帨
拼音:shuì
释义:1.古代妇女用以擦拭的佩巾,类似现在的手绢儿。在家时将其挂在门右,外出时系在身左。2.擦拭。
组词
设帨 帨帉 帨巾 帨缡 帨鞶 纷帨 帉帨 感帨 汗帨 结帨 练帨拼音
shuì笔顺
丨 𠃌 丨 丶 丿 丨 𠃍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shuì的字 拼音为shui的字基础解释
古时的佩巾,像现在的手绢儿。详细解释
佩巾。同“帅” [woman's shawl]。古代女子出嫁时,母亲所授。用以擦拭不洁。在家时挂在门右,外出时系在身左。后世遂称女子的生辰为帨辰。
拭擦 。
如:帨手(擦手)
蒙,覆盖
帨以文锦,一灯三之。——清· 张岱《陶庵梦忆》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帨-中華語文大辭典帨帨ㄕㄨㄟˋshuì1.〈書〉古代的佩巾、手帕。[例]女子設~於門右(《禮記‧內則》)。2.〈書〉用巾擦手。[例]皇帝~手取觶(《新唐書‧卷十七‧禮樂志七》)。
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帨shuì
古时的佩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uì
1、[练帨]liàn shuì
白色佩巾。
2、[帨缡]shuì lí
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饰。
3、[鞶帨]pán shuì
1.腰带和佩巾。汉 扬雄《法言·寡见》:“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恶在《老》不《老》也。”李轨 注:“鞶,大带;帨,佩巾也。衣有华藻文绣,书有经传训解也。文绣之衣,分明易察;训解之书,灼然易晓。”清 周亮工《朱静一诗序》:“盖皆先生旧日塞上噢咻诸健士,或有为先生持鞶帨者。” 2.古代妇女用的小囊和毛巾。唐 韩愈《吊武侍御所画佛文》:“御史 武君 当年丧其配,歛其遗服櫛珥鞶帨于篋。月旦、十五日,则一出而陈之。”清 龚自珍《阙里孙孺人墓志铭》:“若夫才艺之美,能刻繆篆施金石,以及鞶帨黹紩之事,丝竹音律之具,靡不通妙焉。” 3.比喻雕饰华丽的辞采。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清 龚自珍《写神思铭》:“谓怀古也,曾不朕乎诗书;谓感物也,岂能役乎鞶帨。”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居然流览关河胜,岂是寻常鞶帨词,柳絮因风诗句好,定知传诵徧 滇池。”
4、[汗帨]hàn shuì
古代妇女拭汗的佩巾。
5、[结帨]jié shuì
1.古代嫁女仪式之一。 2.指成婚。
6、[褵帨]lí shuì
1.褵和帨。古代女子出嫁时的佩巾之类饰物。 2.借指女子的爱情。
7、[饰帨]shì shuì
谓系上佩巾。
8、[帉帨]fēn shuì
拭物佩巾。
9、[悬帨]xuán shuì
古称女子诞生。帨,古代女子常用的佩巾。语本《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於门左,女子设帨於门右。”明 吴承恩《寿胡内子张孺人六帙序》:“胡西畹 内子 张孺人 寿晋六袠,三月十日是维悬帨之辰。”清 方授《夜悲歌》之五:“夜悲歌,歌未止,悬弧悬帨今何似?屈指九月及于今,何事呱呱竟弗子!”
10、[纷帨]fēn shuì
拭物的佩巾;抹布。纷,通“帉”。
11、[帨巾]shuì jīn
拭手的巾帕。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宣医丧命敕葬破家》:“勅葬之家,使副洗手帨巾,每人白罗三疋,他物可知也。”清 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微波 绣之於帨巾,不去手。”
12、[设帨]shè shuì
古礼,女子出生,挂佩巾于房门右。《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於门左,女子设帨於门右。”郑玄 注:“帨,事人之佩巾也。”后用以指女子生辰。明 李开先《哭幼女招弟》诗:“设帨旧居秋草满,埋香新塚暮云横。”清 戴名世《凌母严太安人寿序》:“七月某日为吾母设帨之辰,盖年臻八十矣。”
13、[帨帉]shuì fēn
揩物佩巾。
14、[巾帨]jīn shuì
手巾。
15、[感帨]gǎn shuì
《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郑玄 笺:“奔走失节,动其佩饰。”后以“感帨”指男子对女子非礼相陵。感,通“撼”。
16、[帨缨]shuì yīng
指妆奁。
17、[帨鞶]shuì pán
佩巾与鞶带。