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ì

释义:1.严格,切实。2.严肃;猛烈。3.〈古〉又同“砺”;又同“癞”lài。4.(Lì)姓。5.磨快。6.勉励;激励。

组词

厉害 厉行 严厉 厉爽 凌厉 凶厉 厉音 厉志 厉山氏 厉无咎 白厉厉 厉兵秣马 雷厉风行 再接再厉 秣马厉兵 色厉内荏 声色俱厉 厉精更始 厉精图治

拼音

笔顺

丿 𠃌 丿
上横不宜太长,撇画舒展,斜度适中。“万”横折钩取左斜势,与撇画平行。整体布局宽松。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1.严格:~行节约。 2.严肃;猛烈:正言~色。雷~风行。 3.古又同“砺”。 4.古又同“疠”。 5.古又同“励”。 6.古又同“癞(lài)”。

详细解释

〈名〉

  1. (是“砺”的本字。从厂( 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礪。” 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3. 祸患;危险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又如:厉阶(祸端)

  4. 恶鬼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5. 疠,瘟疫,传染病

    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漆身为厉。——《史记·范蔡传》

    鲜不为厉。——文天祥《正气歌》

  6. 河岸,水旁;边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诗·卫风·有狐》

  7. 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垂带而厉。——《诗·小雅·都人士》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带之垂者谓之厉。——《小尔雅·广服》

  8. 通“癞”( lài)。恶疮

    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史记·刺客列传》

〈动〉

  1. 磨,磨快

    厉,磨也。——《广雅》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

    束载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兵秣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厉身(磨砺自身)

  2. 砥砺,磨练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厉行(砥砺操行);厉操(砥砺节操)

  3. 同“励”。振奋

    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矫翼厉翮。——扬雄《解嘲》

    又如:厉翼(奖励辅佐君王的左右臣子);厉节(激厉其气节,高其气节);厉武(振奋武备);厉精(振奋精神);厉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4. 激励,勉励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

    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

    又如:厉世(激励世人);厉俗(激励世俗);厉诚(激励忠诚);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厉志(激励意志)

  5. 连衣涉水

    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6. 策,鞭打

    厉马登高登高堤。——曹植《白马篇》

  7. 警惕

    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书》

  8. 疾飞

    鹰隼横厉。——《汉书·息夫躬传》

  9. 害;虐害;损害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10. 得传染病

    苗死,民厉。——《管子》

  11. 变为恶鬼

    国为虚厉。——《庄子》

〈形〉

  1. 严厉(威严不随和)

    子温而厉。——《论语·述而》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行峻而言厉。——韩愈《答尉迟生书》

    袁正色厉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乘其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应元厉声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声色俱厉;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厉禁(圈定范围,禁止他人侵入。后也用作严禁的意思);厉直(严肃正直);正颜厉色;厉肃(厉然。严肃)

  2. 邪恶 。

    如:厉妖(邪恶怪异之物);厉疾(灾疫。厉疫)

  3. 猛烈

    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厉厉(寒风猛烈貌);厉风(大风;烈风)

  4. 恶,凶恶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左传·昭公七年》

  5. 危险

    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6. 味道浓烈

    厉而不爽些。——《楚辞·招魂》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厉厉-汉语大词典

厉厉1.形容憎恨。
●《荀子·王制》:“君臣上下之间者,彼将厉厉焉日日相离疾也,我今将顿顿焉日日相亲爱也。”
2.寒风猛烈貌。
●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明何景明《秋风》诗:“秋风厉厉,中园有卉,不植松与桧,奈彼萧艾。”

厉-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厉声]lì shēng

(说话)声音严厉地:~斥责。

2、[声色俱厉]shēng sè jù lì

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都。厉:严厉。

3、[厉害]lì hai

1.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心跳得~。天热得~。这着棋十分~。 2.严厉:这个老师很~,学生都怕他。‖也作利害。 3.了不起:小小年纪就能把《离骚》背下来,太~了!

4、[严厉]yán lì

严肃而厉害:~打击。态度~。措辞~。

5、[厉行]lì xíng

严格实行:~节约。

6、[凌厉]líng lì

形容迅速而气势猛烈:朔风~。~的攻势。

7、[凄厉]qī lì

(声音)凄凉而尖锐:~的喊叫声。风声~。

8、[厉鬼]lì guǐ

恶鬼;鬼怪。

9、[峻厉]jùn lì

犹严厉。

10、[方厉]fāng lì

正直而严肃。

11、[厉厉]lì lì

1.形容憎恨。 2.寒风猛烈貌。

12、[和厉]hé lì

指气候的好与坏。和,暖和;厉,凛冽。

13、[策厉]cè lì

督促勉励。

14、[抗厉]kàng lì

1.高尚严正。《东观汉记·逢萌传》:“少有大节,志意抗厉。”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理》:“抗厉之人,不能迴挠。”清 周亮工《盛此公哭金冶王》诗:“其人抗厉希古,不可一世。” 2.声音高亢,容色严厉。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卫公 始困於贫贱,因过 华山庙,诉於神,且请告以位宦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于谨 ﹞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胡三省 注:“抗厉,举声高亢且正色严厉也。” 3.振奋。《后汉书·窦融传》:“今 关 东盗贼已定,大兵今当悉西,将军其抗厉威武,以应期会。”

