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ěr

释义:1.耳朵,听觉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分外耳、中耳、内耳,内耳主听和身体平衡。2.形状像耳的东西。3.像耳朵一样分布两侧的。

组词

耳目 面红耳赤 耳朵 木耳 右耳 耳聪目明 掩耳盗铃 震耳欲聋 耳熟能详 悦耳

拼音

ěr

笔顺


横画和竖画分别平行,间距均匀;上横短,下横长,竖画正直。

同音字

拼音为ěr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基础解释

1.耳朵:~聋眼花。~闻目睹。 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位置在两旁的:~房。~门。 4.姓。 5.而已;罢了:想当然~。技止此~。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3. 听觉,听力 。

    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4. 耳状的东西 。

    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5.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6.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动〉

  1. 听到,听说 。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4.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5.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6.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耳耳-汉语大词典

耳耳1.众盛貌。
●《诗·鲁颂·閟宫》:“龙旗承祀,六辔耳耳。”
●毛传:“耳耳然,至盛也。”
●明宋濂《拟晋武帝武功颂》:“皇华载遣,六辔耳耳。”
2.《三国志·魏志·崔琰传》:“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琰为徒隶。”后因以“耳耳”表示有所不足之辞,犹言罢了罢了。
●宋苏轼《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之一:“平生无一女,谁复叹耳耳。”
●元柯芝《耳耳》诗:“耳耳非佳语,陆陆难为颜。”
3.挺拔貌。
●宋梅尧臣《得余干李尉书录示唐人干越亭诗因以寄题》诗:“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峰碧耳耳。”

耳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耳耳ㄦˇ ㄦˇěr ěr①爾爾,盛多的樣子。《詩經.魯頌.閟宮》:「龍旂承祀,六轡耳耳。」②挺立的樣子。宋.梅堯臣〈得餘干李尉書錄示唐人于越亭詩因以寄題〉:「南斗戛湖波不起,長刀剡峰碧耳耳。」③不滿足的語詞,相當於如此、而已。如:「素聞他膽識過人,今見不過耳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ěr

1、[耳朵]ěr duo

听觉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除管听觉外,还管身体的平衡。

2、[入耳]rù ěr

中听:不~。这句话十分~。

3、[耳目]ěr mù

1.耳朵和眼睛:掩人~(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2.指见闻:~所及。~一新。~不广。 3.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众多。

4、[木耳]mù ěr

也叫云耳、黑木耳。真菌的一种。略呈人耳形,褐色。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革质。生于枯死的树干上,可供食用。

5、[面红耳赤]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6、[耳机]ěr jī

受话器。

7、[银耳]yín ěr

真菌的一种,白色,半透明,富于胶质。生长在枯死或半枯死的栓皮栎等树上。用作滋养品。也叫白木耳。

8、[耳鸣]ěr míng

外界并无声音而患者自己觉得耳朵里有鸣叫的声音。多由中耳、内耳或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9、[耳光]ěr guāng

用手打在耳朵附近的部位叫打耳光。事实给了造谣的人一记响亮的~。也说耳光子。

10、[耳环]ěr huán

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多用金、银、玉石等制成。

11、[耳聋]ěr lóng

听不见声音。

12、[中耳]zhōng ěr

外耳和内耳之间的部分,内有三块互相连接的听骨(锤骨、砧骨和镫骨)。

13、[耳垂]ěr chuí

耳朵的一部分,在耳轮的下面。

14、[耳闻]ěr wén

听说:~不如目见。这事略有~,详细情况不很清楚。

15、[刺耳]cì ěr

声音尖锐、杂乱或言语尖酸刻薄,使人听着不舒服:~的刹车声。他这话听着有点儿~。

16、[耳蜗]ěr wō

内耳的一部分,在内耳的最前部,形状像蜗牛壳,内部有淋巴和听神经,是听觉的感受器。

17、[外耳]wài ěr

耳朵最外面的一部分,由耳郭和外耳道构成。

18、[耳塞]ěr sai

〈名〉耳垢gòu。

19、[耳畔]ěr pàn

亦作“耳伴”。耳边。

20、[耳屎]ěr shǐ

耵聍的俗称。

21、[内耳]nèi ěr

耳朵最里面的一部分,是由复杂的管状物构成的,分为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主管听觉和身体的平衡。

22、[耳洞]ěr dòng

在耳朵上通过外部方案打通一个孔从而形成的洞。

23、[耳饰]ěr shì

戴在耳朵上的装饰品,如耳环、耳坠等。

24、[耳垢]ěr gòu

耵聍的通称。

25、[耳根]ěr gēn

1.耳朵的根部。 2.耳朵:~清净。‖也说耳根子。

26、[耳坠]ěr zhuì

耳环(多指带着坠儿的)。也说耳坠子。

27、[耳语]ěr yǔ

凑近别人耳朵小声说话;咬耳朵。

28、[右耳]yòu ěr

汉字偏旁,其形为“阝”,如“邦”、“郊”、“部”等字的右边部分。

29、[耳膜]ěr mó

鼓膜。

30、[耳廓]ěr kuò

耳郭。

31、[耳轮]ěr lún

耳郭的边缘,大部分向前卷曲,下连耳垂。

32、[耳背]ěr bèi

听觉不灵:老人身体还硬朗,就是有点~。

33、[侧耳]cè ěr

侧转头,使一边的耳朵向前边歪斜,形容认真倾听:他探身窗外,~细听。

34、[苍耳]cāng ěr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长卵形,有钩刺,可榨油,也可入药,能发汗、通鼻窍、祛风湿。

35、[亲耳]qīn ěr

用自己耳朵听见。

36、[耳际]ěr jì

耳畔。

37、[耳穴]ěr xué

人体某一部分有病时,就会反应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这些部位就是耳针治疗的刺激点,统称为耳穴。

38、[耳福]ěr fú

听到美好的音乐、戏曲、曲艺等的福分:大饱~。

39、[耳孔]ěr kǒng

外耳门。

40、[耳顺]ěr shùn

1.《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年逾~。~之年。 2.顺耳:这个唱腔我听着倒还~。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耳的反义词 耳的近义词 耳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耳能组什么词
  • 耳能组什么词语
  • 耳可以组什么词
  • 耳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耳字可以组什么词
  • 耳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耳字能组什么词
  • 耳字能组什么词语
  • 耳字开头的成语
  • 耳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