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
拼音:miè
释义:1.〈书〉无,没有。2.〈书〉微小。3.涂染。本谓血污,引申为毁谤。4.轻蔑。
组词
轻蔑 蔑视 诬蔑 蔑尔 污蔑 蔑贱 侮蔑 蔑陋 白蔑艇 蔑须有 蔑伦悖理 方斯蔑如拼音
miè笔顺
一 丨 丨 丨 𠃍 丨 丨 一 一 丿 丶 ㇂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miè的字 拼音为mie的字基础解释
1.无;没有:~以复加。 2.无视;瞧不起:轻~。 3.微小:视沧海而知滴水之~。 4.血污。引申为造谣中伤:诬~。详细解释
(会意。从苜( mò),从戍。“苜”是眼睛歪斜无神,“戍”是戍守人。合而表示人过于劳倦眼睛歪斜无神。本义:眼睛红肿看不清)
同本义
蔑,目眵也。从目,蔑声。——《说文》。按,即蔑字
得目为蔑。——宋玉《风赋》
细小;轻微
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扬雄《法言·学行》
又如:蔑如(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蔑贱(犹微贱)
轻视;轻侮。亦作“懱”
国步蔑资。——《诗·大雅·桑柔》
岂蔑清庙,惮勅天乎?——《后汉书·班固传下》
蔑贞,凶。——《易·剥卦》
郑未失 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国语·周语中》
又如:蔑辱(鄙弃凌辱);蔑杀(犹灭杀);蔑侮(轻视欺侮);蔑弃(轻视,鄙弃)
灭,消灭
唐蔑字明。——《荀子·议兵》
而蔑杀其民人。——《国语·周语》
无;没有
蔑,无也。——《小尔雅·广诂》
丧乱蔑资。——《诗·大雅·板》
吾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国语·晋语》
蔑不济也。——《左传·僖公十年》
又如:蔑有(没有);蔑须有(莫须有,没有);蔑蔑(犹默默。无声息)
以血涂染。引申为污,诬蔑
衊,污血也。从血,蔑声。——《说文》
少阴所至为悲妄衂衊。——《素问·六玄正纪大论》。注:“污血亦脂也。”
污衊宗室。——《汉书·梁平王襄传》。注:“谓涂染也。”
又投间蔑污使君。——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污蔑(用不实的言辞冤枉或破坏别人的名誉)
〈形〉
〈动〉
〈副〉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蔑蔑-汉语大词典蔑蔑犹默默。无声息。
●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陆相之考文章,甚详也,待梁与王如此,不疑也……至今以为美谈。自后主司不能信人,人亦无足信者,故蔑蔑无闻。”
同: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iè
1、[蔑视]miè shì
轻视;小看:~困难。脸上流露出~的神情。
2、[污蔑]wū miè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3、[轻蔑]qīng miè
轻视;不放在眼里:~的眼光。
4、[诬蔑]wū miè
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造谣~。
5、[侮蔑]wǔ miè
轻视;轻蔑。
6、[欺蔑]qī miè
欺负蔑视。
7、[凌蔑]líng miè
1.凌辱蔑视。 2.淩蔑:侮辱,轻视。 3.凌衊:犹凌蔑。
8、[竹蔑]zhú miè
用来编制竹器的扁平竹条。
9、[蔑侮]miè wǔ
轻慢不敬。
10、[蔑蒙]miè méng
1.亦作“蔑蠓”。指风云雾气等浮游轻扬之物。一说,指蚊。 2.用以形容飞扬。
11、[蔑染]miè rǎn
遭到诬蔑牵连。《新唐书·张嘉贞传》:“帝数幸 东都,洛阳 主簿 王钧 者,为 嘉贞 缮第,会以赃闻,有詔杖之朝堂。
12、[蔑睨]miè nì
犹蔑视。
13、[桡蔑]ráo miè
诬陷。
14、[蔑有]miè yǒu
没有。《左传·昭公元年》:“封疆之削,何国蔑有?”《东周列国志》第十回:“且弑逆之事,何国蔑有?”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地之於草木何地不生;国之於人材何国蔑有。”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如此公者,何代蔑有哉。”
15、[贱蔑]jiàn miè
轻贱蔑视。
16、[暴蔑]bào miè
欺罔蔑视。《左传·襄公二十年》:“庆氏 无道,求专 陈国,暴蔑其君,而去其亲。”《宋书·五行志五》:“司马越 杀 繆播 等,暴蔑人主。”宋 司马光《上谨习疏》:“虽以 晋、楚、齐、秦 之彊,不敢暴蔑王室。岂其力不足哉?知天下之不己与也。”
17、[横蔑]héng miè
横加诬蔑。《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他若説到那些话头,你便説是儿子不才,污口横衊,官府一发怪是真不孝了,谁肯信他?”
18、[蔑贱]miè jiàn
犹微贱。
19、[微蔑]wēi miè
1.微末,细小。 2.指出身卑贱。
20、[蔑辱]miè rǔ
鄙弃凌辱。
21、[蔑翁]miè wēng
旧时专门在有钱人家逢节日或文娱活动期间前去凑热闹,捧场逗趣的。
22、[蔑蔑]miè miè
犹默默。无声息。
23、[蔑蠓]miè měng
见“蔑蒙”。
24、[蔑陋]miè lòu
鄙小。
25、[蔑尔]miè ěr
1.犹默然。 2.轻慢、鄙弃的样子。
26、[蔑夷]miè yí
轻视。
27、[黄蔑]huáng miè
隋炀帝 下 江 南时船名之一。
28、[蔑弃]miè qì
1.亦作“蔑弃”。轻视,鄙弃。《国语·周语下》:“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包藏祸心,蔑弃顾命。”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旧制一废难复》:“今不知何时何人作俑,六科都给事,俱随班骏奔于太庙中矣,此皆蔑弃旧规遗制之极。”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我并不劝青年的艺术学徒蔑弃大幅的油画或水彩画,但是希望一样看重并且努力于连环图画和书报的插图。” 2.见“蔑弃”。
29、[放蔑]fàng miè
废弃蔑视。
30、[蔑杀]miè shā
犹灭杀。
31、[蔑污]miè wū
即污蔑。
32、[陵蔑]líng miè
凌侮蔑视。《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 仲礼 ﹞神情傲狠,陵蔑诸将。”宋 司马光《论李玮知卫州状》:“数违君父之命,陵蔑夫家。”明 李东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谢公神道碑铭》:“奈侍郎 亨 掌寺事,挟中贵势,陵蔑官属,公每正色拒之,为所构陷。”
33、[寂蔑]jì miè
1.沉寂;声息俱无。 2.引申指空无。 3.冷清孤单。
34、[侵蔑]qīn miè
侵害污蔑,诬害。
35、[蔑尽]miè jìn
灭尽。
36、[弃蔑]qì miè
轻蔑而弃绝。
37、[冷蔑]lěng miè
冷淡轻蔑。
38、[蔑然]miè rán
1.犹默然。 2.空无所有。
39、[幺蔑]yāo miè
细微,微小。
40、[白蔑艇]bái miè tǐng
一种轻便小艇。宋 叶适《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常穿黄草履,刺白蔑艇,往来田间,人罕识其面,垂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