15、[危厉]wēi lì

谓惊惧不安。

16、[猛厉]měng lì

1.严厉刚烈。《荀子·王制》:“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杨倞 注:“厉,刚列也。”《晋书·列女传·王广女》:“辞气猛厉,言终乃自杀。” 2.犹严酷,严厉。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彭晋叟》:“胡颖 为 浙西 宪政,尚猛厉,物情不安。”康有为《法国革命史论》:“段敦 猛厉,年三十为政社总理。” 3.犹猛烈。气势盛,力量大。《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五年七月初三日》:“西风猛厉,终日不已。”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一八五○年顷,英国 产业有猛厉无比的发展,有濒于产业危机的征象。”邹韬奋《萍踪寄语》三:“据说侨胞现在所受的经济打击,重要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受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还有一件是 日本 的积极猛厉的南侵。”

17、[勉厉]miǎn lì

1.劝勉鼓励。 2.努力。

18、[凶厉]xiōng lì

凶恶暴虐。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在昔 乾符 间,緑林肆凶厉。”

19、[厉涉]lì shè

连衣涉水。

20、[大厉]dà lì

大恶或大鬼。

21、[厉疾]lì jí

1.迅猛。 2.灾疫。

22、[上厉]shàng lì

向上疾飞。

23、[跃厉]yuè lì

显现其锐利。

24、[震厉]zhèn lì

1.雷声。雷声猛烈,故称。 2.形容声响猛厉。 3.威猛严厉。 4.整肃;整治使严肃。 5.巨大的灾祸。

25、[跻厉]jī lì

攀登,跋涉。明 李东阳《九日柬敷五》诗:“林壑费躋厉,城市多湫淤。”

26、[鼓厉]gǔ lì

见“鼓励”。

27、[厉崇]lì chóng

勉励推重。

28、[括厉]kuò lì

聒噪。括,通“聒”。

29、[怪厉]guài lì

乖戾。

30、[厎厉]dǐ lì

磨砺。

31、[振厉]zhèn lì

1.凌厉;迅猛。三国 魏 阮籍《东平赋》:“云电相干,长风振厉,萧条太原。”唐 牛僧孺《玄怪录·岑顺》:“俄然鼓角四起,声愈振厉。”清 周亮工《书影》卷七:“国势尊隆,兵威振厉。” 2.亦作“振励”。奋勉;振作。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精择一人之沉鷙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 荆 襄 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明 张居正《请谕戒边臣疏》:“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留心边事,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清 吴敏树《与朱伯韩书》:“是以区区思自振励,将尽披其愚陋而求简择焉。”《“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附录一》:“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长大学,全国学界,始有发皇振厉之气。”

32、[厉言]lì yán

声色严厉地说话。

33、[沴厉]lì lì

见“沴癘”。

34、[讽厉]fěng lì

1.亦作“讽励”。暗示、督促。晋 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竇后 诬言欲咒诅。上信之,出贵人姊妹於丙舍,使小黄门 蔡伦 考之。竇后 讽厉考者,皆致以巫蛊事送暴室。” 2.教诲勉励。《宋书·刘劭传》:“上时务在本业,劝课农桑,使宫内皆蚕,欲以讽励天下。”宋 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往时自国家下詔书,戒时文,讽励学者以近古,盖自 天圣 迄今二十餘年。”《明史·杨靖传》:“帝製《大誥》,举通政使 蔡瑄、左通政 茹瑺、工部侍郎 秦逵 及 靖 以讽厉之。”

35、[淫厉]yín lì

1.祸害,灾害。《左传·昭公七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於人,以为淫厉。”《后汉书·襄楷传》:“淫厉疾疫,自此而起。”唐 元稹《告畬竹山神文》:“播布不殖,淫厉不息。”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盖时之方昌,虽一二小儒文墨之气,必不污杂淫厉。” 2.暴戾,过于猛烈。《隋书·艺术传·万宝常》:“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

36、[酷厉]kù lì

残酷凶暴。

37、[戒厉]jiè lì

告诫劝勉。《北齐书·魏收传》:“收 以子姪少年,申以戒厉,著《枕中篇》。”《明史·冯琦传》:“时士大夫多崇释氏教,士子作文每窃其绪言,鄙弃传註。前尚书 余继登 奏请约禁,然习尚如故。琦 乃復陈其弊,帝为下詔戒厉。”

38、[祖厉]zǔ lì

古县名。

39、[炎厉]yán lì

指南方炎热瘴疠之地。

40、[训厉]xùn lì

教诲勉励。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凉·李暠》:“写 诸葛亮 训厉以诫诸子。”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太夫人孀居之岁,才未中年,贞干严肃,姻族敬惮,训厉诸子,言动以礼。”清 吴敏树《程日新先生家传》:“仅一二事,识於家人代传之相训厉不敢忘者。”

近义词

1、[]yán

1.严密;紧密:~紧。戒~。谨~。把瓶口封~了。他嘴~,从来不乱说。 2.严厉;严格:庄~。威~。~办。~加管束。纪律很~。 3.程度深;厉害:~冬。~寒。~刑。 4.指父亲:家~。 5.姓。

反义词

1、[]rěn

1.即白苏。参见“苏” 2.软弱:色厉内~。

相关字词

厉的反义词 厉的近义词 厉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厉能组什么词
  • 厉能组什么词语
  • 厉可以组什么词
  • 厉可以组什么词语
  • 厉字可以组什么词
  • 厉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厉字能组什么词
  • 厉字能组什么词语
  • 厉字开头的成语
  • 厉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