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
拼音:bǔ
释义:1.捉,逮。2.(Bǔ)姓。3.猎取。
组词
捕获 捕捞 捕头 捕捉 逮捕 缉捕 巡捕 捕快 机捕官 贼捕掾 捕醉仙 巡捕房 武巡捕 捕风捉影 闭口捕舌 捕影系风 红头巡捕 缉捕使臣 望风捕影 盐捕分府 掩目捕雀 捉风捕月 捉影捕风拼音
bǔ笔顺
一 亅 ㇀ 一 丨 𠃌 一 一 丨 丶同音字
拼音为bǔ的字 拼音为bu的字基础解释
1.捉;逮:~鱼。~猎。~捉。追~。~到了凶手。 2.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捕,取也。——《说文》
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汉书·灌夫传》
吏无追甫之苦。——《汉书·韩延寿传》
变斗杀伤捕伍邻。——《急就篇》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史记·吴王濞列传》
捕鼠不如狸狌。——《庄子·秋水》
捕影而视之。——《周髀算经》
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捕者既不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而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捕鱼;捕快(旧时官府中专事捉拿强盗的差役);捕书(清代地方衙门掌管捕捉罪犯的书吏);捕生(捕捉野生动物)
追寻,搜寻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诏使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捕援(索求推举)
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 。
如:捕厅(称州、县官署的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多负责缉捕盗匪);捕头(巡捕的头目)
姓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捕-中華語文大辭典捕ㄅㄨˇbǔ1.擒;捉拿。[例]逮~|緝~|~捉|拘~。2.姓。
捕-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反]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ǔ
1、[捕食]bǔ shí
1.(-∥-)(动物)捕取食物:山林中常有野兽出来~。 2.(动物)捉住别的动物并且把它吃掉:青蛙~昆虫。
2、[捕风捉影]bǔ fēng zhuō yǐng
也说望风捕影。《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通“影”),终不可得。”这本是汉成帝时光禄大夫谷永谏成帝不要相信鬼神,揭穿巫师骗局的话。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
3、[捕鱼]bǔ yú
指人类利用工具抓鱼的行为。
4、[追捕]zhuī bǔ
追赶捉拿:~逃犯。
5、[捕获]bǔ huò
捉到;逮住:~猎物。犯罪嫌疑人已被~。
6、[捕捉]bǔ zhuō
捉;抓:~害虫。~战机。
7、[逮捕]dài bǔ
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间内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逮捕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 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8、[被捕]bèi bǔ
受到逮捕。
9、[捕捞]bǔ lāo
捕捉和打捞(水生动植物):近海~。~鱼虾。
10、[批捕]pī bǔ
批准逮捕:检察院已经~此案的犯罪嫌疑人。
11、[拘捕]jū bǔ
逮捕。
12、[缉捕]jī bǔ
缉拿:~在逃凶手。
13、[捕猎]bǔ liè
捕捉(野生动物);猎取:禁止~珍稀动物。
14、[捕杀]bǔ shā
捕捉并杀死:禁止~野生保护动物。
15、[搜捕]sōu bǔ
搜查与案件有关的地方并逮捕有关的人:~逃犯。
16、[猎捕]liè bǔ
捕猎。
17、[围捕]wéi bǔ
包围起来捕捉:~逃犯。~鱼群。
18、[捕快]bǔ kuài
旧时官府捉拿犯人的差役。
19、[捕鼠]bǔ shǔ
捕捉鼠类。
20、[拒捕]jù bǔ
抗拒逮捕。
21、[巡捕]xún bǔ
1.清代总督、巡抚、将军的随从官名。分文武两种。 2.旧称租界中的警察。
22、[诱捕]yòu bǔ
引诱捕捉:用灯光~害虫。
23、[捕头]bǔ tóu
巡捕的头目。
24、[网捕]wǎng bǔ
用网捕捉。
25、[名捕]míng bǔ
1.指名逮捕。犹言通缉。 2.有名的捕快。
26、[捕房]bǔ fáng
巡捕房。
27、[饬捕]chì bǔ
犹饬拿。
28、[蹑捕]niè bǔ
追捕。
29、[挨捕]āi bǔ
谓严密搜捕。
30、[拿捕]ná bǔ
捉拿;逮捕。
31、[捕治]bǔ zhì
