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
拼音:tǎng
释义:1.古时指收藏钱财的府库和府库里的钱财。2.〈古〉又同“孥”nú。3.国库里的钱财;公款。
组词
国帑 帑银 帑椟 部帑 公帑 私帑 帑金 府帑 帑库拼音
tǎng笔顺
𡿨 丿 一 ㇇ ㇏ 丨 𠃌 丨同音字
拼音为tǎng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详细解释
〈名〉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说文》
库藏曰帑。——《通俗文》
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后汉书》
又如:帑实(府库中的财物);帑廪(国库与粮仓);帑廥(国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帑藏(国库);帑储(府库储积);帑簿(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帑银(国库中的银子)
指国家库藏的金帛
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又如:国帑(国家的公款);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裹金帛的囊
行帑无寸金,卫兵不宿饱。——《旧唐书》
〈动〉
藏匿
帑金帛舍。——《晋书音义》
又如:帑屋(帑舍。贮藏金银的库房);帑帛(库藏的丝织品)
1. 帑 [tǎng]
- 帑 [tǎng]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说文》
库藏曰帑。——《通俗文》
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后汉书》
又如:帑实(府库中的财物);帑廪(国库与粮仓);帑廥(国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帑藏(国库);帑储(府库储积);帑簿(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帑银(国库中的银子)
指国家库藏的金帛
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又如:国帑(国家的公款);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裹金帛的囊
行帑无寸金,卫兵不宿饱。——《旧唐书》
藏匿
帑金帛舍。——《晋书音义》
又如:帑屋(帑舍。贮藏金银的库房);帑帛(库藏的丝织品)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帑-中華語文大辭典帑帑ㄊㄤˇtǎnɡ〈書〉國庫;國有的錢財;公款。[例]國~|浪費公~。
帑-中華大字典1、帑讀音:農都切,音奴,虞韻。釋文:
❶妻子也。《左文六年傳》:宣子使臾駢送其~。
〔按詩常隸傳。~、子也。禮記中庸注。古者謂子孫曰~。皆假奴爲之。字亦作孥〕。
❷鳥尾也。《左襄二十八年傳》:以害鳥~。
〔疏〕:~者細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於鳥則鳥尾曰~。妻子爲人之後。鳥尾亦鳥之後。故俱以~爲言也。
❸通怒。《漢書天文志》:其怒靑黑色。
〔注〕:李奇曰。怒、當言~。晉灼曰。~、雌也。
❹通虜。《後漢朱馮虞鄭周傳贊》:魴用降~。
2、帑讀音:坦朗切,音曭,養韻。釋文:金幣所藏也。見《說文》。《段注》:~之言囊也。以幣帛所藏。故从巾。
3、伖釋文:同帑。見《韻會》。
4、孥讀音:農都切,音奴,虞韻。暖五切,音弩,麌韻。奴故切,音怒,遇韻。釋文:
❶子也。《書甘誓》:予則~戮汝。
〔注〕:罪並及其子也。
❷妻子也。《孟子梁惠王》:罪人不~。
❸子弟也。《太玄眾》:丈人摧~。
❹通帑。鳥尾也。《左襄二十八年傳》:以害鳥帑。
〔注〕:鳥尾曰帑。
〔疏〕:帑者細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帑。於鳥則鳥尾曰帑。妻子爲人之後。鳥尾亦鳥之後。故俱以帑爲言也。
〔按文六年疏曰。說文。帑、金幣所藏。字書帑從子。經傳妻帑亦從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ǎng
1、[公帑]gōng tǎng
公款。帑(tǎng)。
2、[帑金]tǎng jīn
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3、[部帑]bù tǎng
