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uō

释义:1.由大变小,由长变短,由多变少。2.没伸开或伸开了又收回去;不伸出。3.后退。4.减少;节省。

组词

缩小 缩短 压缩 缩影 萎缩 收缩 紧缩 浓缩 退缩 缩减 压缩机 缩脖子 缩地术 缩颈鳊 节衣缩食 缩手缩脚 畏缩不前 压缩空气 缩头缩脑 缩成一团 缩地补天

拼音

suō

笔顺

𠃋 𠃋 丿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suō的字 拼音为suo的字

基础解释

1.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收缩。这布下水也不~。2.没伸开或伸开了又收回去;不伸出。3.后退。谁也不许往后~。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糸( mì),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

  2. 同本义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诗·大雅·緜》

    缩,乱也。——《说文》。朱曰:“ 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

    磬阶闲缩霤。——《仪礼·乡饮酒礼》

    十纯则缩而委之。——《仪礼·乡射礼·大射仪》

    绞横三缩一。——《仪礼·士丧礼》

    冠缩缝。——《礼记·檀弓》

    布绞缩者一。——《礼记·丧大纪》

  3. 收缩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慄。——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缩栗(冷缩颤栗);缩气(收敛气焰);缩瑟(瑟缩。畏缩貌);缩首(点头)

  4. 退缩;退,减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缩恧(因羞惭而畏惧瑟缩。恧,惭);缩伏(畏惧屈服);缩退(畏缩退却);缩栗(形容畏惧颤朒;枝叶枯萎)

  5. 节约,节省 。

    如:节衣缩食

  6. 亏欠,不足

    由是以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复得窥其多少,校其赢缩。——《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四年》

    又如:缩囊(日渐贫困);缩腹(忍受饥饿)

  7. 滤酒去渣

    缩酌用茅,明酌也。——《礼记·郊特牲》

    又如:缩酒(古代祭祀时,捆束包茅立于前,灌酒于茅束,酒渗而下,视为神饮,名为缩酒,一说为滤酒去掉渣滓)

  8. 取,采取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出,胡美之焉。——《国语·楚语》

    又如:缩弗转(方言。收不回);缩屋称贞(称颂人在妇女有危难时,能守礼而不加侵犯凌辱之词。按:缩屋而继之,指薪尽,又拆取屋木以继)

〈名〉

  1. 另见 sù(缩砂密)

1. 缩 [suō]

缩 [suō]

〈动〉

  1. (形声。从糸( mì),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

  2. 同本义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诗·大雅·緜》

    缩,乱也。——《说文》。朱曰:“ 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

    磬阶闲缩霤。——《仪礼·乡饮酒礼》

    十纯则缩而委之。——《仪礼·乡射礼·大射仪》

    绞横三缩一。——《仪礼·士丧礼》

    冠缩缝。——《礼记·檀弓》

    布绞缩者一。——《礼记·丧大纪》

  3. 收缩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慄。——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缩栗(冷缩颤栗);缩气(收敛气焰);缩瑟(瑟缩。畏缩貌);缩首(点头)

  4. 退缩;退,减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缩恧(因羞惭而畏惧瑟缩。恧,惭);缩伏(畏惧屈服);缩退(畏缩退却);缩栗(形容畏惧颤朒;枝叶枯萎)

  5. 节约,节省 。

    如:节衣缩食

  6. 亏欠,不足

    由是以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复得窥其多少,校其赢缩。——《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四年》

    又如:缩囊(日渐贫困);缩腹(忍受饥饿)

  7. 滤酒去渣

    缩酌用茅,明酌也。——《礼记·郊特牲》

    又如:缩酒(古代祭祀时,捆束包茅立于前,灌酒于茅束,酒渗而下,视为神饮,名为缩酒,一说为滤酒去掉渣滓)

  8. 取,采取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出,胡美之焉。——《国语·楚语》

    又如:缩弗转(方言。收不回);缩屋称贞(称颂人在妇女有危难时,能守礼而不加侵犯凌辱之词。按:缩屋而继之,指薪尽,又拆取屋木以继)