逮捕治罪。《史记·酷吏列传》:“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 桑弘羊、卫皇后 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汉书·赵广汉传》:“长安 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 使吏捕治,具服。”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严檄知县捕治,众皆散,莫得主名。”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八八》:“昨有人(据云系民党)从 汕头 来,说 陈启修 因为泄漏机密,已被党部捕治了。”
32、[捕掳]bǔ lǔ
见“捕虏”。
33、[捕执]bǔ zhí
拘捕。
34、[捕论]bǔ lùn
逮捕论罪。
35、[勾捕]gōu bǔ
拘捕。
36、[罗捕]luó bǔ
搜索捕捉。
37、[捕虏]bǔ lǔ
1.亦作“捕掳”。俘获。《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攻 宛陵,先登,斩首八级,捕虏四十四人,赐爵封号 贤成君。”《汉书·匈奴传上》:“其后 汉 出三千餘骑,为三道,并入 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我从前在甚么书上看过,说是女人用的环镯,都是上古时候男子捕掳异族的女人时所用的枷镣的蜕形。” 2.指被俘者。李大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那观望形势的 卑士麦 更答应了 介尔士 的要求,送还 法国 的捕虏,援助攻击军。” 3.捕虏将军的省称。《后汉书·王霸传》:“茂 兵精鋭,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唐 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
38、[渔捕]yú bǔ
捕捞。
39、[捕生]bǔ shēng
捕捉活物。指渔猎。《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下》:“﹝ 乾化 二年﹞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罢役徒,禁屠及捕生。”宋 陈师道《蝇虎》诗:“物微趣下世不数,随力捕生得称虎。”明 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一:“元遗山 尝岁试 并州,道逢捕生者,旦获一雁杀之。”
40、[剿捕]jiǎo bǔ
1.讨伐逮捕。明 唐顺之《海贼分道侵突疏》:“邓城 及守备 杨縉 等又不能设策剿捕,致贼屯聚散劫。”《明史·云南土司传三·木邦》:“罗珪 奏:‘罕落法 与所部交攻,遣人求援。臣等议委 南寧伯 毛胜、都督 胡誌 量调官军,相机剿捕。’”《红楼梦》第一回:“贼盗蜂起,官兵剿捕。” 2.勦捕:讨伐捕捉。《水浒传》第五二回:“我兀自要来勦捕你,今日你到来就缚,此是天教我成功。”《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官兵勦捕,田庄上又难以安身。”
近义词
bǔ
1、[捉]zhuō
1.握;抓:~笔。~襟见肘。 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活~。~拿。~贼。猫~老鼠。
2、[逮]dǎi
2、[逮]dài
捉;捕。只限口语单用,不用于合成词。
1.达到;及。2.捉拿。
3、[抓]zhuā
1.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一把~住。他~起帽子就往外走。 2.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痒痒。他手上被猫~破一块皮。 3.捉拿;捕捉:~土匪。老鹰~走了一只小鸡。 4.加强领导,特别着重(某方面):~重点。他分工~农业。 5.抢着做:三~两~就把工作~完了。 6.吸引(人注意):这个演员一出场就~住了观众。
反义词
bǔ
1、[放]fàng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虎归山。把俘虏~回去。 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学。~工。 3.放纵:~任。~声高歌。~言高论。 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牛。~羊。 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逐。流~。 6.发出:~枪。~光。~冷箭。玉簪花~出阵阵的清香。 7.点燃:~火。~爆竹。 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债。~款。 9.扩展:~大。~宽。上衣的身长要~一寸。 10.姓。
2、[释]shì
1.说明;解说:注~。解~。 2.消除:~疑。冰~。 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放。保~。 4.放下:手不~卷。如~重负。 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教。~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