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
拼音:fèi
释义:1.房屋倾圮无用。2.后泛指倾圮,倒塌。3.荒芜;荒废。4.败坏;衰败。5.旷废;懈怠。6.抛弃;废弃。7.引申为多余无用。如:废物;废人。8.黜免;放逐。9.停止;中止。10.疲不能起或因伤残而失去作用。11.器物无足。12.坠;跌。13.偃伏。14.留置;放置。15.出卖。参见“廢居”。16.失望。参见“廢然”。17.大。形容程度深。18.大。夸大。19.用同“費”。20.通“發”。精神焕发。21.通“發”。行;实施。22.杀,杀死。
拼音
fèi笔顺
丶 一 丿 ㇇ 丶 丿 丿 ㇏ 𠃍 一 ㇉ 丿 ㇍ ㇇ 丶同音字
拼音为fèi的字 拼音为fei的字基础解释
见“废”。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廢-中華語文大辭典廢废ㄈㄟˋfèi1.停止;捨棄。[例]~止|~除|半途而~|車報~了。2.失去效用的。[例]~水|~物|~鐵|~報紙。3.衰敗;毀壞。[例]~墟|荒~|幾經興~。4.身體殘缺。[例]~疾|殘~。
廢-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412.【廢】
一捨棄,停止,廢棄。論語微子:“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孟子梁惠王上:“然則廢釁鐘與?”
二衰敗,跟“興”相對。孟子離婁上:“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引申爲無用的。如說“廢物”“作廢”。
三除去職位。有時指皇帝被廢。漢書霍光傳:“古者廢放之人,屏於遠方。”(屏bǐng:棄。)有時指官吏被廢(革職)。歐陽修蘇氏文集序:“子美官至大理評事集賢校理而廢。”
四殘廢。莊子讓王:“右手攫之,則左手廢。”
特指癱瘓。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廢:指嚇得像癱瘓一樣。)後漢書鄭玄傳:“起廢疾。”(能使手足癱瘓者站起來。)
五疲極不能行動。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