〈名〉

  1. 另见 sù(缩砂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缩缩-辞源3

同:縮縮

缩缩-汉语大词典

缩缩1.收藏;敛缩。
●《管子·势》:“故曰,修阴阳之从,而道天地之常,嬴嬴缩缩,因而为当。”
尹知章注:“必行藏顺时,然后事当。重言之,殷勤其事也。”
●宋苏轼《文与可飞白赞》:“离离乎其远而相属,缩缩乎其近而不隘也。”
2.畏缩貌;恭谨貌。
●唐杜牧《李甘》诗:“森森明庭士,缩缩循墙鼠。”
●明唐顺之《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居乡缩缩,循谨甚。”
●清龚自珍《说卫公虎大敦》:“龚子过阎氏,始见大敦,魂魄震惧,既九拜,言三月恭,步三月缩缩,息三月不能属,乃退而治其文。”
3.羞愧貌。
●《新唐书·吐蕃传上》:“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媿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ō

1、[缩小]suō xiǎo

使由大变小:~范围。

2、[节衣缩食]jié yī suō shí

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3、[退缩]tuì suō

向后退或缩;畏缩:~不前。

4、[缩短]suō duǎn

使原有长度、距离、时间变短:~战线。~期限。

5、[缩影]suō yǐng

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并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具体而微的事物:《红楼梦》里所描绘的荣、宁二府是走向崩溃的封建社会的~。

6、[畏缩不前]wèi suō bù qián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7、[收缩]shōu suō

1.(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铁受了热就会膨胀,遇到冷就会~。 2.紧缩:~开支。

8、[缩回]suō huí

1.用于由敏感、恐怖、畏惧或痛苦所引起的不自觉的惊退或惊离。 2.由于弹性形变的张力而收回。

9、[压缩]yā suō

1.加上压力,使体积缩小:~空气。~饼干。 2.减少(人员、经费、篇幅等):~编制。~开支。~篇幅。

10、[萎缩]wěi suō

1.干枯;(身体、器官等)功能减退并缩小:花叶~。肢体~。子宫~。 2.(经济)衰退。

11、[缩水]suō shuǐ

1.将纺织品、纤维等放进水中浸泡使收缩:这块布缩过水了吗? 2.某些纺织品、纤维等下水后收缩:这种布不~。也说抽水。 3.比喻在原有的基础上缩小、减少:暴跌后股市市值大幅~。

12、[缩减]suō jiǎn

紧缩减少:~开支。

13、[浓缩]nóng suō

1.用加热等方法使溶液中的溶剂蒸发而溶液的浓度增高。 2.泛指用一定的方法使物体中不需要的部分减少,从而使需要部分的相对含量增加:~铀。~食品。这个建筑~了中国数千年来的装饰艺术。

14、[紧缩]jǐn suō

缩小;压缩:~包围圈。~开支。

15、[缩写]suō xiě

1.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中,对于常用的词组(多为专名)以及少数常用的词所采用的简便的写法。缩写有几种方式。a)截取词的第一个字母来代表这个词,如C代表carbonium(碳)。b)截取词的前几个字母,如Eng.代表England(英国)或English(英语)。c)分别截取一个词的两个部分的第一个字母,如cm.代表centimetre(厘米),TV代表television(电视)。d)截取词的第一个和末一个字母,如No.代表numero(号数)。e)截取词组中每个主要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UN代表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 2.把文学作品改写,使篇幅减少:~本。本文由长篇通讯~而成。

16、[伸缩]shēn suō

1.引长和缩短;伸出和缩进:有的照相机的镜头能够前后~。 2.比喻在数量或规模上作有限的或局部的变动:~性。没有~的余地。

17、[蜷缩]quán suō

蜷曲而收缩:小虫子~成一个小球儿。

18、[畏缩]wèi suō

害怕而不敢向前:~不前。在困难面前毫不~。

19、[挛缩]luán suō

蜷曲收缩: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不良。

20、[缩略]suō lüè

一种书面词的或短语的缩短形式,用来代替整体,达到简化,通常从整体中的一部或多部分删减字母,形成缩写(如abbr缩自abbreviation,am缩自amount,bldg缩自building)