清 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
4、[帑僇]tǎng lù
谓刑戮连及子女。
5、[寄帑]jì tǎng
同“寄孥”。《孔丛子·居卫》:“所愿者唯君修礼义,富百姓,而 伋 得寄帑於君之境内,从襁负之列,其荣多矣。”
6、[正帑]zhèng tǎng
谓国库里的钱财。
7、[财帑]cái tǎng
指财物钱币。
8、[帑实]tǎng shí
府库中的财物。
9、[帑帛]tǎng bó
库藏的丝织品。
10、[帑钱]tǎng qián
指储藏之财物。
11、[国帑]guó tǎng
国家的公款。帑(tǎng):古指银库和库里的钱财。
12、[盗帑]dào tǎng
盗窃库藏。《清史稿·王弘祚传》:“﹝ 康熙 ﹞七年,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
13、[帑库]tǎng kù
官家藏钱财的府库。
14、[帑府]tǎng fǔ
即帑库。
15、[府帑]fǔ tǎng
国库。《汉书·匈奴传下》:“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颜师古 注:“府,物之所聚也;帑,藏金帛之所也。”《南齐书·东昏侯纪》:“府帑既竭,肆夺市道,工商裨贩,行号道泣。”
16、[中帑]zhōng tǎng
国库的钱财。
17、[帑屋]tǎng wū
贮藏金银的库房。《隋书·食货志》:“开皇 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賚给,不踰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於廊廡之下。”唐 寒山《诗》之二四一:“奴马满宅舍,金银盈帑屋。”
18、[廪帑]lǐn tǎng
指仓储的粮食和库存的金帛。
19、[库帑]kù tǎng
官库所藏的钱财。
20、[私帑]sī tǎng
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
21、[帑项]tǎng xiàng
国库里的钱财;款项。
22、[仓帑]cāng tǎng
粮仓和钱库的合称。
23、[帑抹]tǎng mǒ
戎服的异称。
24、[收帑]shōu tǎng
见“收孥”。
25、[帑藏]tǎng cáng
1.亦作“帑臧”。国库。 2.指钱币、财产。
26、[帑舍]tǎng shè
即帑屋。
27、[帑簿]tǎng bù
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
28、[军帑]jūn tǎng
军用的库藏。《新唐书·藩镇传·刘悟》:“﹝ 刘悟 ﹞下令曰:‘入 鄆,人赏钱十万,听復私怨,财蓄恣取之,唯完军帑,违者斩。’”《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戍 桂州 者已六年,屡求代还,戡 言於 彦曾,以军帑空虚,发兵所费颇多,请更留戍卒一年;彦曾 从之。”
29、[帑廪]tǎng lǐn
国库与粮仓。
30、[妻帑]qī tǎng
亦作“妻孥”。妻子和儿女。
31、[帑庾]tǎng yǔ
1.储藏钱财、粮食的仓库。 2.指钱粮。
32、[帑臧]tǎng zāng
见“帑藏”。
33、[鸟帑]niǎo tǎng
轸星。为南方朱鸟七宿之末。帑,通“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弃其次,而旅於明年之次,以害鸟帑。”杜预 注:“南为朱鸟,鸟尾曰帑。”孔颖达 疏:“帑者,细弱之名,於人则妻子为帑,於鸟则鸟尾曰帑。妻子为人之后,鸟尾亦鸟之后,故俱以帑为言也。”
34、[官帑]guān tǎng
国库;国库里的钱财。
35、[帑廥]tǎng kuài
词语解释帑廥ㄊㄤˇ ㄎㄨㄞˋ国家贮藏财币和粮食的府库。新唐书.卷一一三.张文瓘传:「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壁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会迪简以帑廥匮竭,稍简罢士之疲老者。」
36、[帑椟]tǎng dú
钱柜。
37、[内帑]nèi tǎng
皇帝、皇室的私财、私产。
38、[帑储]tǎng chǔ
府库储积。
39、[帑银]tǎng yín
国库中的银子。《宋史·食货志上六》:“孝宗 隆兴 二年秋,霖雨害稼,出内帑银四十万两,变糴以济民。”《明史·河渠志六》:“请帑银三万两,并 灵州 六年盐课,以给其费。”《红楼梦》第七一回:“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杯四件,帑银五百两。”
40、[禁帑]jìn tǎng
指宫内仓库所藏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