊将将。”朱熹 集传:“画牛於尊腹也。或曰,尊作牛形,凿其背以受酒也。”《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国语·周语中》“奉其牺象”三国 吴 韦昭 注:“牺,牺樽,饰以牺牛。”唐 陈子昂《窅冥君古坟记铭序》:“豚鸡在奠,牺鐏若歆。”唐 欧阳詹《明水赋》:“湛玉壶以无垢,入牺罇而有待。”宋 王安石《比部员外郎陈君墓志铭》:“或断而焚,或剖以为牺尊。”明 焦竑《焦氏笔乘·牺樽》:“《三礼图》画彝形,刻划牺象於其上。此鄙儒未见其器,妄想图形。谨按《博古图》作牛形背上开窍以注酒,曰牺罇。如象形者曰象罇。据此,可证《三礼图》之谬。”
5、[牺娲]xī wā
伏羲氏 和 女娲氏 的并称。
6、[牺羽]xī yǔ
古代雕饰于酒樽的禽鸟图案。
7、[三牺]sān xī
1.三只纯色的牛。《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介葛卢 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 2.指祭祀用的雁、鹜、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三牺,鴈、鶩、雉。”一说指牛羊豕。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今案五牲,牛羊豕犬鸡也;三牺,牛羊豕也。”汉 班固《东都赋》:“於是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
8、[纯牺]chún xī
古时用于祭宗庙的纯色全体牲畜。
9、[牺杓]xī sháo
瓢的别称。
10、[牺象]xī xiàng
古代饰有鸟形、鸟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郑玄 注:“尊,酒器也。牺尊以沙羽为画饰,象骨饰之。”《左传·定公十年》:“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杜预 注:“牺象,酒器,牺尊,象尊也。”孔颖达 疏:“郑众 云……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阮諶《三礼图》:牺尊画牛以饰,象尊画象以饰,当尊腹上画牛象之形。王肃 以为牺尊象尊为牛象之形,背上负尊。魏 太和 中,青州 掘得 齐 大夫 子尾 送女器,为牛形而背上负尊,古器或当然也。”唐 刘禹锡《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朱而蓝之,犹足为器。”明 杨珽《龙膏记·起衅》:“南衙北府无相抗,怎把干戈暗藏牺象。”
11、[轩牺]xuān xī
见“轩羲”。
12、[人牺]rén xī
古代用作祭祀的人,谓之人牺。
13、[牺皇]xī huáng
即 羲皇。称 伏羲氏。
14、[牺农]xī nóng
伏羲氏 和 神农氏 的并称。
15、[牺宰]xī zǎi
指古代祭祀时掌管牺牲的官吏。
16、[牺经]xī jīng
即《易》经。相传八经卦为 伏羲氏 作,故称。宋 陈彭年《北岳安天玄圣帝碑》:“中馈之治,协象於 牺 经;作合之功,齐声於 周 雅。”
17、[牺牷]xī quán
1.指古代祭祀时,天子用的纯色牲和诸侯用的全体之牲。 2.泛指祭祀用的牲畜。
18、[畏牺]wèi xī
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汉 班固《幽通赋》:“周 贾 盪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服。”
19、[齐牺]qí xī
古代诸侯缔结盟约时用作祭品的纯色牲畜。《左传·昭公十三年》:“晋 礼主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牺而布诸君,求终事也。”杜预 注:“齐牺,齐盟之牺牲。”
20、[牺鐏]xī zūn
见“牺尊”。
21、[牺牢]xī láo
供宴飨或祭祀用的牛、羊、猪。
22、[文牺]wén xī
身披彩绣以备宰杀供祭祀用的牛。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后用以喻仕宦虽享厚禄,终必罹祸。
23、[牺罇]xī zūn
见“牺尊”。
24、[牷牺]quán xī
即牷牲。
25、[象牺]xiàng xī
祭祀用的酒樽。
26、[牺币]xī bì
牺牲和币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27、[牺人]xī rén
古代祭祀时掌供酒醴的官。
28、[牺腯]xī tú
备供祭祀用的肥猪。
29、[牺樽]xī zūn
见“牺尊”。
30、[牺羊]xī yáng
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羊。
31、[牺盛]xī shèng
古代供祭祀的牲畜和谷物。语本《书·泰誓上》:“牺牲粢盛,既于凶盗。”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牺盛惟馨,本於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
32、[牺赋]xī fù
征收供祭祀用的牺牲。
33、[牺猳]xī jiā
古代祭祀用的牡豕。
34、[郊牺]jiāo xī
天子祭天地所用的牺牲。
35、[伏牺]fú xī
见“伏羲”。
36、[炮牺]pào xī
即 伏牺。炮,通“庖”。
37、[牺和]xī hé
王莽 所设官名。即大司农,九卿之一,主掌全国财赋。也称“羲和”。
38、[丰牺]fēng xī
丰盛的祭品。
39、[豢牺]huàn xī
谓喂养牲畜。
40、[骍牺]xīng xī
祭祀用的赤色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