21、[缩紧]suō jǐn

紧缩;皱缩。

22、[缩进]suō jìn

从左边或有时从右边缩进(一行或一段)

23、[缩头]suō tóu

1.畏缩而不敢出头。 2.以竹之根节部分为端所作之苔,旧时用为刑具。

24、[龟缩]guī suō

比喻像乌龟的头缩在甲壳里那样躲藏在里面不出来:敌军~在碉堡里。

25、[缩微]suō wēi

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很小的复制品:~技术。~景观。

26、[缩拢]suō lǒng

正常的平展表面上的皱摺;皱,皱纹。

27、[皱缩]zhòu suō

使光滑的表面因收缩而形成小脊、小凸起或细沟。

28、[缩编]suō biān

1.(部队、机关等)缩减编制:军队~。 2.把作品、节目等压缩编辑,使篇幅减少:把原来50集的电视连续剧~成30集。

29、[减缩]jiǎn suō

缩减:~课时。~开支。

30、[缩合]suō hé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更复杂的物质,同时析出水、醇、卤化氢、氢等小分子。如两个分子的乙醇析出一个分子的水而缩合成乙醚。

31、[瑟缩]sè suō

1.哆嗦;发抖。 2.身体因寒冷而蜷缩。

32、[卷缩]juǎn suō

意思为拳曲而收缩。

33、[凝缩]níng suō

凝聚,紧缩:丰富的人生经验~成宝贵的智慧。

34、[简缩]jiǎn suō

缩减:各种报表的数量应该尽量~。

35、[缩图]suō tú

犹缩影。大我《新社会之理论篇二》:“不意其以四千年来文化薈萃之社会,至今日为百鬼夜行之缩图也!”梁启超《中国史学萃·历史与人种之关系》:“故史家或以今世 欧罗巴,为古代 希腊 之放影,以古代 希腊,为今世 欧罗巴 之缩图。”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他的翻译,实在是 汉 唐 译经历史的缩图。”

36、[缩聚]suō jù

缩合聚合,指单体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析出小分子副产物。如苯酚和甲醛结合成苯酚甲醛树脂,同时产生水。

37、[缩印]suō yìn

把文字、图形、图表等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印刷或复印。

38、[抽缩]chōu suō

机体因受刺激而收缩:四肢~。

39、[踡缩]quán suō

蜷曲不伸貌。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蛊惑》:“受到寒冷的袭击,洋车夫踡缩起身子,坐在车脚板上。”

40、[畜缩]chù suō

退缩。

1、[缩砂]sù shā

姜科,多年生草本,高达3米。

2、[缩砂蔤]sù shā mì

植物名。产于 岭 南。果实外壳称缩砂,仁称蔤。新鲜者称缩砂蔤,干者称砂仁。入中药。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缩砂蔤》。

3、[缩砂密]sù shā mì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互生,花白色。种子叫砂仁,可供药用,是芳香健胃剂,开胃驱风。

近义词

suō

1、[]shōu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藏。~集。~篷。衣裳~进来了没有? 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税。没~。~归国有。 3.获得(经济利益):~入。~益。~支。 4.收获;收割:~成。秋~。麦~。今年早稻~得多。 5.接;接受;容纳:~报。~留。~容。~礼物。~徒弟。 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逮捕; 拘禁:~监。 8.结束; 停止(工作):~工。~操。~场。

2、[]yuē

2、[]yāo

1.提出或商量。~好五点钟见面。2.邀请。3.约定的事;共同订立、须要共同遵守的条文。4.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拘束。5.俭省。6.简单;简要。7.大概。8.约分。

用秤称。

反义词

suō

1、[]zhàng

1.膨胀:热~冷缩。 2.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肚子发~。

2、[]shēn

1.舒展开;拉长:~手。~长。 2.通“申” 3.:~冤。

相关字词

缩的反义词 缩的近义词 缩的同音词 绿

大家都在搜

  • 缩能组什么词
  • 缩能组什么词语
  • 缩可以组什么词
  • 缩可以组什么词语
  • 缩字可以组什么词
  • 缩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缩字能组什么词
  • 缩字能组什么词语
  • 缩字开头的成语
  • 缩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